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九万里:“两超多强”:全球AI发展格局逐步定型|2025-02-12

当地时间2月10日,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巴黎大皇宫正式开幕。

这场由法国和印度携手打造的全球人工智能顶级盛会,汇聚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科技精英和政坛领袖,共同探寻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

世界目光再次聚焦AI。

此次峰会汇聚了全球五大洲近10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众多AI科技企业创始人,可谓盛况空前。

官方代表方面,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德国总理朔尔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美国副总统万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重要领导人出席。

图片
巴黎大皇宫展示的出席峰会的重要领导人照片。
企业方面,包括OpenAI的萨姆·奥特曼、谷歌的桑达尔·皮恰伊和DeepMind的德米斯·哈萨比斯等在内的全球AI领域大佬也纷纷前往。
相较在英国、韩国举办的前两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本届峰会主办方法国将“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更名为“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这标志着议程转向以AI的全领域发展为导向,不再仅局限于“安全问题”。
从参与的规格人数、探讨深度上,此次峰会都当之无愧为近年来人工智能全球合作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再次凸显了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类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最大驱动力量。
“两超多强”的AI发展格局。
当前全球AI技术发展风起云涌,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大国投入资源最多、竞赛最激烈的领域,呈现出“两超多强”的格局。
中美两国相较其他国家,拥有一骑绝尘的领先优势,美国在基础算法、技术创新领域有明显代际优势,中国在应用场景、数据生态领域有相对优势,欧洲的法、德,以及亚洲的日、韩等国则处于第二集团。
美国:老牌霸主,家资雄厚。
美国是人工智能的发源地。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美国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就此展开。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发优势显著。
美国的AI领先地位建立在算力技术优势上。AI的发展高度依赖算力,而美国企业英伟达又是高级AI计算显卡的垄断企业。
美国通过控制基础算力,限制高算力显卡出口,延缓其他国家形成大规模AI算力,维护自身AI领先地位。
当前,全球约73%的大语言模型和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均由美国开发,谷歌、微软、OpenAI、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深度学习等领域持续推进着技术边界。
同时,历届美国政府均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持续巩固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今年1月,特朗普刚一上任便宣布将投资5000亿美元打造“星际之门计划”,在美国建设一批数据中心和实体园区,用以支持美国的AI产业发展。(另见本号文章《5000亿美元!特朗普能否打开“星际之门”?》)
图片
美国“星际之门”计划宣讲画面。
国:后起之秀,浴火涅槃。
相较美国的基础雄厚,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策略充分体现出“务实”的特点,高度注重人工智能在实体产业实现应用,从而在人工智能产业转化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蛇年春节期间,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凭借“高性能、低成本、真开源”三大独特优势成为全球顶流,全面超越了ChatGPT,登顶苹果美国区、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另见本号文章《蛇年春节,这绝对是国人收到的最大贺岁礼!》)
DeepSeek一出,全世界直观深刻地认识到,全球人工智能攻守之势易也,领头羊在东方!
在此之前,AI大模型的研发经历了从开源到闭源的转变,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而DeepSeek所代表的“低成本+开源”路径全面颠覆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中国再次对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图片DeepSeek登顶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
此外,国内还涌现出首个视频大模型Vidu、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生成式语言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以及“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等诸多行业翘楚。
同时,中国科技企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在展会、表演、军演等频繁亮相,各方面表现明显优于国际企业,取得国际领先甚至垄断地位。(另见本号文章《时与势在我一边,CHINA之中有AI》)
欧洲:超严监管,发展受限。

曾经在全球AI领域扮演优等生角色的欧洲,如今面临着被中美两国全面领先的尴尬局面。

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欧洲在AI领域的前景令人担忧,在这一领域的疏忽可能会让欧盟付出沉重代价。

法国曾推出新晋开源AI大模型Lucie(露茜)旨在挑战英语在AI中的主导地位,并与OpenAI的ChatGPT等模型竞争。

然而,Lucie仅上线两天就下架,原因是连5×(3+2)的简单计算都能算错,得出错误答案17。

图片
Lucie胡言乱语解答数学题。

此前,欧洲曾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古板的标准与规则之中。虽然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享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欧洲这一做法似乎有些“舍本逐末”了。

因此,即便欧盟率先出台了《人工智能法案》,但硬实力的不堪一击却令欧洲本土AI企业沦为了“风车旁的唐吉诃德”——举着伦理的长矛挑战数字的巨人。

倘若再不做出改变,在不久的将来,欧洲很可能会失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机遇,只能扮演“AI消费者”的角色。

面对严峻的局面,欧洲已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此次作为峰会主办方的法国更是希望通过举办此次会议巩固其在欧洲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峰会召开当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未来几年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1090亿欧元,并强调欧洲在面对人工智能挑战时应避免先监管后创新的模式,以保持竞争力并推动创新发展。

法国数字部长克拉拉·查帕兹说:“我们的使命是让法国成为对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工程师和企业家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之一。”

目前法国已吸引了多家领先人工智能公司的实验室落户巴黎,其中包括谷歌、Meta 和 OpenAI。

两种模式的较量。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者,中美两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发展模式的明显差别,以及思想的激烈交锋。

美国:打压遏制,独霸一方。

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可惜的是,美国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在走故步自封的老路。

美国在国内主张“AI弱监管”,鼓励企业自由开发和创新,特朗普上任即撤销前任政府对人工智能设限的监管行政命令;对外却奉行“打压遏制”政策,试图通过构建技术壁垒和贸易限制,来捍卫自己在全球AI领域的领先地位

过去几年,美国不断通过罗列体清单、出台芯片禁令和有关法案等措施,试图用“数字铁幕”锁死中国技术发展。

而不走寻常路的DeepSeek迅速打脸美国,向全世界证明了美国科技禁令的失效。

面对此情此景,美国国会于近日提出了《2025年美国人工智能能力与中国脱钩法案》,旨在切断美国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所有联系。

该法案的严苛程度令人咋舌,连美国公民或企业使用DeepSeek应用程序都被明令禁止,违者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和1亿美元的罚款。

中国:共商共享,完善治理

中国人工智能取得种种突破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理念。
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2024年7月,中国主提的《加强AI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成为联合国通过的首份聚焦AI能力建设的共识性文件。
同年,中国还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全力培育未来产业。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交流,共同应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积极与东盟、非洲等地区深化数字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这种开放包容的治理方式,不仅为中国AI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为全球AI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科技成果的滚动向前需要“鲶鱼效应”和良性竞争,加强沟通交流、避免恶性竞争并凝聚合作应当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可以肯定的是,部分国家用算法偏见铸造的封闭之门,终将被开放合作的智慧化解。只有真正站在共谋全人类福祉的高度,科技之光才能照耀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九万里:“两超多强”:全球AI发展格局逐步定型|2025-02-1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