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过得有点荡气回肠,今天的A股虽然没有走出9月底的气势如虹,但总体而言还算正常,毕竟在资本的逻辑里,虽然中国善打逆风局,但毕竟是逆风,而且中国表现越好,美国反应越大,中美矛盾的冲突节点可能会越快到来,这意味着风险是日益加速的,在这个阶段资本也不可能盲目下注,资本偏好不爱风险,且默认中美相争必然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所以哪怕不会继续押注美股,也不会转身立刻买入A股,所以认为美股跌A股会涨的逻辑是不存在的,中美经济金融联系紧密,目前美股涨未必涨,美股跌要连坐的阶段,所以对A股不必有不必要的幻想,长期看多,理性参与,谨慎乐观。监管部门一直看对A股要坚持长期主义,这就是定调,你不接受也得接受。
Deepseek在这个春节可谓出尽了风头,虽然没有带来A股暴涨,却给美股制造了很多麻烦,并且部分打乱了川普的施压计划,关税问题提前落地,让中国可以在非交易日立刻做出相关的反制手段,并且预留了一定的谈判时间窗口,大家都知道关税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大家都需要在坐上谈判桌前有些拿得出手的筹码,关键是要看谈什么怎么谈,川普政府现在是全面开挂对外对内都是重拳出击,既然力出多方,力道肯定就会有所分散,所以10%的关税其实已经低于预期,更何况还有谈的空间,包括这次微软英伟达滑跪deepseek,要坚信美国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国家,哪怕心里再恨,也是因势利导,先挑软柿子捏,只要中国练好内功,就会压力越来越小,相比于去年,今年开局还是相当舒适的。
所以在对接川普第一轮关税冲击后,今年的首要大事还是两会,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年,是十五五的规划落地之年,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是判断发展趋势的关键,今天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就高调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省市领导轮流发言表态,怎么促进高质量发展,说明干部层面的压力有多大,上班第一天开这种大会,基本春节也不可能休息的。所以,我们老百姓之所以可以在节假日愉快的吃瓜,看 deepseek暴打英伟达股价,是因为有大量中国的栋梁脊柱没日没夜的奋发图强,从现在开始到两会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接下来各地陆续要表态如何发力,如何规划,如何参与高质量发展,整体来说,对外不是重点,内部夯实发力才是关键,中美博弈说到底还是比内功。
今年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收官之年,在十年前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现在回头看,也正是这个计划彻底触怒了美国的红线,引发中美长达十年的正面对决。中国制造2025一度成为美国指责中国发展野心的重大罪状之一。当年提出2025中国制造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举动会引发美国如此大的反应,并且认为产业升级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更不会想到牵一发动全身,一场在产业技术上的进取之路引发了全球政经格局的变动。
中国制造2025这几个字书面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变成一个制造强国,实现科技上的自给自足,减少对外国技术和供应链的依赖,当时还没有公开喊卡脖子这句话,只是眼馋科技先进的国家在溢价利润方面的优势,当年公知举例就是几船衣服鞋子换几箱电子产品,利润还不如人家高,所以中国有条件的话也应该学人家干点低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产业,当时,中国处于全球工业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的大多是廉价且技术落后的产品,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红利降低的趋势已经很明显,2006年我国外贸占比达到70%,是历史峰值,之后逐年降低,实际上到了2015年,早已低于50%,不做产业转型,三架马车迟早要停摆,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增长也迟早会到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国务院列出这个计划要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其实当时还没有明确提芯片技术,中国自己也觉得芯片这个难度比较大,包括底层技术框架,平台啥的,依靠美国也可以,我们做点第二梯度的工业升级就满足了。但是没想到,这个计划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美国各界对于中国制造2025如临大敌。
现在的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早在2019年任佛罗里达州参议员时,就发表过《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工业未来》的专题报告,去年9月他又发表报告的续篇《中国打造的世界: 中国制造2025九年后》(The World ChinaMade: ” Made in China 2025″ Nine Years Later) , 这篇报告认为,中国设定的10个重点产业目标中,已有9个基本实现。这些成就广泛覆盖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核心领域。也有海外媒体分析,中国制造2025一共包括36大项,已经如期完成或者基本完成的有35项,仅剩的缺口就是芯片了。按照彭博社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的进度图,目前中国处于领先(Global Leader) 位置的行业有: 无人机、太阳能、石墨烯、高铁、电动车。处于有全球竞争力(Competitive)位置的行业有: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床、药品、大型LNG船。过去10年,有六个领域从全球落后变成有全球竞争力,进步惊人。大家印象中比较落后半导体、机床和制药却被彭博社认为已经有全球竞争力。实际上出口数据也给出支撑,去年半导体出口突破1万亿美元,医药出口去年突破1000亿美元,机床出口超过1800万,令人更想不到的是,去年日本进口中国机床的增长接近50%,曾经机床强国现在需要大量进口中国机床,目前中国唯一处于落后(Behind)位置的产业是商业大飞机,但是2030也会获得全球竞争力。所以当大家可以在2025年春节看中国 ai奇袭美国顶尖大模型时,不要以为这是突然发生的,实际上在过去十年,中国在技术升级产业转型方面是举国体制层层推进,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这个中国制造2025不是空喊口号,是实实在在的变成一条条具体工作项目安排,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扎扎实实的在执行在推进的。真正应证了那句话: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这中间还经历了疫情三年,各种内忧外患,依然不折不扣甚至超预期的完成了计划,这是值得每个希望中国好的人骄傲的。因为不管从哪个标准来衡量评估,中国制造2025的完成度都非常高。
