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做过隋朝楚国公杨玄感的谋士,后来凭借聪明才智和军政能力,领导瓦岗义军纵横中原,成为隋末唐初的乱世枭雄。但因为其“空降干部”的身份,不仅无法有效整合瓦岗义军,反而加剧了麾下各派势力的裂痕,最终身死道消。
研究李密的兴亡过程,对研究古往今来的各种空降干部的命运,其实蛮有意义的。
隋末唐初的显赫人物,大多出自关陇贵族,而关陇贵族的源头,便是宇文泰设立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等府兵体系。一般来说,祖辈在宇文泰时代的府兵体系地位越高,后代的政治待遇就越丰厚。
例如隋文帝杨坚是大将军、随国公杨忠之子,唐高祖李渊是柱国、唐国公李虎之孙。
李密,便是宇文泰时代的柱国、魏国公李弼之曾孙,和杨坚、李渊同出一源。
但不同的是,杨坚和李渊都是家族嫡系,继承了家族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政治资源,李密则是家族旁系,能继承的政治资源实在有限。
“天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号八柱国家。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谥曰襄。襄公生昺,袭封唐国公,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性宽仁,袭封唐公。”
李虎受封唐国公,李昺、李渊袭封唐国公,继承次序明明白白。
“(杨忠)进位柱国大将军。武成元年,进封随国公,邑万户……寻薨,年六十二,赠太保、同朔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本官如故。谥曰桓。子坚嗣。”
《周书·卷十五·列传第七》写道:“及晋公护执政,朝之大事,皆与于谨及弼等参议。孝闵帝践阼,除太师,进封赵国公,邑万户……谥曰武,寻追封魏国公,配食太祖庙庭。子耀,次子辉,尚太祖女义安长公主,遂以为嗣……耀既不得为嗣,朝廷以弼功重,乃封耀邢国公,位至开府。子宽,大象末,上大将军蒲山郡公。”
李弼的次子李辉娶了宇文泰之女,便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其长子李耀虽然被封为邢国公,但官职仅仅是开府。李耀之子李宽,凭借战功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号称名将,爵位却仅仅是蒲山郡公。
杨坚是关陇二代,李渊是关陇三代,他们凭借家族嫡系的身份,始终位于关陇贵族的核心圈。
李密是关陇四代,不仅辈分小,还不是家族嫡系,无法获得家族势力的绝对支持,必须以事功来保住政治地位,沦为次一等关陇贵族。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密要想掌大权做大事,就不能按部就班,必须走捷径,编织自己的人脉网,获取立功上位的机会。
于是,经过一番苦心经营,李密和隋朝权臣杨素家族勾搭起来,做了杨素长子杨玄感的亲密战友——“与杨玄感为刎颈之交。”
在宇文泰时代,杨素家族岌岌无名,“八柱国家”成型的年代,杨素之父杨敷仅为食邑八百户的侯爵,在消灭北齐的战役中,杨素又以军功获封清河县子、清河郡公。
直到随国公杨坚代周建隋,杨素才以门生故旧的资历,获得杨坚的重用,陆续晋升上柱国、越国公、尚书右仆射,隋炀帝杨广做皇帝时,杨素更是晋升为尚书令、司徒、楚国公,进入隋朝的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