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花叨叨:莫迪大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2019-05-25

“民族主义”莫迪成功连任。

这是一次草根和精英的对决。一方是尼赫鲁家族、拥有剑桥学历的精英代表拉胡尔·甘地,另一方是出身寒门、极富号召力的莫迪。

但更多人把它看成是对莫迪第一任期满意度的一次全民公投。最终,充满争议的莫迪获得压倒性胜利。资本市场也随之做出反应,创下新高。

雄心勃勃的莫迪在竞选宣言中许诺建设“新印度”,打造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并在2030年以前将印度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他的第二个任期,对印度未来走向尤其关键。

在中美战略摩擦极可能升高的情况,印度将采取何种姿态追求“强国之路”?莫迪在第二任期会更稳健,还是更激进?莫迪今天的压倒性胜利,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困境

与4年前那场胜利相比,莫迪这一次更像是险中求胜——早在大选之初,就有许多舆论预期莫迪领导的执政联盟将会陷入一场苦战,大选结果不甚明朗。

在被视为大选前哨战的2018年12月的地方选举中,莫迪团队输掉了人民党长期布局的北方拉贾斯坦邦、中部的中央邦和中南部的恰蒂斯加尔三个大邦的统治权。即便在莫迪曾长期执政的古吉拉特邦,也有半数左右的城市青年和农民选择支持国大党。

而这并不是让莫迪和人民党感到糟心的全部。

更大的危机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到2019年2月,农民自杀与工人失业的风波已经席卷印度全境。印度政府未能有效解决谷贱伤农的局面,也没有缓解失业率的剧烈增长。

2018年末,5万多名印度农民在新德里示威,他们封锁道路,一路喊着口号,向印度国会“进军”。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一份政府未公开的官方调查显示,2017—2018年度,印度失业率为6.1%,成为45年来的最高点。独立智库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推算称,仅2018年,印度就减少了1100万个就业岗位。

印度的年轻人实在太多了,每个月大约有120万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面对这样庞大的数字,莫迪似乎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与此同时,莫迪的竞争对手拉胡尔,则把目标对准了莫迪的软肋——贫困阶层。他承诺将保障全年7.2万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7100元)的家庭收入,如果家庭年收入达不到这一标准,政府将直接补贴不足部分的金额。这一规划涉及5000万家庭,受到低收入群体欢迎。

“世界最快经济增速”与中下层民众的实际感受产生背离,被认为是莫迪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逆袭

今年1月,一部讲述印军英勇复仇的宝莱坞特效大片《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上映了。它在印度引发了轰动,获得超过5500万美元的票房,成为印度本年度最卖座的影片。

影片中也有对莫迪“英雄形象”的展示。

这部电影的走红,似乎暗示着莫迪的一线生机。在失业率高企,经济低迷,却又不失大国抱负的印度社会,爱国主义成为最强大的黏合剂。

一个多月以后,印巴发生空战。发生空战的那一天,很多印度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部《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并为此热血沸腾。

当外界认定此次冲突只是印巴小规模对抗时,印度媒体很快纠正说,发生在2月27日的是一场草木含悲、风云变色的大空战。

莫迪巧妙地回避了那些糟糕的经济数据,打出“爱国”的旗号,通过142次的集会讲话和15万公里的航空里程,他成功地把焦点转移到了与巴基斯坦之间紧张关系上。

随着印巴局势的骤然紧张,在印度全境洋溢的“爱国主义”热潮面前,拉胡尔用以步步紧逼莫迪的杀手锏——“为贫困阶层主持正义”,一瞬间变得无力了。

“当你们投票给莲花(人民党)时,你们不是按下投票机上的按钮,而是扣下射向恐怖分子胸膛的扳机。”

莫迪在一场竞选活动中对他的支持者喊话,台下掌声雷动。

强硬

“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

在2015年9月的一次演讲中,莫迪这样鼓舞民众。

莫迪这样说,多少是有一些底气的。印度处于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位置,同时对中国西南方向的稳定起着牵制作用,莫迪自然了解,印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是中美同时希望争取的对象。

一旦中美摩擦升级,印度的态度将变得更加重要。

在莫迪的第一任期内,美印在贸易等问题上龃龉不断,但在防务上悄悄走近。这一势头很可能延续到他的第二个任期。

发生在2017年夏天的洞朗危机给两国留下的记忆都是深刻的。中印关系一度被推到战争边缘,两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莫迪选择在政治上迎合美国在印度洋方向牵制中国的愿望,与美日澳走近,重启“四国安全对话”。

在边界问题上,为迎合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莫迪两次踏足伪“阿鲁纳恰尔邦”,向国内民众展示强硬一面。

不过,虽然美国把印度纳入印太战略版图,但两国实际的相处也没有那么舒服。

特朗普指责印度对美国商品征收了过高的关税,双方都威胁对对方的商品加征关税,今年更是传出美国打算取消印度普惠国待遇的消息,不过,细心的观察人士不难发现,这些争端都没有指向双方的防务合同。

比起前任辛格的最后一个任期,莫迪第一任期内俄罗斯对印武器出口下降42%,与此同时,以色列、美国和法国都增加了对印度的武器出口数量。

平衡

“印度制造”是莫迪早在任期之初就提出的口号,但他知道,要复兴贫血的印度制造业部门,单靠民粹式的竞选口号只会把印度引向一种危险的自信。

印度在经济上要实现腾飞,除了内部必须进行艰难的改革,在外部不可能离得开稳定向好的中印关系。

莫迪的精明之处正在于,一边对美国印太战略欲拒还迎,另一边,低调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

有不少数字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莫迪第一个任期里,中国对印直接投资激增,目前已超过17亿美元。而相比之前,前总理辛格在任的10年时间里,这一数字仅为4亿美元。

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破纪录的955.4亿美元,而在莫迪上台前的2013年,这一数字仅为495亿美元。

“(莫迪的前任)辛格总理曾跟中国时任总理温家宝会面,而莫迪却与中国现任number one会面已多达15次。”印度前驻华大使阿肖克·康特这样说。而据印度外交部官员表示,莫迪至今只跟特朗普见过3次面。

在洞朗危机平息后,莫迪甚至主动寻求与中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以期进一步稳定中印关系。

“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是有可能有大作为的。”一位分析人士称。

中印间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尽管它们中有很多被来自方方面面的偏见所阻拦。但作为一位个性相对强势的领导人,又在大选中连续两次获得压倒性胜利,在他的第二任期,利用西方势力牵制中国的同时,继续致力于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吸引中国资金,发展印度经济,将是更高概率的事件。

毕竟,不管莫迪治下的印度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中国,发展都是硬道理。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花叨叨:莫迪大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2019-05-2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