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先生逝世了,这一代为中国崛起努力奋斗的前辈,值得后世永远纪念,所以今天重发这篇2019年的旧文。
壹
1895年2月11日的晚上,59岁的丁汝昌在刘公岛上写完给李鸿章的最后一封信,交待完所有后事,端起了一杯泡着生鸦片的酒杯,一口吞下。
吞食生鸦片会引起急性中毒,丁汝昌只觉得喉头一阵阵苦涩,瞳孔缩小,血压猛降,全身不住抽搐,随后陷入半昏迷状态,他在痛苦中徊徘了整整一天,到12日晚上,口吐黑血,脸色惨白,终因呼吸麻痹身亡(死亡过程如此漫长)。
丁汝昌
当天晚上,李鸿章外甥、管带张文宣亦服鸦片随他而去。
在他们之前4天,43岁的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已经用同样的方式自尽。
2月14日下午2时,道员牛昶晒在海军军官程璧光陪同下登上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在舰上的军官会议室里签署了降约。
17日上午10点30分,在西方诸多媒体的目击下,日本联合舰队鸣炮21响,开进威海卫,北洋海军残余的“镇远”“济远”“平远”“广丙”4艘舰被日军收归。下午4点,经日军允许,练习舰“康济”号带着丁汝昌、刘步蟾等人的棺木,驶向烟台,日本联合舰队降半旗并鸣炮致哀,伊东祐亨带领日军舰队敬礼,目送“康济”号远去。
甲午惨败后,中国再无海防可言,等到日军全面侵华时,可怜的海军已经只能靠凿穿沉船来阻碍日本海军在长江前进了。
北洋海军覆灭,标志着中国海军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
一直延续了近一百年。
贰
40年后,1935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来了一位大鼻子的中国学生。
格拉斯哥大学创建于1451年,是地球最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建立了英国第一个造船系,造船学中的海事海洋工程国际上非常有名。
那个大鼻子中国人祖籍江苏句容,在北京出生,这年刚刚18岁,名叫杨槱(yǒu),是特意从中国万里迢迢跑来学造船的。
杨槱还年幼时,举家迁到了广州,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到处是各种来来往往的商船,杨槱同学生于这样船来船往的环境,9岁就登上铁制轮船航行,开始对造船有兴趣,还在高中二年级,他就写出了论文《广州造船简史》。
—真正的牛人都这样,从来不含糊,是能从头牛到尾的。
杨槱的名字是孙炳文取的(孙维世的生父,孙维世是周总理的养女),孙炳文当时住在他家隔壁,和民国时期这样的牛人为邻,可以看得出杨槱家境不错,念完高中,家里人为了满足他的志向,把他送去英国攻读造船。(有钱人家的孩子,我当年连去长沙读书都凑不够学费)
在格拉斯哥读书5年,杨槱学习十分努力,他后来回忆说:
|总是争取比别人做得多一些,每天固定学习到晚上十一点半。
勤奋的杨槱同学在英国巴克来克尔造船厂实习时,从放样间到船体钢材加工间,再到铆钉作业台,几乎做遍了造船的所有工种,打下扎实的造船知识。1940年3月完成学业时,荣获了一等荣誉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