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一棵青木: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2025-02-11

中国是一个注重孝道的国家,百善孝为先。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上级对你再好,也好不过你的父母。
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乎,那你将不会在乎这世界上的任何人,因为没有人对你的恩情和投入能超过你的父母。
所以不孝之人太可怕了,恩将仇报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事情,绝不能重用。
反之,知恩图报之人一定会是孝子贤孙。
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朴素逻辑。
但怎样才算孝,对父母好到什么程度才算孝顺。
古人们也给出了答案: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看一个人孝不孝,不是看他做了什么,而是要看他的动机和出发点。
如果非要以是否给父母提供锦衣玉食来作为衡量孝顺的标准,那贫寒之家就没有孝子了。
自古以来,父母给孩子的投入都会远远大于孩子给父母的反馈,养孩子在经济上是彻头彻尾的亏本行为。
哪怕在古代,养儿防老也是个伪命题。
解放前中国的人均寿命仅35岁,相当一部分人哪怕在十六七岁就生孩子,都没能看到孙子的降世。
所以古人必须三十而立。
三十岁还立不起来,全家都得跟着饿死。
四十就不惑了,五十就知天命了,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能活到70以上的,稀少无比。
古人十五六岁就结婚,35岁都能当爷爷了,50岁就成了曾祖父,四世同堂!
但大部人都熬不到四世同堂,碰到个肺炎疟疾什么的小病,请了大夫抓几副药没看好,嘎嘣一声就挂了。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能无病无灾安稳活到70岁以上的老人,那绝对配得上古稀一词。
也许古人养儿的初衷是为了防老,但99%的古人,活不到需要靠儿养老那一天。
到了现代,医疗技术极度发达,中国的人均寿命大大提高,如今已经高达77.3岁。
活到70,简直太简单了,活不到才叫奇怪。
今天的中国人,只有活到90以上才能叫高寿,80多岁是非常正常的。
但养儿防老,仍然是个伪命题。
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投入,依然远远大于孩子给自己的反馈。 

给孩子买房买车的父母很常见,给爸妈买房买车的孩子就太罕见了。
甚至不啃老的孩子,都能算人中之龙。
中国式父母养孩子,就没图过经济回报。
北京保监局做过一期访谈节目,节目主持人问了父母们一个问题: 

你要是得病了,最多愿意花多少钱给自己治病?

诸多父母,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超过20万的,还有一个人直接说不治了,反正早晚得走,坚决不给孩子添麻烦。 
然后主持人换了一个问题,如果生病的是孩子呢?汉风网网站提示:
(不建议在百度app和苹果自带浏览器上进行购买和阅览,百度app不支持汉风网相关功能。请在手机自带浏览器上进行阅览。)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一棵青木: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2025-02-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