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996年是台海局势最危险的年份之一。
那一年李登辉访美引发了严重的台海危机。作为应对,我军进行了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
之所以说那一年的局势“最危险”,主要是因为我们当时的海军装备还非常落后,主力军舰的战力甚至还停留在西方国家五十年代的水平。
其他的先不说,连足够的火力输出需求都难以满足。
而舰队的火力输出是整个渡海作战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用火力压制住了对方的滩头阵地,登陆部队才能发起抢滩登陆的战役。
不过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火力不足的问题,我军把大量的陆军火炮搬上了军舰,“土法上马”了一批“火力支援舰”。
这就是我们当时能做到的极限。
很亮剑,但也很心酸。
因为无论陆炮齐鸣的景象有多壮观,它都无法真正取代舰炮。
首先,舰炮都安装有炮管稳定系统和火控雷达。
这样就可以排除舰船摇晃的干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轻松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跟踪和瞄准。
而陆炮除了少数精锐的主战坦克会安装这类装置外,大部分包括装甲车、榴弹炮和自行火炮在内的装备都不会配置这种高级货。
这不光是成本高,还因为陆炮本身就扛不动太多东西,你要给它配个火控雷达,它还得为供电系统发愁。
硬要把陆炮搬上舰,那就只能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靠人眼瞄准射击,炮弹落点基本随缘。
其次,舰炮的工作效率远超陆炮。
舰炮一般都会配备复杂的自动装弹系统,在这套系统的支持下,当今主流舰炮的射速可以做到每分钟数十甚至上百发。
而陆地上的普通榴弹炮大多是”人肉装弹”,一分钟只能打出去6到8发炮弹。
而且人的体力有限,装不了几发就会气喘吁吁。
再次,双方连续工作的能力差距也很大。
陆炮实际上是一种需要在上班期间“经常摸鱼”的武器。
因为火炮每发射一枚炮弹,炮管就要承受一次上千度的高温,连开几炮就会过热发红,再打下去就炸膛了。
所以陆炮每工作一分钟就得休息几分钟,比平时上班的牛马们躺平得多。
而舰炮的炮管虽然也会发热,但只要弹药足够,它是可以连续开炮不休息的,比生产队的驴还生猛。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主要是因为它安装了水冷循环散热系统,可以保证炮管长时间射击而不过热。
尤其是“靠海吃海”的水冷系统,可以直接从海里抽水对炮管进行冷却。这就是天命打工人的绝活,陆炮是永远学不来的。
最后,舰炮打得更远。
坦克、自行火炮之类的陆地装备要担心在野外机动时磕坏炮管,所以炮管一般都设计得比较短。
而这就意味着炮弹的初速度有限,打不了太远。
而舰炮就没有这种问题了,它们可以放心的把炮管做得很长,大幅提升射程的同时还带来了更高的精准度。
总的来说,因为舰炮有军舰这个大平台驮着,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往肚子里塞进去各种复杂的设备。
它跟陆炮相比就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高端货,“以一当十”也不在话下。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年我军的“陆炮上舰”是有多无奈。
不过好在前辈们并未因为起步落后而放弃追赶。
事实上他们不仅没有放弃追赶,还在一开始就把追赶目标锁定在了全球第一海军–美国海军的身上。
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如今我们终于追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上。
也正是因为追赶的目标是美军,所以这些年来我们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摸着美军过河”。
即美军有什么我们也要有什么:
你有大型盾舰,我也要有大型盾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