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真是个妙人儿,在数次说自己和普京有过通话后的昨天,终于在前天晚上真的和普京连上线了。于是立马召开记者会,大吹特吹了一下。对于特朗普来说,能够打通普京的电话号码,真他妈的不容易。但他却也丝毫没有因为此前的大话而有一丝丝的惭愧。
正如我前天所说,普京和特朗普的通话是一定会通过官方渠道而不是各自躲在安全屋进行秘密通话的。特朗普或者可以这样做,但普京不可以。《‘聪明’的特朗普》但特朗普如果真的和普京通了话,并有实质性的内容,是一定会拿出来嘚瑟的。此前他只说通了话,但却从来不说双方谈了什么,这就说明通话是不存在的,最起码是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的。
双方谈了什么?根据新闻显示:双方讨论了乌克兰问题、中东、能源、人工智能、美元的力量以及其他多个话题。最后,两人都互邀了对方到访自己的国家,这一条很重要。因为以特朗普的性格,他极有可能会在今年年内到访莫斯科或者索契和圣彼得堡等三个俄罗斯城市中的其中一个。而特朗普的到访则意味着美俄关系将会趋向于正常化。注意,是趋向于正常化,而不是建立密切关系。正常化也只是趋向,这是基于美俄双方关系的真实状态所做出的评估。美俄想要实现真正的关系正常化,绝非易事。
但是,仅仅只有双方新闻发言人对记者所说的那仨瓜俩枣,显然是不能满足我们的八卦之心的。只是双方所讨论的内容都会事关未来国际格局的走向,即便像特朗普那样的人,也知道卖个关子要比竹筒倒豆子来得更为有利可图。所以我们也只能从事后特朗普或者普京各自的对外言论中探一二了。
于是,特朗普在和普京通话后,在白宫搞了一个记者通风会。终于和普京通了话,不显摆一下显然不是特朗普的风格。但在通风会之前,发生了一个小花絮。那就是美联社的记者被拒绝进入白宫了。我们都知道,美联社是亲民主党党派,但白宫拒绝美联社记者进入椭圆形办公室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美联社在本月10号特朗普在墨西哥湾上空签署‘改名’法案后。依旧把那个海湾称之为墨西哥湾而不是美国那啥。这显然是不把特朗普的脸放在台面上了。既然美联社不给特朗普面子,那么特朗普觉得自己也没必要给它面子了。虽然美联社号称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但特朗普知道,现在网络平台的影响力早已经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二者之间性质不同,但偶尔调戏一下美联社这个民主党的合伙人,那也是开心的。
前天我曾经说过,一旦特朗普签署了这个法案,所有跟特朗普打交道的国家和机构就都必须按照特朗普的意愿来了。否则就会为自己和特朗普之间所需办理的事情平添障碍。所以,以后如果哪个国家或机构不使用这个名称,那就一定是故意的,内在意思也就是要和特朗普在所谈事务上较个劲。这一点可以作为我们以后评判新闻的一个判断依据。
回到正题。特朗普在记者通风会上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想要回到2014年之前的俄乌边界是不现实的。这个点很重要,但也很微妙。特朗普的这番话把自己放到了一个进退自如的位置。
为何这么说?重点就在于这个2014,我们知道2014年之前克里米亚还是属于乌克兰的,在2014年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之后,克里米亚通过公投的方式归顺了俄罗斯。特朗普的意思是,克里米亚显然是不在谈判范围之内的,但乌东地区的归属却是能够通过谈判解决的。
这是一个试探性的说法,特朗普希望以此来试探一下俄乌双方的底线。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手里都各自掌握着对方的领土,这就是为什么泽连斯基拼着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损耗也要保住库尔斯克占领区的主要原因。有了库尔斯克哪怕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和俄罗斯进行谈判时,也能让乌克兰尽量维持在一个对等的地位。而这也是特朗普想要促使俄乌和谈的一种关键门坎。不能解决这件事,俄乌即便达成停火谈判,那也只能算是停火协议而不是和平协议。这就像当年的半岛协议,只是停战,而不是终战。而特朗普是明显跨不过这个门槛的。
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判断,即便俄乌达成停战协议,那也只能是暂时的,而不是长久的。作为一场以消耗对方实力为目的的战争,俄罗斯和美国或者都需要这种状态的延续,而不是终止。当然,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对于我们也是有利的。一场消耗战争的延续,是所有第三方都乐意看到的结果。毕竟,消耗了别人,也就等同于壮大了自己。
这是特朗普对外界释放的最大信号。而这样做的目的无疑也是对欧洲最大的打击。因为只要美国停止了对乌克兰的战争援助,仅凭欧洲是无法对抗俄罗斯的。如果欧洲不接受特朗普的谈判条件,那欧洲自身就得做出更大更多的消耗。这个结果,欧洲无法承受,但却又不得不挣扎一下,否则,欧洲的安全将会陷入到尴尬的不安全状态中。于是,所有的第三方都笑了。这是独属于欧洲的愚蠢,无关他人。
特朗普对于结束俄乌战争的表态,特朗普对于清空加沙的表态,乃至于特朗普对于格陵兰岛和加拿大的领土要求等等,都展示了特朗普的现实主义外交风格。那就是强者为王,这世界上所有的弱者都必须接受来自强者的要求。巴勒斯坦弱,就必须让出加沙,乌克兰弱,就必须放手克里米亚,而格陵兰和加拿大弱,那就干脆归了美国。这些事看上去不大相干,但实际上却秉承了特朗普一贯的外交理念–强者为王,弱者受着。记得当年特朗普在回答美国底层民众遭受新冠侵害时也是这种理念,他说“这就是生活。”也就是说,来自生活的磨难,你有本事就解决,没本事就受着。如今,面对国际问题,他的理念依然如此。
从人类的社会属性来说,特朗普的这套理论并没有什么不对,想要获得美好的生活,那你就得努力提升自己,否则你就只能是一只蝼蚁,而蝼蚁的幸福与否,是不在强者考虑范围之内的。但是从一国政府的角度来看,给予蝼蚁最大的生活保障以及让蝼蚁也能有幸福感,恰恰是作为一国政府需要致力去做的事情。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可以这么说,但作为一国总统,这样说显然就过分了。
同样,对于加沙民众的人道主义危机,对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领土争夺,特朗普如果仅仅作为普京或泽连斯基或内塔尼亚胡的朋友,是可以这么说的,但是最为美国总统,他这样的理念显然又是不对的。人生在世,个人的定位非常重要。你处于何种位置该说怎样的话,并不是性格圆滑的体现,而是对自我认知的清晰。这是我们的个人感悟。
所以,特朗普的这种一贯作风,即便是他拥有了全世界最强的权势,最终也无法让其为所欲为,而只能取得一时的利益。有鉴于此,对于特朗普的呼风唤雨,我们也只需知道“他强任他强,明月照大江”的道理即可。这样的道理,看似虚无缥缈,但对于真正的领悟者,却一定是受益终生且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