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华山穹剑:战争来临之前,必须刀刃向内,刮骨疗毒!|2025-02-06

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战争是一个民族自我淘汰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喜欢战争,但每个民族遭遇战争的时候,都会把它作为对自我的考验和挑战。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有的民族无法应对残酷的战争,在异族入侵的压力下灭亡了;有的民族则在血与火的战争中洗掉身上的污洉,像凤凰涅槃般获得新生。

抗日战争中的中华民族属于后者,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挣脱了身上的锁链,洗去了百年的屈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

战争固然有其残酷与破坏的一面,但也有积极与建设的一面,这方面的作用就体现在其淘汰效应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要强大起来,就必须砸碎束缚自己的枷锁,斩断前进道路上的羁绊,破除思想观念上的禁锢。

而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经历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淘汰运动,而战争则是实行这等战略性淘汰的捷径。所谓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式,其意义主要体现在这里。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经过战火洗礼后的国家脱胎换骨,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从而焕发出空前的活力。当年的新中国就是这样。

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经得起战争的考验,如果在外来侵略或侵略威胁下屈膝投降,那么,这个国家将失去前途,更没有未来。

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饱受战争苦难,虽然敌强我弱,但历来都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从而也凝聚了磅礴伟力和亮剑精神。

战争都是对中国的体检与淘汰,当年的抗日战争是这样,未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必定还是这样。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信息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现代化战争的鲜活案例。

几年来,许多人从不同视角研究其经验教训,却鲜见探讨战争的淘汰性。而俄乌战争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充分,其战争的淘汰性也非常明显。

在政治上,清除了一批异己分子。如今俄罗斯政治舞台上那批亲美亲西方的人基本上被肃清,不但难以继续呼风唤雨、兴风作浪,甚至不得不转入地下或进入冬眠。个别的还被踢进地狱,譬如著名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等。一些原来具有两面倾向的人,也不得不以空前坚决的面貌展现于世,否则就难以立足。

俄乌战争打了两年多,给俄罗斯带来的显著政治效果,就是普京总统获得了高度认可。乌克兰也是如此,自从冲突爆发以来,政府已经历过几轮“大换血”,特别是2024年9月进行的“大调整”,多名高官被解职,包括一名副总理,最高拉达(议会)一次任命了9名内阁部长,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内阁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在经济上,抛弃了一批金融寡头。几十年来,俄罗斯在私有化改革进程中起家的那些新兴暴发户,基本上全军覆没。而那些被普京轻蔑地称之为“耗材”,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体系而成为金融寡头的现代买办们,更是遭受了一场灭顶之灾。现在,这些人不仅损失惨重,而且被排除在俄罗斯新的经济建设进程之外,他们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在外交上,看清了一批真假朋友。一个人辨别朋友的真假,借一次钱就知道了;一个国家识别朋友的真假,经一场战争就清楚了。

俄乌开战以来,有的国家煽风点火,想方设法延长战争;有的国家劝和促谈,奔走斡旋呼吁停战。众国百态,一览无余。

美国等西方国家拉帮结派,沆瀣一气,对俄罗斯进行数以万计的制裁。中国则在美国及欧盟各国不断施压下,不仅不为所动,反而加大了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还有白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都没有任何同流合污的举动。据民意调查,俄罗斯民众认为最友好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白俄罗斯;最不友好的国家依次是乌克兰、美国、德国。

在军事上,撤换了一批无能将领。和平与战争转换过程对军人有怎样的冲击,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丰富的历史经验。

在这次特别军事行动中,俄罗斯一批不适应现代战争的和平将领又原形毕露了。

 

战争初期,面对战场上的种种乱象和不利局面,普京总统果断撤换了一批无能将军。2024年6月,又一次撸下了4名国防部副部长。在此之前,有5名俄军高层在一个月时间里集中落马。建筑师出身、既没有当过兵也没有带过兵、穿上军装就是少将、被戏谑为“胶合板元帅”的国防部长绍伊古也因此卸任。

自二战以来,没有任何国家的军队能踏上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领土,俄罗斯是第一个,令世界震惊。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那个闻名于世的“战斗民族”吗?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当务之急是在这场战争中取胜。

