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这番表演,得到了布林肯多次表扬,算是过了一把当“显眼包”的瘾。
去年10月27日,立陶宛议会大选结束,社会民主党(LSDP)上台执政,帕卢茨卡斯成为总理。
11月22日,《波罗的海时报》报道,帕卢茨卡斯在首都维尔纽斯表示,他领导的政府将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
帕卢茨卡斯还说,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
立陶宛通讯社(ELTA)则报道称:瑙塞达总统支持新政府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政策。
多家欧洲媒体也发表评论,大标题《立陶宛表示希望在台湾问题上恢复与中国的关系》,副标题:维尔纽斯作为美国棋子,成本大于收益。
立陶宛突然认怂,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本国经济难以承受与中国关系恶化的代价,立陶宛主要企业和农场主都要求政府改变外交政策。
二、布林肯即将下岗,立陶宛失去了外交靠山。
三、新台币都进了“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前执政党)政客的腰包,而新政府无法从那块刺眼的招牌里获利。
不过,立陶宛的“善意”遭到了中方“冷遇”。
今年1月10日,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报道,新任外交部长布德里斯(Kęstutis Budrys)在访问爱沙尼亚时又表示:
“立陶宛希望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立陶宛需要在北京设立一个正常运作的大使馆”。但这位外长坚称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不是立陶宛造成的。
立陶宛总统和总理也在不同场合委婉地重复了这一意愿。
不过,它们还是没有得到中方的回应。
为了引起中国的注意,在2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立陶宛前外长兰斯伯格斯出来放狠话,他声称:
“如果中国继续对立陶宛施加压力的话,那很可能招致中方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至于什么后果,这位在任时推动反华路线的前外长并没有说明。
难道立陶宛海军要派舢板摇到台湾海峡?这是挺吓人的,万一在半道被海浪打沉了,算谁的?
中国还是没有搭理它,有本事你摇过来好了。
“波罗的海之虎”就急了。
2月18日,立陶宛总统首席外交顾问阿丝塔·斯凯斯吉里特对记者表示:
“立陶宛现在对一切可能的接触不再设限,也没有继续设置前提条件的必要,我们认为,中立双方开展开诚布公的对话有助于弥合分歧,我想他们也肯定想这么做。”
她还说:“截至目前,中国对改善关系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也没有主动发出修复关系的信号,也许僵局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阿丝塔负责国家安全事务,她代表瑙塞达出来讲话,是暗示立陶宛不认为中国是“国家安全威胁”了。
立陶宛话多说到这份上了,中国居然“不识抬举”!你还要我怎么样,跪下吗?
现实一点说,无论是政治、外交、经济、贸易、金融、军事、能源……各方面,立陶宛的重要性都微乎其微。
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跟中国较劲,它们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本钱的。
立陶宛什么行业有竞争力?淫业。
在立陶宛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高达68.6%,其它主要是农牧业。
而在服务业当中,大部分是色情服务业。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城市名片就是“极乐天堂”,旅游主打招牌是“专属欢愉地图”。
由于立陶宛地理位置特殊,当淫业发展起来后,就产生了社会治理问题。它既是受害女子的来源地,又是人口贩卖的中转站。
但立陶宛政府却将淫业当成主要产业来发展。
2004年3月29日,立陶宛正式加入北约。随着北约各国军人进驻,立陶宛特殊“服务业”蓬勃发展。
据相关统计,立陶宛270多万人口,有将近30%以上女性,从事过特殊服务。
她们很多人都是被欺骗或被胁迫的,欧洲妇女权益组织曾多次曝光这些犯罪活动,但因缺乏有效监管,立陶宛作为人口贩卖中转站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这些烂事,中国人并不关心。
立陶宛国小力弱,发展什么产业,有主客观的因素,这是它家的事。
但立陶宛这帮政客为了配合美国和谋取个人私利,先是对中国香港问题说三道四,2021年5月,又退出中国与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然后闹出“台湾代表处”挂牌闹剧。
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一、限制立陶宛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二、降低与立陶宛的官方关系级别
三、对相关企业的贸易往来进行调整。
四、调整中欧班列进入欧洲路线。
立陶宛生命之港–克莱佩达港的扩建项目,中国取消了投资意向。求锤得锤,我不“威胁”你国家安全了。
兰姆酒、啤酒和巧克力,特别是牛肉出口关系到立陶宛8万多个农业家庭和40多万人的利益,这些商品全因立陶宛政客反智行为而受到严重影响。
不识抬举的立陶宛
1991年9月14日,中国与立陶宛正式建交。
两国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潜力都不可同日而语。
但中国并没有瞧不起立陶宛,因为我们外交原则是“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对立陶宛也不例外。
中国向立陶宛提供了贸易机会,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立陶宛的农产品、乳制品、激光产品等在中国市场上都占有一定份额。
实际上,这是中国对立陶宛的照顾,否则,单凭竞争力,立陶宛产品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立陶宛的铁路运输服务也获得了红利机会。
立陶宛加入中国与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又为其赢得了中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
克莱佩达港的扩建迎来了历史机遇,因为欧盟并不想投资该港。
然而,2019年瑙塞达担任总统后,立陶宛却跟中国摆谱了。
还跟希腊、塞尔维亚、匈牙利争风吃醋,抱怨中国不够重视它们。
2020年拜登胜选后,扔给了它们几根骨头,三虎就对中国大喊大叫了。立陶宛冲到最前面, 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中立合作就此戛然而止。
没了立陶宛,中国有什么损失吗?农产品、乳制品、激光产品、兰姆酒、啤酒和巧克力,还有牛肉,中国是生产不了,还是购买不到?某些欧盟国家还偷着乐呢。
可没有了中国,立陶宛这些产品卖给谁?国内市场,270多万人口,还不如中国一个县城。
欧洲市场,前面排队的还有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
台湾地区?绿营那是一群诈骗犯,它们买几瓶兰姆酒是来搞宣传的,不是来做贸易的。
对抗中国三年,加上疫情,很多立陶宛人已无力承担生活成本…
去年,立陶宛农民上街大规模抗议,要求政府降低化肥价格,并恢复出口渠道。
在国际层面上,美国变天之后,让立陶宛政客绝望的是:
就它一个人在街上裸奔,屁股上贴着一朵“民主小红花”。
这就是它对抗中国唯一的收获。
撑了三年撑不住,立陶宛这才来求中国开恩呐。
这不是不识抬举是什么?
如果你再拿着那块破招牌跟中国讨价还价,你就永远也不要想得到中国的积极回应。
“波罗的海三虎”算什么角色?欧洲大国交易的边角料,连筹码都算不上。
相当于我们以前买东西时,角币找不开,店家拿口香糖代替一样,它们就是那口香糖。
然而,因为它们具有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双重身份,就以为真是三虎了。
爱沙尼亚政客特拉斯,前天在自己的“电报”频道呼吁欧盟对美国和特朗普本人实施制裁,因为特朗普只认得力量的铁锤。
爱沙尼亚要制裁美国,这是人说的话?
但这些政客的认知水平就是这样,在中国连乡镇干部都当不上。
它们对中国也是如此,三只小蚂蚁在商量:我都原谅大象了,大象居然不识抬举,哼!看来声音还得喊得更响一些。
立陶宛其实不用着急。淫业又不受影响,努力点,或许能弥补其它行业的损失。
再不行,找台湾地区帮忙。
让台湾人到立陶宛旅游,然后一人一天叫18个小姐,再配18瓶兰姆酒,很难吗?
坦白说,立陶宛这一切遭遇都是自找的,因为它太不识抬举。
中国对立陶宛冷漠,是因为我们要看它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