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周时期“敬天保民”“保民而王”的治国理念,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醒世名言,中华文明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爱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篇章。
但当爱国者被定义为“爱国贼”时,当河南作为中华文明之根被诋毁时,当建党、建军、建国的教员被泼脏水时,当某些人认贼作父时,当有人不断制造内部对立时,当996被称为福报时,当某些文艺工作者咒骂观众SB时,很多朋友心里是懵的。
爱国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个体与国家是不需要证明的相互关系,何以到了某些人口中却成了问题。

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清楚人类为什么要成立国家。
国家起源有很多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契约论:国家是人民通过理性协商形成的契约产物,目的是保护个人权利、维持社会秩序,这种论点可以解释西方小国寡民的早期民主,但无法解释中国黄河流域大规模人口的管理。希腊城邦的规模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村,有事大家可以商量,喊话大家也听得见,人口过了万怎么个协商法?开个会喊人就要半个月。
发展论:国家是社会组织复杂化的自然结果,源于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和分工需求。这种论点可以解释早期方国、城邦的形成,仍然无法解释大规模人口的管理。
阶级论:国家起源于群体间的征服与压迫,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合法垄断暴力的组织。早期人类和动物没多大区别,都有领地意识,都为生存权而拼命,你想让别人听你的,只能武力征服。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能力养活各种管理机构了,才慢慢形成了国家的各种管理架构。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采信的自然是阶级论,即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不同的是:
资本主义社会,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即1%的人统治99%的人,国家是资本的工具。
社会主义社会,是多数人压迫少数人,即99%的人统治1%的人,国家是人民的铠甲。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是家庭的集合,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互相依靠,不可分割。国家有困难,大家一起扛,国家有发展,利益大家享,这是正常逻辑。

人生大事,无非生死。
生存权是人的第一大权利,但个体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威胁、内部威胁和自然威胁,于是组成一个集体,这就是国家。
解放军保卫人民、服务人民,但军队不事农桑,需要人民供给,军队需要战士,年轻人就需要服兵役,这是保障生存权的两个方面,即解放军保卫人民,解放军来自人民。
发展权是人的第二大权利,但个人发展需要教育、基建和公平,但教育和基建需要海量资金,个体就需要按章纳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是保障发展权的两个方面。
福利权是人的第三大权利,年轻时努力工作,按章纳税,支持国家发展,国家支撑晚年的福利,若有余力,还可以支持年轻人的发展。
生存权、发展权和福利权,是个体与国家关系的三个维度。
如今是全球化时代,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竞争,争的也是各个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考验的是国家的组织能力、国防实力和产业能力。
在此过程中,国家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打基础,个人谋发展,个体的能力总和等于国家能力,国家能力又赋能个人的更大发展,如果人人都强调自由主义,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国家就会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