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后,中国再次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最大的现实意义,无疑是打消了美国长期以来对华军事冒险,尤其是核军事冒险的念头。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中国核威慑的不确定性,即不公开核武器数量,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三不政策,让美国误以为这是中国核力量匮乏,打击手段和二次核反击存在缺陷的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这导致美国在面临与中国的军事竞争时,曾多次提到要主动发起核打击。
2018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正式回归大国竞争的时代,而中国则被美国明确为大国竞争时代的头号对手。
这之后,美国核武器实战化的倾向就越来越明显了。
当年2月2日,五角大楼在核态势报告中指出:如今大国竞争回归,而美国的核武器日益老旧。为了适应形势,美国必须翻新和扩充核武器库,同时在极端条件下仍然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
那什么叫极端条件呢?
美国给出的解释是:对美国、盟友和伙伴的平民人口、民用基础设施造成重大非核打击,即可以触发美国核打击机制。
也就是说,某国对美国及盟友和伙伴发起军事行动,即便没有使用核武器,但只要造成重大损失,美国也可以率先使用核武器反击回去。
伙伴这个措辞,其实大幅提升了美国发起核打击的灵活性,因为伙伴关系的范畴要比盟友更宽泛。
论上限,以色列不是美国的盟友,但却是比美国亲爹还要亲的伙伴,那么按照五角大楼的定义,美国可以为了以色列发起核打击。
论下限,在美国的政治生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