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一则短评,请看一条信息:
2月2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通话共识,就中美经济领域重要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均认同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双方同意就彼此关心的问题继续保持沟通。
中方就近期美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表达严正关切。
从应约两字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是美国方面主动要求和中国进行视频通话沟通的。从这一个细节,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真实情况,那就是美国非常在意经济问题。
中美经贸谈判已经经过六轮的谈判,历时近8年时间,至今还没有谈出个具体的内容出来,原因就是双方之间的分歧比较大。
谈判这东西,尤其是大国之间的重要谈判,和大国实力是密切相关的,近8年的时间过去了,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导致的经贸谈判的条款也会随之进行调整,比如说中国这些年的芯片突破,那么之前的条款就已经不适用了,还得再坐下来慢慢谈,再做出一些调整。
中美之间的经贸谈判,在这些年来一直伴随着中美之间的博弈,斗争和商量,这和战争当中的谈判是类似的,就如当年朝鲜战争当中的谈判一样,那条38线的划定每天都在变样,每经历一次战斗,原先划定的分界线又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这就和双方之间的实力密切相关。
可以说,38线的划定不是谈判谈出来的,而是双方军事力量打出来的。
朝鲜战争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当中,不算是最重要的。
但是,现在的中美经贸谈判,对美国来说却是极其重要的。双方之所以有非常大的分歧,估计美国提出的要求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只对美国自己有好处,中国当然不可能答应的。
为了逼中国接受条件,这才有了后来发生的贸易战,关税战和科技战等等,都是为了中美经贸谈判服务的。
现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新任财长主动打电话过来,这是新开始的接触之外,重点是商量下一轮的谈判计划。
在通话过程当中,中国提了一句话:中方就近期美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表达严正关切。
这已经表达了一个事实,中国不接受美方单方面制造出来的筹码,想用自己施加的关税来作为经贸谈判的筹码,不可能。
很明显,后续为了经贸谈判,中美之间必然会有一轮持续非常长时间的博弈。这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台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