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杨风先生:中方模式再现,AI 也下饺子!|2025-02-04

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美国无疑是处于领先地位,而且非但是领先,还是站在山巅之上,傲视全球的存在。
2022年11月30日,由 OpenAI开发的 ChatGPT问世后,美国在AI领域更是一骑绝尘,拉开与世界各国的差距。
美国 AI 产业凭借着算法与强大的运算能力,稳稳站在全球AI产业的顶峰。

然而,当中国初创公司 DeepSeek 推出同为语言大模型(LLM)的 DeepSeek-R1后,整个情势改观了。
虽然,美国AI产业仍然强大,仍然先进,但已经不再是站在“山巅”之上,而是被中国 AI 产业拉了下来,在“平地”上与中国竞争。
1 为什么从山巅到平地?
为什么说是山巅与平地,而不是说中国AI产业也登上了顶峰,很一样,在顶峰与美国较量呢?
首先,中国人向来低调,不会说自己的AI产业技术与影响力登顶峰,中国人只是默默地从事竞争,不张扬,不会公开宣称自己的技术领先世界。也不会担心被他国超越,因而会想办法阻挠他国的发展。
其次,中国对外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向来“公道”,不是以天价对外销售。
尤其是这回DeepSeek公司将其大模型开源,反馈开源社会,而不是将技术自家珍藏,想要利用其独门技术大赚、特赚一番。
相较于美方AI产业,中美两国的情况很“不相同”。美国赫赫有名的AI 翘楚 OpenAI 原来也是搞开源的,最后却成为被马斯克批评的为盈利而存在,想要获取丰厚的盈利。
其实,OpenAI想要盈利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背后的金主想要赚钱,这也没什么。只是OpenAI 遮遮掩掩,成立一个营利的子公司OpenAI LP,借以保留原来非营利组织的企业身份,保留非营利组织的名声。
2 中国竞争模式再现
我们把这个前提阐述清楚了,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推演,非常重要,这是中国模式再现。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凡是要跟中国进行产业竞争的国家,都得要面临中国竞争模式。
什么是中国竞争模式呢?
回顾中国主要产业的发展,我们把重心放在高端产业的竞争上。

最新,也是最明显的例子是电动汽车产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有其完整配套,稍微复杂又细致的产业发展模式。
但我们今天不谈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而是引用其对外竞争的模式。
上篇文章我们提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从电动汽车电池的竞争力登顶世界第一,到出口攻占世界第一,以四年的时间完成。其中最显现的特色是:
一,中国业界的对产品的技术更新快、升级快,快到国外竞争者望尘莫及的地步。
先谈谈一些海外制造大国更新换代较为快速的案例。日本汽车业者在198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期的时候,一些汽车制造商每四年推出新一代的汽车。
然而,中国电动汽车厂商的更新速度更快,一些厂商的更新周期甚至是一年就出新产品。这样的速度是国外竞争者赶不上的。这需要强大的“研发能力”、扎实的“工程能力”、以及足够大的“市场份额”,才能够办到。
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能力:研发能力 + 工程能力 +市场份额,放眼全球有几家厂商能够办得到?很少,对吧?
二,价格“平价”化。
这又是一个非常难得,难以获得,难以办到的能力。因为想要做得到平价化,必须具备强大的工业能力,达到工业规模的能力。
放眼全球,又有几家厂商能够办得到?还是一样的答案,很少。
当然,这里我们不鼓励“白菜价”,因为在高端产业的高质量产品,是需要一些利润,也应该获得更高的利润。
但是能够付得起的平民价格,是可以努力的目标,正如百年前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号称要做到自家汽车厂的工人都买得起。
要知道,那时候的汽车绝对是高端货。
这就是中国高端产业的模式。当然,这个模式在中低端产业也适用,只是中低端产业的产品,其更新换代的效果没有高端产业来得明显。
这个模式就导致一种结果,就是产品的“性价比”高。
既然国外生产无法或难以达成中国模式,自然地,其性价比就不上中国厂商。
那么请问,国外厂商竞争得过中国吗?
3 科技模式下饺子
回到AI产业上来。事实上,DeepSeek近期推出的大模型产品不仅仅是DeepSeek-R1 或DeepSeek-V3,前几天又推出了DeepSeek Janus-Pro,这是“文本生成图像”的 AI 大模型,也就是输入一段文字后产生图像或影像的能力。
据DeepSeek声称,其影像生成能力超越竞争对手。超越怎样的竞争对手呢?当然是超越最强的那一位,OpenAI 的 DALL·E图像生成大模型。
再看看DeepSeek公司的历史,该企业是于2023年7月创立,11月就有产品对外发布。
参考下面的表列。

