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在他上任第一天,将对华所有商品加征10%关税。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假定特朗普在任期内将逐步兑现自己竞选时候的承诺,最终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60%关税。那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1 特朗普加税
我们都记得,上一任的时候,特朗普对华发起了贸易战,陆续对华部分商品加征了15%—25%不等的关税。最后导致什么结果呢?我们看看数据就知道了。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约在4300亿美元。2023年呢,中国对美出口额为5002.91亿美元。你看,特朗普加征关税,本意是减少中国对美出口的,结果呢?反而增加了!当然,这期间,也经历过从2018年的4784.2亿美元到2019年的4187亿美元的下滑。但总体来说,对美出口还是有增加的,只不过增加的不那么快了而已。为什么会如此?主要是因为特朗普加征关税的策略出了问题。首先,特朗普加征的关税范围,并不是全部中国商品,而是分批分类加的2018年8月底,美国给5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商品加25%;2018年9月,美国给20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商品加10%的关税。也就是说,加征关税的范围,也就一半多一点。所以美国人对加征关税的感觉,并没有特别大。举个例子。90块钱成本的鱼竿,在过去,直接出口美国出口价100块钱,交3%的关税,经销商再赚20,卖123块钱。然后特朗普加征25%关税,经销商为了销路,咬咬牙少赚点,只留15块钱的利润,那就是143块钱。加关税会影响中国商品的出口吗?影响不大,为啥?因为美国产的鱼竿,要300块钱。大家看来看去,觉得还是中国商品划算。再加上涨价的部分被美国代理商承担了一部分,所以美国人普遍觉得涨价的程度能接受,并不会影响中国商品出口。第二,部分受影响比较大的中国商品,走了“借道出海”的路子。我们看一组数字,美国的贸易赤字,2018年中国占比接近50%,2023年,已经下降到不足30%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从2018年的接近4500亿美元,下降到2023年的3000亿美元。但问题在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确实下降了,但这部分下降的空间,很快被其他国家所弥补了。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越南和墨西哥。2023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是2790亿美元。对墨西哥的赤字达到了1520亿美元,对越南的赤字达到了1050亿美元。为什么会如此?这和中国产品“借道出海”有很大关系。道理很简单,你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那我把商品出口给越南(反正中越有RCEP),在越南换个“越南制造”的标签,不就能躲过关税了?所以,大量中国商品就像阳澄湖的“洗澡螃蟹”一样,顺利出口到了美国,美国人还是能买到廉价商品。也正因为这些原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但是现在呢?特朗普再次上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特朗普这次的政策有两个核心:
第一,加征的关税是无差别的。过去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范围也就一半,现在呢?要拓展到所有的中国商品!任何商品都逃不掉!
第二,特朗普要掐断中国商品“借路出海”的通道。开始,特朗普的做法是,对进口商品进行溯源(就像欧盟的仿制品数字护照一样)。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不是中国商品,那就照收关税不误!但这样一来,比较麻烦,流程也太长。所以,最近特朗普又放出话来,上任第一天,就要给“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关税。其中,墨西哥和加拿大是所有商品加25%的关税,中国则是现有25%关税上面,再加10%,合计35%。当前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用的是2020年签订《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SMCA),继承了北美自贸区(NAFTA)相关协定,内部是零关税。这一下子抬到了25%的水平。25%什么水平呢?中美当前的平均关税水平是21%。简单来说,不管墨西哥出口美国的商品是不是中国商品换皮,统统都要加关税!如果特朗普这个政策真实施,相当于存在了33年的北美自贸区解体,中国商品洗澡墨西哥的途径也堵住了!
特朗普这么搞,显然和上次的措施有很大区别。
简单来说,25%的关税,美国国内能承受;60%的关税,美国国内承受不了。
仍然以鱼竿举例。
1个鱼竿100块钱,交32%的基础关税(中国被踢出最惠国待遇后)再加上60%的加征关税,那就是192块钱。
再加上经销商的20块钱利润,那就是212块钱。
一个123块钱的鱼竿,涨价到143,大家觉得勉强可以接受,但你涨到212块钱,那结果会是什么?
