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后沙:沙利文访华: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4-08-28

今天下午,杰克.沙利文乘机抵达北京。这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隔8年再次访华,也是沙利文任期内首次访华,此行是中美双方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的重要举措。

图片

与布林肯、耶伦等人访华时一样,沙利文走下飞机时,并没有看到红毯和鲜花。

前来接机的是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美国方面,如美国数字新闻网站 Axios等媒体在8月23日就透露了沙利文即将访问中国的消息。

关于沙利文访华目的,各方充满了各种猜测,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图片

中方是在8月24日宣布了这一消息,沙利文访华时间为8月27-29日,他是应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的邀请来到中国,中美将举行新一轮的战略沟通。

三天,可想而知,王毅与沙利文会谈内容之丰富,去年5月他们在维也纳会谈就长达8个小时,还有后来的马耳他、华盛顿、曼谷,每次累计会谈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

当前中美关系的基本情况众所周知,所以,中美会谈气氛决不可能是轻松愉快的。

但既然沙利文主动上门,那就表明美国民主党想在11月大选前创造一种相对缓和的气氛,有求于中国。

图片

王毅与沙利文即将举行的会谈,还将会延续之前诸多议题,而且大多数是非常敏感的议题。

它包括,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中美军事交流问题、俄乌问题、中东问题、巴以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缅甸局势问题、中俄贸易合作问题等等。

几乎所有地缘政治问题都会涉及到,毕竟,这是中美之间的战略沟通,而不是印度与乌克兰。

印乌努力想引起大家注意,但关注度也就那样。

而中美就算想低调,也低调不了,大家都在盯着看,因为它影响到的不止是中美两国。

由于拜登已宣布退出选举,48岁的沙利文也将面临“失业”。

如果特朗普胜出,他肯定要离开白宫;如果是哈里斯胜出,也会请他离开,总统只会任用自己喜欢的人作为心腹。

除非沙利文能力特别突出,白宫暂时还离不开他。但他四年来的表现证明他是一位平庸的国家安全顾问。

图片

沙利文代表着拜登的意志,或者说他影响着拜登的决策。

这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这个职务所决定的,他既是总统的心腹,也是美帝国的谋士。

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由总统自己挑选,自己任命,无须国会批准。而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则必须得到国会批准。

虽然沙利文、布林肯、奥斯丁构成了拜登在国家安全战略方面的“铁三角”,但沙利文扮演的角色更加关键。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年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上,美国如何处理才能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利益?

图片

基辛格给尼克松的建议是,改善中美关系,降低中美冲突风险;保持美苏对抗,但绝不能走向军事冲突。

也就是说,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是管战略大方向的,如果总统采纳了他的建议,那么大方向就确立了。

接下来,美国政府各部门所有的对华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大方向来展开,无论国务院或国防部是否有反对意见。

尼克松和基辛格在做战略决策时,一直是瞒着国务卿罗杰斯的。等生米煮成熟饭,才让罗杰斯参与进来(执行)

反之,如果美国确立的战略大方向是对抗中国,那么,国务院或国防部也只能执行。

再举个例子,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一家独大,美国对华政策就开始转变。

克林顿的国家安全顾问安东尼.莱克(Anthony Lake)就建议他:“美国应通过施压和制裁,推动中国的改变,这对美中关系具有特殊意义。”

克林顿采纳了这种建议,1993年,他刚上台就在APEC非正式会议上强调了对中国的“遏制加接触”政策。

遏制是主要方向,接触是辅助手段。

随后,美国就将“人权问题”与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挂钩,动不动威胁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都记得,“最惠国待遇”一词经常《新闻联播》中出现,那时,我们跟美国周旋时十分吃力。

这是美国围绕“遏制中国”这个战略方向所实施的经济打压手段。

1993年7月,又发生了“银河号”事件,这是美国对中国海上贸易航线的一次威胁,是军事手段。

安东尼.莱克还对中国的红线进行试探,1995年,李登辉“访问康奈尔大学”,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

1997年,克林顿换上桑迪·伯杰(Sandy Berger)作为总统安全顾问,伯杰变本加厉,1999年发生了贝尔格莱德炸馆事件。

这种“遏制为主,接触为辅”的对华政策,一直持续到克林顿离任。

但安东尼.莱克的对华战略大方向有成功吗?失败!

他误判了中国,也低估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心。

安东尼.莱克的老师就是基辛格,他学到了基辛格“务实、冷酷”的本领。

当发现自己的战略无法成功后,安东尼.莱克现在成了“一带一路”的理解者,同时也是呼吁拜登加强对以色列施压的老干部之一。

一晃20多年过去,莱克提出的“推动中国改变”政策已经彻底破产。

所谓“推动中国改变”,其实就是“和平演变”的另一种说法。

今年2月初,沙利文在华盛顿主持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活动时还在念叨此事。

他表示,“美国几十年来试图重新塑造或改变中国的一切努力,无论是明里还是暗里,都没有成功”,中美两国必须要在竞争中找到“共存之道”。

换句话说,美国这些谋士已经承认这一阴谋的失败,但中美“共存之道”是什么?沙利文却无法清晰地表述。

说白了,美国在对华政策问题上陷入了一种迷茫状态。

它既沉浸在当年一家独大的巨大优势感之中,又不得不面对屡屡踢到铁板的事实。

年迈的拜登与年轻的沙利文,都找不到出路。

这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美国与中国接触时,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总是今天说的是向前走,明天的动作却是向后退。

白宫已经完全没有尼克松、基辛格那种决断力和执行力。

再加上国会里那些白痴议员,沙利文的发挥空间也就这么一点点。

虽然美国媒体自从沙利文给希拉里当顾问(国务卿顾问)开始,就将他吹捧成未来政治之星,但他能力确实不怎么样。

图片

从一些小事就能看出,去年的“高空气球事件”能处理成这样,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沙利文难辞其咎。

美国媒体和议员疯狂炒作,是它们的事。沙利文难道会不知道气球的危险性几乎为零吗?难道他是没有渠道得到中方的解释吗?

然而,“高空气球事件”却越闹越大,F22战斗机升空打气球,美国还出动了海军、海岸警卫队搜寻残骸,最终尴尬的是美国,把气球切成丝,也没有找到任何的间谍工具。‘

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也同样证明了沙利文作用国家安全顾问的判断力不足。

这就是他所说的“共存之道”?

图片

这位未来的美国政治之星,真的堪当大任?完美的履历,不等于他能胜任这份工作。

图片

沙利文一事无成,当看到中国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后,沙利文也想促成沙特与以色列建交。

结果,他既无法搞定以色列,又无法说服沙特,成了拜登外交的一个烂尾工程。

而这样的烂尾工程还有好几个,背后原因除了沙利文能力不足之外,更是折射出了美国实力在严重下降。

拜登即将离开政治舞台,沙利文也将通过“旋转门”去企业拿高薪。

在最后几个月,他如果能让民主党按照既定节奏参选,能为哈里斯创造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已经算是立功了。

所以沙利文此行,只是在为白宫“站好最后一班岗”

基辛格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因为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对手。

沙利文,还有布林肯,总是被无脑反华议员和媒体牵着鼻子走,毫无决断能力,嘴里只有“价值观”,可见美国真是后继无人了。

今天,我们觉得沙利文平庸,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没看到他的继任者。

要是哈里斯胜出,那就期待白宫出现一位“变性人”国家安全顾问吧!

如今的美国政坛,真是一不如一代,一窝不如一窝。

只是希望美帝国走的时候,能走得安详一些!

赞(1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后沙:沙利文访华: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4-08-2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