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代起,美国平民最流行的追寻美国梦、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就是贷款买房。
当时,由于里根上台后推行以激进私有化和极端市场化为表现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美国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
美国收入前0.01%(绿线)和后90%(棕线)的人的财产占比。可以看到绿线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迅速上升,同时棕线却在下降。反映了美国贫富差距的扩大。
贫富差距增大时,平民出于阶级跌落的恐慌,会模仿富人消费,而富人们都在买房分享新自由主义繁荣的成果。
所以当时美国形成了全民买房、全民看涨的风气。已经有房的人当然希望房价上涨,而没房的人相信自己也能很快买房上车,照样盼涨。
面对贫富分化和房价高涨造成的社会问题,美国政府怕改革税制增加资产利得税会得罪富人,又觉得改革教育培养穷人后代脱贫又太慢太累。
于是他们在“降低房价”与“提升平民收入”之间选择了“鼓励平民贷款买房”。鼓励平民贷款买房既可以让平民拥有自己的房子,实现“美国梦”,缓解他们的不满;又可以推高房价获得富人的支持。
为鼓励平民贷款买房,美国大幅降低了首付和贷款门槛。首付可以为零,贷款门槛低到有人用宠物的名字都能借到住房贷款。
多地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
美国两家公司还发明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是这么玩的:
1,比如银行给某个购房者贷款100万,为期10年,本息共计1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