截至2023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已经从 2015年的26%上升到29%。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研发支出提高到GDP的2.5%。这个目标在2023年就已经提前实现。分领域来看,节能与新能源车、电力装备两个领域,原本计划是做领先者,没想到实在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一不小心成了垄断者,动辄90%的市场占有率,真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清洁能源领域,目前,中国企业生产全球大约90%的太阳能电池板和 70%的锂电池,2015年这个数字分别是65%和47%。汽车方面,中国新能源车占全球70%产能。原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企业销售 300 万辆电动汽车。但实际上,2024年销量就超过1000万辆,占全球市场近三分之二的份额。这还是在欧美国家层层阻挠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出口成世界第一,还在快速增长。在电力设备方面,光伏板、风机、水电、火电、三代核电、四代核电,中国都世界第一,四代高温气冷核核电技术中国也是唯一。超高压输电世界垄断,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连国际标准都是中国说了算。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4》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总发电量合计299248亿千瓦时,中国总发电量达到94564亿千瓦时,占世界总发电量的比重达31.60%。我们人口不到世界五分之一,但发电量达到3分之一,这意味着我们相比于其他国家拥有更低成本的能源来投入产业发展,这也是中国制造能够高快好实现的基础之一。
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方面,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增长,占全球50%,当中宇数科技的机械狗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波士顿动力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已经是全球第一梯队国家。数控机床一直被称为工业之母,过去一直是公知来回强调的中国短板,某种程度也要感谢公知,凡是他们不断提醒中国不行的领域,最后都被快速攻克,中国现在已经是数控机床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国,总产值达到全球32%。其中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重型机床、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等部分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精度保持性、数控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还需努力。
在航空航天装备和军工方面,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完成,空间站独立运营,人员更替常态化。网路卫星开始组网。歼20、运20、直20、歼35全面服役,双六代机实现首飞,C919规模交付使用,相信经过一段时间飞行记录,C919能获得更多国家适航许可,届时外贸订单将直接与空客波音两大公司竞争。中国在的无人机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利申请占全球70%,是妥妥的第一梯队领头羊。
造船方面,中国已经具备生产LNG、豪华邮轮、大型远洋货轮,这三种最困难的造船技术。连续5年斩获全球海工接单榜首,2023年全年共获得订单73艘。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佔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7%、67%和54.4%,且大型海工装备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2024年,中国造船已占全球订单70%。高铁方面,中国建成4.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总里程占全球50%以上,未来以高铁覆盖东盟甚至一带一路只是时间问题。
不能说现在的中国制造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即便不是所有领域最强的,也是综合实力最强的,而更令人生畏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推动国家发展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当美国对中国制造进行全面打压之后,中国制造2025这个提法从各大媒体头条消失,但追求产业升级的脚步并没有停滞,十年转瞬即逝,发生了多少事情,但言出法随,说到做到,这就足以让外界生畏,不怕你吹牛逼,就怕你把吹出来的牛逼全落地。这几年国际风云突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然是变,当时是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正走在不断变好的道路上,如果十年还不足以让你坚信这条路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那么你被抛下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然这还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至暗时刻,当他们还在为中国制造2025感慨愤怒恐惧的时候,中国标准2035已经在路上。这是 deepseek算是打响了中国标准2035的发令枪,什么叫高质量发展,怎样才算高质量发展,更多惊喜估计陆续有来。
新年第一次推送,就不忙着反省了,该骄傲的时候骄傲,该自信的时候自信,还是那句话,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与大家共勉。
祝各位蛇年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