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最近弄了个大新闻,他们把墨西哥湾叫做“中国海”。
对于美国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一事,BBC在报道中指出,墨西哥湾不应改名叫“美国湾”,而应该叫“中国湾”。据海洋历史学家约翰·斯莱奇说,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首次抵达墨西哥湾时,误以为找到了通往亚洲的新航线,因此将其命名为“中国海”,而且长期使用这个名称。
别笑,这事是有根据的,说明断粮的BBC为了恶心美国,还特地做了功课。
他们没说错,当年西班牙人搞殖民,远渡重洋不是为了发现什么新大陆,而是为了找到一条通往亚洲的近路,所以当他们发现美洲的时候,就以为离中国很近了……所以就把墨西哥湾叫做“中国海”。
其实“北美自古以来属于中国”,不是我们搞的,而是欧美一些学者在19世纪自己搞出来的,当年新兴强盗给自己脸上贴金,属于蹭古老文明的热度。
经考证,美洲原住民的祖先确实是在1.3万年前从东北亚沿冰河时代的白令陆桥去的美洲……所以,先民那里有点关系。
还有一些人应该是读了美国亨利艾特.墨兹博士翻译研究的《山海经.东山经》,她发现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寻找《山海经》里面的山脉,但是并没有找到,那是因为这些山脉并不在中国,而是在北美洲……
墨兹通过对美洲的山川地貌实地考察,认为山海经东山经里头描述的地方,其实就是美洲。
亨丽埃特·墨茨举出了很多例子,比如美国怀俄明州至德克萨斯共有12座山,这跟《山海经·东山经》的记载是一致的。
随后又从阿拉斯加怀尔沃德山,走到加州圣芭芭拉,一共9座大山,又跟《东山经》第三条山脉一致。
《山海经·大荒东经》开篇——“东海之外大壑”,“十日所浴,在墨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个“大壑”,更像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不但墨西哥湾是“中国海”,就连墨西哥,可能就是历史上的“扶桑”。
《梁书列传卷五十四》记载:
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 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 以扶桑皮为纸。无兵甲,不攻战”。
这个扶桑国在大汉东两万余里,那肯定不是日本,扶桑木的树皮可以做衣服,初生的叶子可以吃……符合这个描述的树,只有美洲的“龙舌兰”。
中国古代,有著名的“十日传说”。
在美国大峡谷附近的印第安人部落中,也流传着十日神话的传说,墨西哥的奇瓦瓦州,也有十日浴于扶桑汤谷的故事,在墨西哥科潘河区域的印第安人部落中,他们有一个妈妈的发音据说也叫“羲和”(SIHO)……
这件事只能证明——断了狗粮、不被境外势力控制的BBC,干起自己的本来业务,是多么专业?他们甚至连如此冷僻、奇葩、中国人都不当回事的资料都能翻出来,弄个大新闻去恶心美国。
最后辟个谣,“印第安人”这个词是欧洲殖民者创造的,和“殷地安”没关系,当年哥伦布这帮强盗最初是要去印度的,他们冒冒失失来到了北美洲,就以为自己到“印度”了,所以就叫人家“印第安”……
其实随便他们怎么讲,我们无所谓,中华民族的主体叫做“汉”,汉指的是“银汉”,四舍五入,咱们的祖先创建的是“银河帝国”……所以,“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才说得那么通畅。
墨西哥湾可以是“中国海”,美洲也可以是“夏土”、“殷土”、“东土”。
既然有人可以拿着圣经讲自古以来,为什么不能拿着山海经讲自古以来呢?
这个世界礼崩乐坏,大家都在放嘴炮吹牛逼,咱也没必要太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