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六省投资8500亿,准备开展一项号称“世纪工程”的内陆大运河计划。投资规模相当于建设七座港珠澳大桥。
挖运河这事,中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干了,一干就干了两千多年。现在又要继续挖。国内不少人不太清楚,历史上劳民伤财的运河对我们现在到底有啥用?
说一条运河能够改变历史进程,这话听着可能有点大,这事得换个视角琢磨。
比如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英国殖民体系的大动脉。印度殖民地是英国殖民体系的核心,为了保障印度左翼的安全,英国先是开辟了南非殖民地和东非殖民地,为了保证印度右翼,又开辟了马来殖民地进军缅甸。
但是英国人还是不放心,从法国手里抢了苏伊士运河,用来缩短英国到印度的航程。一定程度上说,英国殖民体系在日益衰落的时候没有一触即溃,英国对于印度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缩短殖民地的控制半径就是通过苏伊士运河来实现的。
还有美国的伊利运河,在彻底开发完东部十三州后,美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开发西部,就必须把广阔的内陆与大西洋连接。但当时五大湖地区唯一能够进入大西洋的天然水道在人家加拿大手里。这可咋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跟加拿大干一架,抢水道控制权,要么自力更生挖运河。思来想去,美国人觉得挖运河耗时耗财又耗人力,不划算,哪有抢来的香?于是选择一劳永逸地跟加拿大干架,结果没干赢。还被加拿大一路反推,最后连华盛顿的白宫都给一把火烧了。
被揍了美国人才开始清醒,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埋头挖运河。
伊利运河加快了五大湖地区的工业化,大批从欧洲驶来的商船纷纷调头开往纽约,这就让美国南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后面的事情大家比较熟悉,北方工厂主人手不够,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种植园里的黑人奴隶,最终爆发了南北战争。可以说,伊利运河间接改变了南北格局和美国的国运。
除此之外,还有巴拿马运河、法国的莱茵─马恩运河、德国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等等。这里就不展开讲了,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讲国内。
壹
在古代,我国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大家都在自己的小圈子生活,互相打交道的机会不多,有条路能让信使往来就行了,所以北方经济圈的运河主要作用就是引水灌溉农田,而其中最成功的工程就是秦国的郑国渠。
大家都知道关中地区沃野千里,其实一开始不是这样,渭水的两条南北向支流泾水和洛水距离太远,中间的大片土地都是干旱的盐碱地,根本没法耕种。于是秦国开了一条运河联通泾洛两水。
这个工程咱们现在说的轻松,其实可不是挖个沟那么简单。郑国渠全长300多里,两侧还得修筑灌溉水渠,工程量加起来上千里,干了10年才完工,放到现在跟咱们的三峡差不多。
这本来是韩国给秦国出的馊主意,他俩当时挨着,韩国弱小,经常受欺负,所以想了这个办法,给隔壁壮汉找点事,释放下旺盛的精力,也就没空骚扰自己。
没想到秦人聪明,看破不说破,顺水推舟就把这工程搞起来了,粮食增产好几倍,国力大增,没过几年就把韩国给灭了。
这是在北方,但南方雨水充足,水道密集,怎么也热衷于挖运河?这就得说说运河另外一个重要功能。
要知道以古代那个运输条件,打仗出征走陆路就是烧钱,每一队士兵后面都得跟着粮食运输队,一路走一路吃,等到了战场可能粮食也就吃完了。
这时候水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南方河流可以直接对接青藏高原这个亚洲水塔,水量大,水网密。
南方军用物资主要依靠水运,比如吴楚两国如果打起来,沟通就比较方便,他们处在长江的上下游,如果互相看不顺眼,抄家伙上船,顺着大江就能见面。
但是水系之间就没法沟通了。比如吴国强大的时候一直想揍齐国,按照攻击路线从南向北,走水路就只能利用长江支流,这就有问题了,一方面支流跑不了大型船只,另外一方面顺着支流源头只能把船开到两侧山地,还得下船换乘,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长江支流与淮河两个水系。这两条支流加上一段人工开挖河道,就是运河了。
出于这种目的开挖的运河,比较早的是吴国打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