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美国以南海仲裁为借口,企图动用军事力量打压中国,派遣“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两艘航母,以及10艘护卫舰、导弹驱逐舰,150架战机进犯南海。
中国则动员东海、南海、北海三大舰队精锐集结西沙海域,四名上将亲临指挥,东风21D导弹紧急待命,弹药都下发到了连队。
7月5日美军隐藏航母和舰队坐标,双方战斗一触即发,后因中国公布轰六K在黄岩岛上空巡航照,表明已知晓美军航母位置,根据“发现即摧毁”原则,美军只能撤退,才结束了这场冷战后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事对峙。
2016年的南海对峙,中美两国都在淡化处理,但其实际具有古巴导弹危机一样的重要历史意义,将来极有可能,被写进历史著作。
南海对峙是奥巴马政府的事情,美军不战而退极大挫败了美国的威信,使美国倍感危机。
这是美国在冷战后,首次遇到如此强悍的对手,美国在东南亚仆从国面前颜面扫地,必然会采取报复。
特朗普半年后接任,上任演讲时33次提及中国,但2017年11月访华,中方仍给予他极高规格的接待,双方还签署了大量合作协议,结果2018年3月,特朗普翻脸,依据“301”条款,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
之后美国不断制裁中国科技企业、大学、机构,抓捕孟晚舟、断绝中国高端芯片供应,美国不断主动向中国挑衅,火药味越来越浓。
中国则一直劝美方保持冷静,不要发癫,癫来癫去,最后只会癫到自己。
这几年时间中国人心惶惶,有部分悲观情绪在民间泛起,不少民众认为中美必有一战,我深圳几个朋友,都焦虑得在地下室储存物资,连战时逃生路线都想好了。
这次对抗式竞争的最高潮,是2022年8月佩洛西窜访台湾,中国以围岛军演回应,一度达到中美关系最紧张的时刻。
后因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美国主要精力被牵制,美国对中国打压略微下降,到2024年9月后,烈度再次降低。
第三阶段分界线,就是2024年9月中国试射洲际导弹。
特朗普本来会正常连任,因为防疫不力,拜登意外接手,其上任后基本保持了特朗普对华基调,没有取消关税,也对华增加制裁,但民主党的好处是情绪稳定,拜登也在多个场合屡次声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者,俄罗斯是美国当前最大的威胁”。
拜登这句话并不是场面话,是民主党精英对外政策的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