因此,一些无能的和平将军被撤换也就在所难免了。乌克兰也是如此,自开战以来,泽连斯基总统已下令撤换了多名高级将领,包括国防部长、乌军总司令、空军司令、东部联合部队司令、特种作战部队司令等。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作战部部长什捷缅科大将曾讲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战争到来,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时期的将帅。”

他把这些将军称之为“拼花地板”将军,意思是和平时期,这些将军在办公室踱步,脚下踩的是拼花地板,没有进过壕,没有摸过枪,没有打过仗,吹着空调,喝着咖啡,抽着雪茄,就稳稳当当地成了将军了。

对此,战争年代,敌人帮我们军队选指挥员。

比如,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朱可夫率部打得德军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被苏联人民誉为“不败战神”,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这个司令和元帅是德军给予的。

而战争爆发仅一个月,苏军西部军区司令巴甫洛夫大将就走上了刑场,由于他的判断失误和指挥无方,拥有62万人的西方面军被德军合围,损失了大约50万人,而巴甫洛夫竟然独自一人乘飞机逃到戈梅利。

如果放在和平时期,巴甫洛夫很可能比朱可夫提升更快、发展更好,但战争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它选择了朱可夫,淘汰了巴甫洛夫。

在一次访谈中,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被问到:“如果现在战争爆发,他国来袭,我们的将军是否能坚守住防线,并带领队伍打赢战争?

他毫不避讳的表示:“和平时代的‘办公室将军’已经被利益和官位摧毁了,他们丢失了军人的血性和狼性,战争结果对他们来说不重要了!

金教授的回答直切要害,振聋发聩。

他说,当前的军事竞争中,不仅是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的竞争,更是军人意志和战斗精神的较量。然而,许多身居高位的军官却因为长期脱离一线作战部队,变得对战场和战士们的疾苦越来越陌生。

这些“办公室将军”往往因为长期坐镇后方,对前线情况缺乏直观感受和经验积累。在战争来临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决策失误或指挥不当,给部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战场是瞬息万变之地,也是生死一念之地。将军的每个决定、每道命令,不仅决定作战的胜负,也关乎官兵的存亡。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和平年代,我们自己选指挥员。不能说和平时期选人没有标准,而是容易用别的标准取代军人的胜败标准。

比如以亲疏关系判断是否入围,以礼金多少决定是否提升,还有其它一些拿不上桌面的潜规则。

于是,就产生了一批只适应和平年代而不适应战争时期的指挥员,也滋生了一批行贿受贿买官鬻爵的腐败分子,近年来被绳之以法的诸多将军就是例证。

从查处的少数领导干部看,他们之所以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对党忠诚上出了问题。

那些蜕变分子、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歧途、走上不归路,最根本的是在对党忠诚上出了问题背离党的性质宗旨,忘记初心使命,利欲熏心,腐化堕落;

他们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为实现个人政治野心而不择手段”。在其主政的范围建独立王国,搞小山头、拉小圈子,搞虚假忠诚、变异忠诚,空泛表态,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等。

这些人如果是在战时,当国家面临战争、威胁生死存亡的时候,必然会贪生怕死,畏战怯战,卖国求荣,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成为民族的罪人。

这对于国防和军队来说,这是一种祸患;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这是一种灾难。

 

对此,习主席谆谆告诫:战争年代,看一个干部能力怎么样,主要看在战场上的表现,考验很直接、很直白。和平时期,考验干部就不那么容易了。

“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对党绝对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反复昭示,一旦战争到来,任何国家与民族都要经历一场刮骨疗毒般的痛苦过程。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这样,未来中国也不例外,到底有哪些东西亟待淘汰,一场战争会给出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在战争来临之前,就刀刃向内、排毒杀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始终保持强健的体魄和生机勃勃的活力。

此,《通知》指出,在这次关于聚焦“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突出“关键少数”加强学习改造、思想改造,大力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切实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见到更大成效
要凝聚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奋斗意志。紧贴强军事业发展和备战打仗实际,紧贴官兵价值观念培塑和成长成才需要,重点围绕坚定强军信念、树牢打仗意识、激励担当奋斗、永葆本色作风等方面内容开展专题教育。各级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筹划实施,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赞(21)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华山穹剑:战争来临之前,必须刀刃向内,刮骨疗毒!|2025-02-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