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2019中国航天工作怎么干?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这样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随着嫦娥四号、北斗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2018年中国创下37次宇航发射任务的历史纪录,发射次数首次超越美国,成功登顶世界第一。年初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对航天事业产生了巨大兴趣,形成一股“全民热潮”。对于这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非常振奋”,一直以来宇宙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实际上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刘志让说,这股“热潮”是对航天人莫大的鼓舞,在2019年这个中国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年份,他们将带着这份期许不懈努力。

  今年是关键的一年

  环球时报:您所在的航天六院作为“航天动力国家队”在今年面临何种机遇与挑战?能否介绍一下今年的重大发展方向?

  刘志让:2019年航天科技集团将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全年实施30余次航天宇航发射,每一发都与六院息息相关。今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任务:首先是长征五号复飞,这是一个重大考验。另外一个是在嫦娥四号去年月背着陆的基础上,嫦娥五号不仅要着陆,还要完成巡视探测、月面采样并返回等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的动力均由六院提供,不能有丝毫偏差,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之前,我们积极查找长征五号失利原因,进行各种审查分析,进一步验证改进措施,现在已完成了故障定位和归零,飞行产品已准备就绪。在距离六七月份复飞的这段时间,加紧补充其他方面的考核,在地面尽可能模拟飞行环境,把工作做得更扎实。另外,北斗三号以及为2020年火星探测提供的产品验证等工作也将陆续收尾,这都是“大仗”、“硬仗”。还有包括空间站、载人登月等在内的各项后续任务,都离不开长征五号的支持,今年显得尤为关键。

刘志让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  

  环球时报:围绕“胖五”复飞,航天六院在大火箭动力方面做了哪些技术攻关与努力?

  刘志让:难点在于我们必须在地面上分析清楚天上发生的故障模式,一是因为获取的测量参数有限,二是无法对故障产品直接剖切检查。只能根据现有的遥测参数,列出各种故障模式,逐一排除。最大的难点在于上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在地面再怎么模拟也会有差距。这次虽然找到了主要原因,但始终要对类似故障模式举一反三,用我们的说法就是“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

  环球时报:按照计划,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明年又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请问航天六院在探月和探火工程方面进行了哪些技术储备?

  刘志让:围绕嫦娥五号工程,我们除了提供火箭整套动力系统外,还提供了着陆器、轨道器、上升器的动力系统,尤其重要的是变推力发动机的研发和应用,这实际上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探测器最大特点就是历程时间比较长,处于高低温的环境。而且,火箭自身工作的时候,相当于振动源,势必会对探测器产品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因素都要进行考核,过程非常复杂。

  太空产品最怕“多余物”,火星上有空气有尘土,将来探测器停留火星工作因多余物的影响,是否还能正常运转,这些对我们也是非常大的考验。另外,飞行历程越远,对飞行器的要求越高,必须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些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追求极致,确保产品性能、可靠性、重量与体积等指标达到最优,这是对我们设计能力的综合考验。

  呼吁动力先行一步

  环球时报: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是外界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请问有何最新动向可以分享?

  刘志让:作为动力来讲,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及25吨液氢液氧发动机等相关工作都在按照计划进行,陆续完成了主要组合件的方案考核,现已进入到联调联试阶段。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我们呼吁动力项目越快立项越好。目前,世界公认动力的研制周期较长,如果动力和火箭同步立项,对打造坚实可靠的动力将形成非常大的时间压力。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大吨位火箭发动机的试验条件,由此亟需国家先行启动动力立项和条件建设。

  环球时报:我们知道商业航天的发展速度很快,请问您如何看待航天动力国家队与商业航天公司之间的关系呢?

  刘志让: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大家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现在承担的好多任务,是我们很多年前就想到的、但那时认为还很遥远,结果没过多长时间,我们就实现了。就拿300次宇航发射来说,前100次用了37年,第二个100次用了7年,第三个100次用了4年。多样化促使了大众的航天热和太空探索热,这说明大家看好太空探索,看好太空经济,虽然有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和压力,但从航天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件好事。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军民深度融合。一方面希望现有国防工业资源最大程度的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希望优秀的民营企业将优质的资源应用到航天领域。融合是必然的,我对此持有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希望我们能够凝心聚力,共同为了航天事业和强国建设而努力,大家强强联合,实现“双赢”。

  航天收入水平有待提升

  环球时报:2018年是中国航天的发射大年,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航天年度发射次数创下新高?我们在这方面有何秘诀?

  刘志让:秘诀在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就像之前提到的,生产节奏快,生产和研制数量上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能力和任务需求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如何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三大方面的工作:第一,以过程精细量化控制为抓手,确保把“高质量保证成功”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从单件、小批量到较大数量的组批生产,最担心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如何稳定产品质量。第二,以科研生产流程优化为抓手,确保实现“高效率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下功夫剖析已有流程,做好“加减法”!减,不必要的环节;加,风险控制环节。第三,建立优秀的企业质量文化,压准压实责任。所谓的“秘诀”无外乎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细小的工作。

  在航天领域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非常辛苦,可是航天企业的薪酬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以地区而论也有差异,但整体而言在地区绝对排不到前列,最多也就是中上水平,这也是近年来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即使不考虑收入问题,让一个人每周连续上班7天也很难承受。组织上尽量在各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可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面临着住房、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压力,这都需要从留人、用人、育人的环境以及收入待遇等全方位考虑从业人员的薪酬福利,提升大家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环球时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日前迎来第300次发射,相比较前面两个100次,时间间隔越来越短,频度越来越高。请问您能否谈谈第300次发射带来的意义?

  刘志让: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建设“航天强国”明确写进十九大报告,航天科技集团提出要率先5年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面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00次发射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确保我院实现“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目标。下一个100次发射还要多久取决于近两年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我相信只要保持现有劲头,后面每个100次发射的节奏都会越来越快。(邢晓婧)

来源:环球网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2019中国航天工作怎么干?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这样说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