是廉价商品的大规模短缺!
有时候,廉价商品的短缺,比产能过剩还要严重。
产能过剩好歹老百姓买东西便宜了,不会有太大意见。
但廉价商品的短缺,会极大推高生活成本,人民过不下去了!
这也就意味着,占美国人口多数的低收入家庭会面临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
我们想想2020年年初的时候,当廉价口罩在药店买不到的时候,会出现什么?
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地下市场”!
这是经济学的必然。
2 地下经济
其实这种“地下市场”,在美国也是存在过的,甚至“地下市场”本身就是美国的立国之源。咱们在上学学历史的时候,都学过一个“波士顿倾茶”事件。好像是英国人欺压美国人导致美国人奋起反抗最后导致美国独立一样,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那“波士顿倾茶”是咋回事呢?咱们都知道,英国人很爱喝茶,所以需要花大量的钱从中国进口。后来好不容偷来了茶种,开始在印度殖民地种植。也正因为茶叶的消费量巨大,所以茶叶是英国政府最大的财源之一。东印度公司从印度往英国卖茶,不仅要交25%的从价税,还要征收专门的茶税。同时,为了垄断茶叶买卖,英国还规定,所有殖民地(除了印度)要进口茶叶,都要从英国本土买!你想啊,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运到英国,交了关税,然后再运到北美殖民地,再交一次关税。那价格还不要飞上天?所以,聪明的北美殖民地居民就想出了一个法子,我直接走私茶叶不行吗?那个时候荷兰人还在全世界做买卖。他们从东印度公司和中国买茶叶,然后卖给北美商人。北美商人运到北美,再转手卖给北美殖民地的人,甚至有时候北美商人还直接从中国走私茶叶到美国。因为走私不缴关税,走私茶叶价格比从英国进口的便宜多了,自然好卖。所以走私茶迅速占领了市场。到了18世纪中期的时候,北美殖民地市场上的走私茶叶,和正规进口的茶叶基本达到了五五开。到了美国独立前夕,走私茶叶甚至占到了90%以上。结果走私茶泛滥,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卖不出了,大量滞销。因为东印度公司的最大股东其实还是英国王室,所以1773年,英国政府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直接向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不用绕英国),还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这些积压茶叶有多便宜呢?这么说吧,比走私茶还便宜15%!这样一来,受损的是谁呢?不是普通北美殖民地的人,而是过去走私茶叶的商人。比如美国国父之一、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署人——约翰·汉考克,就是当时最大的走私商人。汉考克一看这样哪行啊,东印度公司茶叶大量倾销,我的茶叶卖给谁去?于是在汉考克的带领下,北美富商们组成了“茶党”(这个党一直活跃到今天),开始了全面抗击英国政府的卖茶行动。比如1773年12月16日,在汉考克的领导下,60名殖民地人民化装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将英国东印度公司三条船上的342箱茶叶全部倾倒入海。这就是著名的波斯顿倾茶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所以,为了利润,美国人搞走私都是有传统的,哪怕连国父也是如此。纵观人类历史,只要是人为干预自由贸易一定会导致一个后果,这个后果就是走私。这也是在美国历史中被反复证明的规律。比如,禁酒令。1920年1月2日,美国出台禁止酿造和发售酒类的《沃尔斯特法令》。认为禁酒可以起到“净化城市”的效果,进而解决很多社会问题,比如酗酒后的家暴和犯罪。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有意思的是,美国禁酒令的限制只在于酒的制造、贩卖和运输,不包括酒的持有和饮用。但问题在于,只要市场存在,那么生产端和销售端就可能禁止吗?不可能啊!尤其是对于商人来说,政府禁酒,直接的结果就是市场上酒类紧缺,利润会更加的丰厚。你想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