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龙牙:如何理解部队的组织度?|【深度】2025-01-15

 

军队组织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所有试图三言两语就给你讲清楚的人,要么根本就不懂,要么根本没打算搭理你。

很多文艺小青年耳熟能详经常拿出来装X的一本书,《乌合之众》,里面有一句话这么说的,“群众都是愚蠢的”。

组织度这东西就是用来对抗这个的。

三个人以上我们称为“群体”,开始有博弈存在,人性开始发挥作用,开始“各怀鬼胎”,这个时候群体行为往往表现得比个体要愚蠢一些。比如说,你在清醒的情况下遭受到1%的损失,断了一根指头,你是不会亡命而逃一不小心掉沟里摔死自己的。而一个军队却很可能这么干,1%的伤亡引发大溃散,自相践踏造成20%的伤亡,甚至被围歼全灭。

组织度就是与这种群体性的愚蠢对抗的。

实际上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在社会心理学里的地位并不高,这本书好在浅显易懂,不好就不好在不成系统,对现象描述多,对背后原理规则谈得太少,而且很多是错的,顶多算是个“网红”,准确的说法是属于社会学讨论的范畴,社会心理学只是借鉴参考了一些观点,与真实的社会心理学还是相去甚远。当然在法国大革命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本身法国启蒙运动和后面大革命的风起云涌,确实很容易引起一些思想家的思考,但是受限于时代的限制和薄弱的积累,并不会那么深刻和系统。

军队的组织度,包括类似于军队的这种精干、迅速、敏捷的社会组织,如何去弄起来,其实也经过了法国大革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深入化和系统化。这个过程伴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是经验性的积累,另一方面是有意识的心理学研究,最终才达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说经验性积累重要还是有意识研究重要,或者说都重要,或者说相辅相成,但是总之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简述一下现代军队组织度提高的简要过程,以帮助你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天底下并没有“圣人”这么一个东西,包括你以为的“圣人”自己都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他老人家一手锻造的军队组织度确实高出去一大截,但是有两点:1、那是跟同时代的军队比;2、他也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的。他终其一生都不愿意别人把他与马恩列斯并列,而是谦虚的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一层,认为自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追随者和继承者,而不是宗师之一。

我认为你作为他的粉丝,应该尊重他的这一看法。

现代军队组织度逐渐完善的过程是这样的:

1、拿破仑

拿破仑在军事上的主要贡献是大炮兵主义和平民化军队。其中大炮兵主义偏向于战术,容易理解,所以一直被当做拿破仑的代表作来吹嘘,而忽视了后者。当时的法国我们教科书的理解是“资本主义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带来战斗力爆炸”,这里面的内涵就是军队的平民化。这种平民化是相对于中世纪欧洲战争的形态而言的,与中世纪骑士老爷们穿着昂贵的盔甲骑马对冲不同,法国平民也积极的参与战争,因为需要保卫他们革命的成果。

这样你就需要一套把平民容纳进来的军队体制。

其实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骑士老爷们打仗并不需要什么“指挥”,不信会骑马的同学可以骑着马试试看,你能够实施多少精妙的指挥?很多人对于古代战争的战术指挥津津乐道,好像真的可以有多少操作空间而已,我要告诉你的是其实那种事儿没有你想的那么神奇,大多数是出自于文学家的渲染。你的指挥手段只有摇一摇小旗子、传令兵出去喊、敲锣打鼓,所谓的“擂鼓出战、鸣金收兵”,通信手段就那么一些,你能搞什么神奇的战术?

所以古代军队指挥大部分都是“扳机模式”,就像一把手枪一样,它早就完成了退壳、复进、装填、闭锁、待击这一系列的动作,你需要的时候只要扣一下扳机就行了。古代打仗也是如此,军队早就练好了阵型,遇到什么事情就做什么动作,从战术上讲100%都是死板的,所谓的“临机而动”只是一种理想,现实里都是只能按照预先练好的动作打仗。

这种时候你想要搞微操,那是不现实的。什么“那个机枪兵往前十米”,你根本没有什么通信手段来完成这个事情,打旗语、敲锣打鼓都不可能传达这么复杂的信息,派传令兵跑去告诉他,你又有多少个传令兵?

要注意到的是,到拿破仑的时代为止,你也没有无线电台。

没有无线电台的情况下你要想把一大群平民训练出“扳机模式”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这帮人还得支持你才行,不然你一个平民出身的矮个子凭什么当法国皇帝

就凭你长得帅?

这跟中国古代的平民化军队不同,中国那种平民化军队的基础是完善的文管系统和动员体制,像秦国就有点全民皆兵的意思,但是问题也出在这里:平民化军队随时可以推翻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惹到平民化军队,事情就难办了。

拿破仑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在近代军队“连排班”编制基础之上,依托于炮兵,建立了最基本的战术单位:营。炮兵提供支援火力,连长在进攻防御撤退中才有了“安全感”,在炮兵发扬火力的基础上一线步兵和骑兵有了一种远距离获得支援的可能性,与弓箭兵不同的是炮兵的支援是脱离了人力极限的,从最多不过一百多米的范围扩大到了1000米这个级别。平民化的军队才有了建立“扳机模式”的基础,而不是一群农民拿着草叉子乱哄哄的冲锋,前面一声惨叫,扭头就逃命。有了“营”编制,前面一声惨叫,屁股后头大炮一响,心里又撑得住了,连长这时候吆喝一声,大家结成火枪排搞个排队枪毙啥的,这才有可能。

炮兵也提供了一种更先进的指挥手段:炮火准备。你啥也不管,炮火覆盖到哪儿你就往哪打,这就比敲锣打鼓和传令兵快速复杂多了。信息传递第一次快速的传达了位置信息,你能迅速获得“往哪儿打”这个信号,整个阵地才活动了起来。

于是拿破仑才能横扫欧洲,拿破仑也不是大罗金仙,哥们儿也是要有物质基础的。

2、普鲁士

普鲁士人是顺着拿破仑的路子在往下走,他们本身也是拿破仑丢下的一团乱遭的欧洲里来回征战,发展出来的更高效的组织手段。

这个手段就是参谋部

有过当兵经验的都知道,以前我们的参谋部(司令部)设置到团一级,2016年军改以后设置到营一级。这玩意儿最开始就是普鲁士人搞的,他们建立完善了参谋体制。什么叫参谋体制呢?你玩儿过军棋你知道,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这是指挥官体制,参谋体制是独立的另一套体系,对应的有营、团、旅、师、军、战区(方向)、总部这么多级的参谋部,它们都服务于同级指挥员,为他们提供决策的参考。

比如说,美军的总指挥官是谁?是总统。总统的参谋是谁?参谋长联席会议。

参谋部体制的建立,直接催生了第一代的“战役集群”,团。团以上称为“部队”,团以下称为“分队”,团一级就不再是战术单位了,开始发挥集群的作用。一个营可以独立的完成一个方向的战术动作,“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这样一个战术。而到了团一级则可以好几个营一起来办事情,一个营打一个方向可以,几个营围着一个方向一起办事儿也行,看指挥员打算怎么办。

这时候靠你指挥员一个人来指挥就不行了。

我们都知道,人的眼睛,看一个立方体最多最多同时能够看到三个面。

战场上是一样的,当你需要好几个战术单位的时候,你一个人只能看到一个方向的事情,无法完成同时观察多个方向的事情。指挥员也不可能开“上帝视角”,他也只能呆在指挥部里面。

这时候你咋办呢?

赞(9)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龙牙:如何理解部队的组织度?|【深度】2025-01-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