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印闲生:中日车企的战场|2025-02-19

GDP(国内生产总值)有一个孪生兄弟,叫GNP(国民生产总值)。
特定时期内,在某个国家/区域内部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为GDP——不管是本国企业创造还是外国企业创造,即“属地原则”。
特定时期内,某个国家/地区公民(个人和企业)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叫GNP——不管是在国内创造出来的还是在国外创造出来的,即“属人原则”。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国家内部重要资产都被外资掌控,即使GDP很高,但钱其实大都被别人赚走了;反之,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实力雄厚,跨国企业走出去的很多,其GNP就会高于GDP。
对主要大国来说,GDP和GNP的差异多在2%以内,唯一的例外是日本,由于多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的海外投资,日本GNP比GDP高了接近4%。
虽然离“海外还有一个日本”的夸张表述相去甚远(“海外还有一个日本”是指日本海外总资产超过三万亿美元,跟每年的GDP差不多),但也算是企业走出去非常成功的国家之一。
在众多海外布局里,东南亚是日本经营时间最久、最牢固的一个市场,特别是在汽车领域。
2023日本主要车企全球销量约为2460万台,其中北美贡献了700万台,日本本土443万台,中国市场约400万台,除中日以外的亚洲市场417万台,欧洲200万台,其他区域约300万台。
话说1970年代前后,日本以亚洲“领头雁”自居,根据所谓的“雁行理论”,日本将“四小龙”视作跟班和潜在竞争对手,将东南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
当时许多大型日企赴泰国等地建厂,以丰田为例,其泰国分公司成立于1962年,之后逐步实现本地化生产,并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
东南亚国家本土汽车工业薄弱,缺乏有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当地政府便采用开放宽松的政策来吸引日本车企。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南亚汽车市场一直由日系车企主导,直到最近几年中国车企的到来。

IMG_256

东南亚国家中,按照GDP排名前五依次为印尼、泰国、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考虑到新加坡人口较小以及对购车的限制政策,故主要汽车市场为印尼、泰国与马来西亚。
印尼是人口和经济大国,2023全年GDP总量高达1.41万亿美元,目前其市场基本被日企垄断,排名前十的汽车销量品牌中有八个来自日本车企,车型则以MPV和皮卡(适应较差的路况)为主。
印尼的各类能源十分丰富,早些年还曾是OPEC成员国(近几年开始进口石油),民众开燃油车的传统根深蒂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小。
与之相较,泰国长期以来都是石油进口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态度十分明显——2022年出台了补贴和关税减免政策,因此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是最高的。
2023年,中国汽车在泰国市场的占有率从约5%猛然提升至约11%,日系车的市占率则从约90%下降到78%,中日车企“单挑”的局面逐渐形成。

赞(8)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印闲生:中日车企的战场|2025-02-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