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说:是20辆导弹车与导弹一起亮相。其实仔细回放几遍画面,就会发现其中可数的一排,明显是至少11辆,甚至可能到12辆!如果对头摆放的另外一排数量同样是11到12辆,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作战LV!有22辆到24辆发射车。实际上不论陆基还是水下,也不论是固定发射还是随时机动发射,所有战略导弹的射击控制单元,从来都是4发或者4车一组。比如战略导弹核潜艇,全是12、16、20、24垂发的布局,都是4的倍数,甚至没有18垂发井的设计。因此全LV是24车的概率高于22车。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20辆发射车随时齐射,另外2车作为终极备用。不过既然有2车备用,为何不干脆升级到4车备用?另外考虑到一辆发射车必然对应3到4发导弹,可以在首轮齐射之后快速重复装填,
再开始第二轮甚至是第三、第四轮深度火力突击!那么这样一个LV的火力极限,其实是72到96枚,这已经相当于4到6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全部火力密度!比压倒性的数量让对手更震惊的,其实是这类导弹的射程与综合先进程度!因为这是当今全球唯一的一种,可以随时核常兼备,正常射程5000公里,最大射程高达5500公里的顶级中程弹道导弹!这家之外,所有其他国家现役装备的所谓中导,没有任何一种的实战射程超过3000公里。其实绝大部分弹道中导,甚至连所谓的远程重型巡航导弹勉强也算中导之列,其最大射程都不超过2500公里;还不到5500公里极限射程的一半。就算是让当今的超级大国捶胸顿足、已经被全部销毁的潘兴导弹,正常射程也只有1800公里,同样不到本型导弹的三分之一。
在全球装备史上,也只有已经全部被销毁的350枚SS20可以与之比拼打击距离。但是SS20曾经携带的全部是核弹头,并不能核常兼备;更没有跨越5000公里,精确击杀海上高速移动目标的能力。其实该型导弹与导弹旅已经公开亮相差不多10年以上了;而实弹发射画面也已经被披露了三四年;但最多只是导弹弹射点火之后开始爬升的远距离画面。除了可观察相对很长的固推助推顶端携带的弹头是双椎体加小型气动控制弹翼之外,别的技术细节都很难看清。而本次是直接把多枚弹头完完整整的向全球公开。才知道弹头本身其实不是双椎体,而是独一无二的“三椎体”!也就是弹头的最尖端本身也自成一椎!并且不是简单的三角锥,而是像洋葱头一样的圆弧膨胀锥!暗示其内部存在较大口径的主动相控阵!
可在再入大气层后,主动精准寻找任何地面与海面之上的战略目标!具备巨大作战半径之下的精准反舰能力。一旦导弹射程超过3000公里,末端再入速度必然超过15马赫,黑障效应强烈。而射程5500公里的弹头再入已接近20马赫,这种洋葱头式尖锥还能在超级防热与防猛烈冲击的同时,保证高度雷达透薄;再加大量的矢量控制喷口与气动小翼,在多重M型弹道的变轨突防之下,确保10分钟内,对一切目标一击必杀!再过20年,也是独步全球!虽然刚刚成功试射超万公里的洲际东风,却不会轻易实战,毕竟那是蓝星重启。但是射程东到阿拉斯加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西到德意志与整个红海,核常兼备的弹种,才是随时可出手的战略杀手锏。量大管饱、童叟无欺!正所谓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