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说完5.8代战机突然显露冰山一角,今天就有人画出了最新的想象图,在这里先感谢原图的作者。那么这到底是准真图,还是学习3D建模的大学生的课外兴趣作品呢?这两者都有可能能。但实事求是的讲,这批新图还算做的非常不错了。如果按照这批图中的样子,把飞机实际生产出来,不但可以顺利飞上天,综合性能也必然非常强大。说其是5.8代基本是可以达到要求的。先来看其整体设计,最大的突出特点是没有任何垂直操纵面,也就是没有倾斜垂尾,在整体平面上就是一个钻石型的水平大飞翼。在过去的所有已经公开的有人驾驶飞机中,只有B2与B21是完全没有大型垂直操作面的设计。但是这两者都是战略轰炸机,而且都是三角飞翼加兰姆达襟副翼布局,已经有非常强悍的隐身指标。
而图中的这个设计,是整体钻石菱形气动,发动机进气道与B2一样在上表面;尾部喷口也是全隐身设计,因此其未来实战中的综合隐身指标,必然比B2与B21更为强悍;完全可以达到全球有人机隐身能力的最新极限。过去也不止一次提到过,5.5代以后的机型,大概率是没有任何固定存在的垂直或者倾斜气动操纵面,而且进气道也越来越追求在上表面布局;采用综合隐身后喷口。总之要把雷达波隐身与红外隐身同时做到极致;而这个设计是全部符合以上提到的重点要求的。而钻石菱形整体布局,又比B2的三角兰姆达布局更加紧凑,整体抗过载能力也要强大数倍,因此可以轻易飞到10G甚至是12G的最大过载;在全向绝对隐身的同时,实现符合准6代机空战的严格要求。因此这应该是一种体量在,
50吨上下的超级战斗轰炸机。另外一个外观比较突出的地方,就是可见其主翼两端的边缘部分,似乎都是可以折叠转动的。不但可以向上翻转,也明显可以向下翻转,这么做同样好处巨大。这就是在起降期间,可以把两边机翼的末梢向上翻转30到45度。如此一来,就突然增加了非常明显的垂直气动操纵面,可以完全避开地效而安全稳定的起降。如果再继续向上大幅度折叠,还可以减少横向宽度,为直接上舰打好基础。毕竟过去也不止一次的谈到过,未来的全新战机,必然是陆基海基通吃,不分彼此的。机翼边缘向上翻转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向下翻转呢?向下翻转可以直接兜住高空高速下的激波,大大提高飞行气动效率与保持3.5马赫以上,一直到10马赫之间的高速稳定性。这也暗示这个设计,
可以在50公里以上的电离层做初级高超飞行。这是任何现役战机都做不到的。观察其表面,还能看到很多菱形盖板。既可能是侧向相控阵,也有可能是突然打开的武器内弹舱。因此这是一种有超级战场感知能力的全能型打击平台。这个设计明显不是3发,而且进气道在上表面,不怕格斗状态下发动机出现喘振吗?其实第3发要么没有直接画上,要么平时隐蔽在内部不轻易展示。而上置进气道适合平飞,大幅度机动空战时可以点燃新概念发动机,此时完全不需要,或者极少需要前进气道继续吸入外界的氧离子支持。总之这个设计起码有7成的实战价值!现在开源给洛马,如果最终抄错了,掉沟里去可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