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米宅:大局已定,重磅会议之后,信号前所未有强烈!|2024-07-20

1



万众瞩目的大会终于落幕,全球都在屏息,东大的盛会到底会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


比如外媒已经放出消息,一个漂亮国的商贸代表团正在酝酿下周到访北京,目的就是来学习领会大会的第一手资料。


但是由于公报内容略显晦涩,很多人根本没有读懂大会说什么,也没找到期待许久的幻想政策线索,就容易陷入低气压的情绪状态。


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事实。


18日下午出台的只是大会公报,五千多字算是一个简明扼要的纲领,是向全会以及社会面作出的会议总结,不可能释放关系各行各业的具体“大招”。


真正会议花了四天的时间讨论的是那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内容更为详实具体。按照往年会议经验,这份决定会在会议后三到五天的时间向全社会公布。


那么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其他可以参考的信息了。


有,当然有。


大会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上午,央视直播了一场发布会,专题解读会议精神。


我听完了整场发布会,这场一个半小时的会议里释放出了更多的增量信息,针对接下来的改革任务都做了小专题的简介,同大会公报搭配食用,比大会当天各路自媒体的解读更具含金量。


今天的文章内容有点枯燥,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关于如何解读五千字的大会公报;第二部分,聊聊官方提前吹风释放出的信息增量,这一块也更为重要。


至于传播出的信号是积极还是悲观,大家至少看了整体文本再做评判。




2



因为三中的改革光环,会前大家给予的期待也非常高,氛围也渲染的非常到位,也导致海内外一些不切实际的小作文横行。

所以在解读每一个潜在的政策出台,第一步是依据历史经验,树立合理的预期。


回到公报内容,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审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这个定调非常关键,对比以往历次三中的注意议题,就会发现这次大会涉及的变革方向是系统性的、全盘性的。


所以公报上涉及的改革任务方面也比较多,有一段集中罗列了当下的改革清单:


图片



基本上关于国家发展与治理的大面都涉及到了,整整14个方面,无非是两条逻辑主线。


第一是高质量发展,第二是高水平治理,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并且,这些角度也是此前一段时间各种形式的会议所密集探讨。


比如第一条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6月初政协会议上讨论的;全面创新体制是6月全面深改委会议上讨论的;宏观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就是济南座谈会讨论的;高水平开放也是这段时间频频出现的。


这就说明,大国所有的政策都不是凭空产生,一定会有迹可循,有政策出台的逻辑路线图。


由于公报的特殊属性,篇幅有限,所以在任务清单之后,又各自留出了一小段内容来分别阐述不同的任务的改革方向,刚好也是14段。

然后,会议还给这些任务制定了一个完成期限,2029年。



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目标很宏大,愿景很美好,限期也很清晰,决心也很强烈。


所以具体到各行各业,肯定是需要有能够落地的执行政策的,至于有没有什么大招,这就需要交给内容更加详实的《决定》来公布。


单就整个会议公报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新的特别的提法,都是官方吹风的明牌,可以看作是过去五年来关于高质量发展衍生出的二级概念重新包装,所有的议题几乎都在过往会议的新闻稿中有迹可循。




3


除此之外,会议还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主要就是继续锚定年初定下的经济增长任务,这一点也算是表了下决心。



因为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其实是已经下滑的,当下实现年度目标难度有点大。如果想要实现,这就意味着在一些重要领域,比如楼市,必须实行一些超常规的策略。


然后就是大会之后的发布会,这个关注的人相对较少,但释放出来的信息更为关键,对《决定》全文做出了终极剧透。


根据发布会的信息,我们知道,最终版的《决定》一共涉及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


这个和历来三中的定位比较符合,每次大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需要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层面做出变革,需要拿出方向性的突破。




整体发布会的内容对于平时不关心政经新闻的人来说很枯燥,限于本文篇幅,我只把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透露的信息拎出来概述一下。


支持有能力民企牵头国家重大技术攻关;


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扩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的程度、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


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行由
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
新质生产力集聚;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数据市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


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


有序扩大
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


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


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
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


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从这些表述来看,基本每一条都可以延伸出一篇文章来解读,并且涵盖了过去几个月所有热议的政策热点,足见此次深改的范围之广。


改革的深入也伴随指导理论的迭代升级,这一过程中,过往人们习惯的一些表述出现淡化,除了去适应全新的表述,我们更多要看具体政策做了什么。


比如有人再议论市场经济的权重出现了淡化,但我从韩文秀的话里还是看到一些积极信号。


他说,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决定》特别提出,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4



至此,我们可以稍微从公报和今天的发布会尝试梳理一下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明确,关于大国航船的方向性的航线非常稳固,并且还会进一步强化,这是所有政策制定的逻辑出发点。


其次要明确发展的目标,由于大会原文不容易理解,换成更有代入感的表述是,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49年建成现代化强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改开的既定国策也没有放弃,而是升级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水平治理。


拉回到高质量发展,核心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此,接下来的大国的增长引擎将由过去土地支撑的旧模式转变为高端制造支撑的新模式。


所以接下来,我国会按照大会精神all in科技和产业升级,像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出海新三样、以及最近吵得比较热的低空经济、自动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等将是产业政策的宠儿。


与此同时,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革新一切生产道路上的阻碍为之让步。


因此新型举国体制、统一大市场、为实体服务的金融市场,以及被大家诟病很久的人才创新机制会大踏步向前推进。


当制造引擎开动,自然需要巨大的市场需求去消化巨量产能,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治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还有一个关键,制造业最终的核心还是人,所以激发全体上下的建设热情和需求热情变得同样重要,为此是不是需要继续做好分配,是不是需要提升获得感。


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产业支柱会以“先立后破”的姿态继续存在。


大的逻辑闭环没有太多的问题。


我国的本质是披着国家外衣的全球制造工厂,如果想提升全民生活水准,如过去四十年那般保持全球竞争力,除了产业升级别无他路。


但这注定也是一条在惊涛骇浪中行船的艰险之路。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产业转轨的宏大叙事与发展阵痛中,如何提升群众个体的幸福感。


毕竟人民群众才是一切的创造者。




5



最后提一个彩蛋,本场发布会的一个亮点是,外国记者心直口快的提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美国媒体朋友就问到,如何应对房地产放缓。


韩文秀给出的答案是:


我们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新政策,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资源。


下一步,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消除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弊端,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融资、财税、土地、销售等基础性制度。



总体来看和今年5月新政的方向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当下地产的发展就是暴力拉升无望,还是坚定不移地在走双轨制的新模式。


需要明白一点,地产在公报中的出现语境是与防范化解风险搭配,再也不复当年经济引擎的风采。


为了加快构建新模式,全国范围内的收储会进一步提速,预计市场仍然会经历一段不平静的时刻。


总体而言,这次大会释放出的政策表述很宏大但也偏向积极,更多的执行政策细节有两个关注窗口,一个是过几天即将公布的《决定》,另一个是月底的局会。


放眼历史,所有的革新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所有的繁荣也不是一成不变,理所当然。


希望大家都能做时代转折的幸运儿。
赞(18)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米宅:大局已定,重磅会议之后,信号前所未有强烈!|2024-07-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