图片图片

从2023年7月到上个月一月下旬,才多长的时间啊?就有了好几个版本的模型对外发布。这就是三年来我们说的“中国速度”。
还不仅是如此,大年初一的时候,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云发布 Qwen2.5-Max,并且声称,其性能超越去年 12 月发布的 DeepSeek-V3 模型。
所谓好事难以成双,但这句话已经不适用于中国近来的状况。中国近来的国情是,双响炮、三响炮,甚至是连珠炮。
就以去年12月来说,于同一日进行了两款第六代战机飞行。又于次日,全球最大,最先进的两栖攻击舰076下水。
这不是“三响炮”是什么?
再加上前一个月的珠海航展所展示的先进武器,那是真真实实的军事科技“连珠炮”。
再说一次,这就是中国“科技”模式,也是中国“产业”模式:研发能力 + 工程能力 + 工业能量。
4 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够办到?
在这三个层面,中国无一不优。这不是吹捧,是实话实说,举例实说。
试问,中国每年超500万名理工科系毕业生,难道只是个数字?难道从这500万名理工科系毕业生当中,不会产生较列国更多的研究生与工程师吗?
那些把500万只当作是数字的,如今见识了什么是庞大,又精专的科技人才。
再加上中国武功的精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中国模式就是快。这个说法对那些曾经在海外搞研发,搞工程的华人们,应该非常有体会,我们就不再多言。
至于工业能量,那是规模(产量)+ 完整的产业链,这又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难以办到的。
在中国模式的运作下,会产生什么结果?
首先是在技术上的开花结果,在技术落后的项目能够快速追赶。技术追赶上来后,新科技、新技术将如雨后春笋般爆发。
这方面杨风之前解释过了,包括军事科技的追赶,多项尖端武器问世。
在民生科技方面也是如此,就以电动汽车为例,中国有多家电动汽车电池,与电动汽车生产商,各自有不同的产品,各领风骚的技术。
中国是大国,一个超大型国家,各项产品与技术也绝不会是单一一个,往往会有多家厂商,多种产品,多项技术,呈现百家争鸣现象。
第二,新产品将快速推陈出新,迭代技术或升级也快。
第三,产品生产速度快,不论是软件或硬件,都将如此。
并且,产量还管够。
5 破除美国获利模式
最后,再回到把山巅或空中争战拉到地面上来打的论述。有关这点前面提到了一些,我们再从不同的观点切入。
中美两国虽然同样在发展AI,但是两国的获利模式不同,中方侧重的是将AI技术应用在实际项目上,例如生产制造技术。而美方侧重的是在消费领域。至于军事方面的应用今天不讨论。
我们一再强调,这是中美两国的经济模式不同。中方本就在制造业领先全球,如今再把AI技术应用到生产、品管,甚至是产品设计等,竞争力自然益发强大,全球无可比拟。
但是不要小瞧美国侧重消费的模式,其消费活动占GDP约七成,这是美国的经济结构。
是以,美方着重生成式语言,以及文本生成图像等大模型,企图让美国人民,以及全球人民都成为美国商业AI的使用者。
那么,中方就不要让美国称心如意,截断美国AI产业在消费领域的获利,或是降低其获利。
当然,不仅仅是在一般的消费领域,企业作为AI应用的消费者,也要降低其获利。
并且,如果美国AI业者能够掌控全球市场,那将同时掌握价格与多数市场份额,其中的获利空间相当可观,至少可以延伸美国除中国以外,在国际网络、电商、与社交软件上的统治性地位。
既然如此,中方就要在美国的基础上,破除美国的获利模式,这就是为什么DeepSeek将其大模型与原始码开源的原因。(请参考上星期的文章)
美国如果不能在此获利模式下赚得相当的利润,那美国的AI产业就等于是废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的AI产业应用在生产制造领域以获取利益,或是其他的实质领域。
这就是为什么要把老美从产业的高获利顶端,拉下平地来争斗。就是要让对方失去获利基础,而己方的获利基础仍然在。
这是对敌争斗的基本原则,你(美方)失去有利的战斗位置,而我方的利基却不变,让美方站在我的基础,对我有利的形势上争斗。
试问,要打地面争战,谁能够打得过中国?这是中方的主场。
这就是为什么当DeepSeek横空出世,并且将产品与模型开源后,美方整体AI产业大惊失色的原因,因为战场形态改变了。
最新消息,也是战况分析,就在美国联邦政府想要限制DeepSeek的使用,美国芯片巨头AMD 与 Intel 率先和DeepSeek合作。紧接着,OpenAI大股东微软跟进,就连全球AI芯片之王的英伟达,也要与DeepSeek合作。
6 结论
这几年,中国模式已经出现在电动汽车产业,与军工产业上。AI 产业将会跟进这两个产业,中美AI产业地面“会战”可期。
但请记住,这是中方的“主场”。
最后,我们用老特的一句话来形容,因为老特那句话最为传神,毕竟老特还是懂的,谁叫他号称“懂”王呢?
老特说:DeepSeek 大模型是对美国企业的“警钟”(wake-up call)。
这一次,要相信老特:因为,没有人比我(老特)懂!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杨风先生:中方模式再现,AI 也下饺子!|2025-02-0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