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登政府即将成为历史之际,有外媒对其任期内的天字第一号任务,即制造业回流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结果发现在114个价值超过1亿美元,总投资约合2279亿美元的大型项目中,至少有840亿美元的项目被推迟了两个月到数年不等,甚至无限期停摆,占大型项目总数的约40%。
这不仅意味着拜登任期内的制造业回流计划破产了,也是美国在第五阶段的中美工业围剿战与反围剿战失败的标志。
迄今为止,中美工业围剿战与反围剿战共经历五个阶段,横跨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拜登四届政府24年时间。从共治天下的诱惑不成到翻脸不认人再到在理性中从战争回归到竞争的不得已,中国扛过了美国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这在大国竞争史中堪称前所未有。
但在很大程度上,美国的失败并非是因为中国,而是在于它自己。
第一阶段:诱惑,共治天下
2001年,中国入世成功。为了更好的收割中国发展红利,2006年9月,得到白宫智囊团授意的彭博社,在中美战略对话之际,发表了题为新世界经济秩序:中国和美国=两国集团的文章。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未来全球最重要的国际关系是中美两国集团。随后,美国战略层开始向中国兜售G2模式,中美国和中美经济共生体的概念由此火爆全球,并一度令欧洲笼罩在被边缘化的恐惧之中。
2007年5月23日,英国金融时报在中美孤立G7一文中满是酸意的说到,不论是从哪个角度观察,正在进行的战略对话,很可能是未来主导全球经济事务的两国集团的雏形。
言下之意,这次战略对话是旨在讨论中美怎样瓜分世界的会议。
然而,不论G2的概念炒得再火热,不论国际舆论再怎么配合,中国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战略头脑,反之装傻充愣不接话就成了。
中国不愿意接受G2的原因很简单,双方付出的代价实在不对等。美国付出的代价是让中国在美国的霸权体系里的当二把手,保障其绝对的国际话语权,不再舆论攻击中国,不再炒作中国威胁论,不再禁运高科技装备和先进军事武器。
中国付出的代价则是2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客机成为常态!永远被焊死在血汗工厂的位置上,用一代又一代的廉价劳动力做便宜的鞋子、衣服和电子产品,以维持美国的繁华!
本世纪初的中国制造虽然给世人留下的是低端和山寨的不良印象,但在诸如新能源汽车、高铁、大型商用飞机、芯片等一系列高端产业早已在国家层面的规划中悄然铺开宏大的布局,接受美国两国集团的方案,无异于修炼葵花宝典挥刀自宫!
中国绝不答应!
见中国迟迟没有同意的意思,美国干脆撕下伪装,联合欧洲欲利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狙击我们。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美欧密谋的方案是未来40年80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1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分走44%,55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分走56%,碳排放量额度不够用的国家可以去国际市场购买指标。
这明显是专门冲着扼杀中国工业升级的目标制定的!
中低端制造业是碳排放量的大户,而中国又是中低端制造业的大户,这点额度肯定不够用。只要方案落地生效,中国买不买碳额度都得完犊子,不买的结果是工厂没法开工制造业垮掉;买的结果是利润率本就少得可怜的中国制造业每年又会多出一笔高昂的碳税成本,仅剩的贸易盈余无法支撑产业的大规模换代升级,从而长期固定在低附加值的关口,经济拉美化。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我们充分发挥合纵连横之术,不仅说服印度等国跟我们结成牢不可破的攻守同盟,还用很巧妙的办法,使得美国传统化石能源商突然杀出,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联欧制华的战略,第一阶段潦草收场。
第二阶段:剥离,温水煮青蛙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朝野一片哗然的美国,旋即要求政府制定相关应对政策。
两年后,白宫发布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报告,这是美国首份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制定的供应链安全文件。报告指出,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的确对美国掌控的全球供应链安全造成了冲击,并提出供应链效率和供应链韧性两个战略目标,效率是指经济性,韧性是指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仍将供应链效率置于韧性之前,因为全球中低端制造业和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经济最大增长点,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后的智能化电子制造业高度集中在东亚地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智能电子产品终端市场同样集中在东亚地区。如果美国更多的是强调韧性,而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行把国际供应链核心搬出东亚的话,美国自身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失!为此,奥巴马政府专门推出温水煮青蛙式的TPP战略。
其核心点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