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原地震快速而坚决的大规模反应,再次受到了全球性的广泛赞誉。很多人因此也想到了未来可能的边界快反行动,会从各个维度绝对碾压对手。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对高原上发生的、较大的破坏性地震进行高度快反。早在十多年前,对玉树地震也是高度快反效果良好,而当时的主要支撑性基础设施,也恰恰是刚刚修建完成再通过验收,通航才不过一两个月的玉树机场的提前建成成为关键。而本次同样是因为地震发生的核心区,恰恰就有知名的定日高原机场。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里,6.8级已经是震级非常高的破坏性地震,一般的民用老旧砖瓦木石的建筑会发生大面积坍塌;一些钢筋水泥的建筑也会产生裂缝。而在烈度最高的震中附近,即使水泥沥青铺设的路面,也会出现大面积的,
开裂褶皱。极端情况甚至会出现1到2米的震后突发断崖而直接阻断道路的通行。既然高烈度区域的震后道路会严重的扭曲开裂,那么按照一般的常理推论,似乎同样位于震中的大型机场,其主跑道与滑行道,也应该会与普通道路一样出现开裂扭曲甚至是震后断崖,从而使得位于震中的机场立即丧失起降飞机的基本功能。但是真实情况恰恰相反:震后仅仅几个小时,就已经有200吨级大型4发喷气运输机运载“前指”,以及后续的大批救灾主力部队以及配套的重型设备与其他救援物资密集到达。也就是说,6.8级的强烈地震即使在非常靠近震中的区域,也没有对定日高原机场的长跑道与滑行道,以及配套的塔台与大型机库等,产生可见的显著破坏,从而导致其原本的起降功能下降。因此说强烈地震,
对当地大型机场的直接破坏非常轻微。震后大型飞机的密集起降一切正常,甚至还要收放比平时起降密度高得多的架次。这种现象并不是孤例。在玉树地震,还有其他地方曾经发生过接近8级的严重破坏性大地震中,都不乏附近的大型机场仍然可以正常运行,成为震后进行救援的关键性调度枢纽。那么为何高烈度地震会破坏普通道路,却很难破坏高等级的机场跑道呢?这就在于4000米级高等级机场,尤其是战备机场,他们的钢筋混凝土铺设厚度远远超过普通道路。核心机场的主铺设层往往有60到70厘米,采用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可以承受500吨级超重型飞机的起降冲击,这个标准是普通公路承压标准的10倍以上。因此地震波可以开裂扭曲普通道路,却很难直接破坏如同铁板一块的机场跑道。
而在相对荒凉的西南高原山地上,有条件修建机场的地点,也恰恰是人口较多的战略要点;而未来军事斗争,将首先从空中就能一劳永逸的决出胜负。因此很有必要把西部的战略机场的数量与质量再统统翻倍,才可谓有备无患、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