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作室有两位编辑,用不同的角度写了两篇关于孟加拉的文章,我们内部评比后觉得都还不错,昨天已经发了一篇,今天是第二篇,具体哪篇更好,读者们自己来判断吧。
8月5日,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跑路,统治该国长达十五年时间的哈西娜政权,正式倒台。
对于她的倒台,国内普遍的解读是她“试图推行公务员配额制,过度照顾自由战士(也就是当年独立战争的功臣及其后代),导致仅有44%的职位向社会开放”“失业率高企”“严重的腐败”等等。
由于类似的分析已经太多了,我再重复写一次意义不大,今天来聊点不一样的。
壹
1949年巴基斯坦独立后,包括东西两部分,西部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被称为西巴,东部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称为东巴。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年印度独立时,南亚的穆斯林们不愿意加入印度,坚决要自己组建一个国家,但这个国家建立后,缺陷实在是明显。
西巴和东巴的距离太远了,超过2000公里,中间还隔着个印度,交流极其困难。
双方的民族成分也不同。
“西巴”是旁遮普人、俾路支人、信德人和普什图人,而“东巴”是孟加拉人为主,双方历史上就不是一个国家的,除了都是穆斯林,互相并无更多认同感。
更要命的是,当年独立时,穆斯林的领导人是真纳(巴基斯坦的国父),他旗下的政党“穆斯林联盟”主要在西巴活动,在东巴没太多存在感。
于是建国后,各种资源向西巴倾斜,政治上的大权被西巴掌控,东巴感觉自己被吸血了,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并在1970年公开化。
1970年,巴基斯坦举行议会大选,席位分配是西巴138个,东巴162个,另外还有13个妇女席位,东巴的席位分配比西巴多,是西巴的一种安抚措施。
本来西巴觉得,给你席位你也赢不了。
但没想到,这一年,东巴的政党“人民联盟”(后面简称:民盟),在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后面简称:穆吉布)的领导下,大获全胜,拿下160个席位,成了绝对多数。
如果承认结果,民盟上台,等于权力向东巴转移,不行,绝对不行。
谢赫·穆吉布·拉赫曼
权衡再三后,西巴的军头们选择了不认(此时是军政府),消息传来后,东巴上下全炸了,表示那就散伙吧,遂开始谋求独立。
西巴一看,决定擒贼先擒王。
1971年3月25日,巴军发起“探照灯行动”,准备把东巴有名望的人全部抓起来,让他们群龙无首。26日午夜,穆吉布被捕,随即用飞机送到了西巴的监狱。
穆吉布对此是有预感的,他提前写好了《独立宣言》,并交代,自己一旦被捕,就由其他人宣布独立。
果然,在他被捕后的第二天,齐亚·拉赫曼少校,在吉大港通过广播的形式,宣读了《独立宣言》,“孟加拉国独立战争”爆发。
战争持续了9个月,从当年3月到12月,由于距离太远,巴军向东巴的增援困难,后面印度又介入,派出三个军的兵力,双方实力悬殊。
结果没有悬念。
1972年1月,也就是独立战争胜利后的一个月,巴基斯坦承认现实,释放了穆吉布。由于领导了1970年大选,以及后面被捕带来声誉暴涨,穆吉布被一致认为是“国父”,出任领导人。
但穆吉布很快发现,自己遇到了和孙中山一样的问题——没有枪杆子。
他本身是个作家,执政前和军方交集不多,并且,穆吉布是1971年3月26日午夜被捕的,第二天独立战争开始,而他被释放回国是1972年初。
换句话说,他没参加独立战争,也就不可能控制军队。军头们认为,自己在独立战争中居功至伟,穆吉布一介书生而已,凭什么指挥我们?
于是,冲突开始了。
我在《哈马斯简史》中说过,70年代的伊斯兰世界有两种主要思潮,一是纳赛尔为代表的“世俗化民族主义”,二是宗教主义,要求按宗教治国。
穆吉布认同纳赛尔,想走世俗主义道路,而军方希望实行宗教主义。
1972年,穆吉布主导制定了第一部宪法,明确将世俗化列为基本原则,军方和宗教主义的信奉人士,被严重得罪了。很快,机会来了。
1973年,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获胜,由于无法战胜以色列,世俗化民族主义路线,在伊斯兰世界内部声誉扫地。
许多人重新拥抱宗教,军方在不知不觉中占了上风。
1974年,更糟糕的事情出现了,当年孟加拉国爆发大洪水,超过600万间房屋被摧毁,洪水过后又是大饥荒,死亡人数超过一百万。
而作为国家领导者的穆吉布,对此束手无策。
很多书生有不接地气的毛病:谈起理论头头是道,实际干活一塌糊涂。
穆吉布也有类似的毛病,他在饥荒爆发后出台政策,将粮食以更高的价格收到仓库里,原本政策的初衷,是政府出钱买粮,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