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龙牙:从长远的观点来看,1950年解放台湾和抗美援朝孰轻孰重?|2025-03-10

精确到1950年10月中央做出抗美援朝决定的时候,我国军队实力如下:

陆军

说是兵强马壮一点问题没有,武器装备可能不咋地,不过绝大多数官兵都是几十年烈火战场上刚刚走下来的,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政治觉悟都是人类历史顶尖水平,敢打敢拼能征惯战,规模庞大实力超群。

武器装备虽然杂乱,但是基本上都能自制,至少弹药是可以满足需求的。

后勤保障虽然困难,但是基本可以满足,并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

空军

刚刚建立没多久,严重缺乏武器装备和作战人员尤其是飞行员,开国大典为了让飞机看起来多一些还需要绕两圈,连国土防空都很难做到,完全不具备出国作战的条件。

武器装备无法自制,几乎都来自于缴获、起义投诚,连外购苏联的货都还没有到。

后勤完全无法组织,“战略空军”这东西要等70年之后去了。

海军

啥也别说了……

这一年人民海军的司令员肖劲光想去自己的海岛上看看,还需要租渔民的渔船,那是1950年3月的事情。

现在你来告诉我,不管“长远”还是“眼前”,你是解放台湾还是抗美援朝?你怎么克服台湾海峡?朝鲜好歹还是陆地接壤的,腿着就能过去,不要防空硬扛敌人空中火力也算是解放军老传统了,从红军开始就一直顶着敌军空中火力作战,习惯了。

你怎么过台湾海峡?游过去?

脱离开物质基础谈作战问题毫无意义,没有就是没有,不能一厢情愿拍脑袋做决定。即使解放台湾也必然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物质准备,不是你拍脑袋在1950年10月可以选择的。站在1950年的时间节点上你只有两个选择:1)立即出兵抗美援朝;2)忍了这口恶气,放任美国驻军我们家门口,失去整个朝鲜半岛,国门大开

至少1950年10月是没有“解放台湾”这个选项的。

要解放台湾,即使一切别的因素都不谈,只谈作战准备,当年也至少还需要数年的时间解决1)渡海航船;2)海上支援火力;3)海上作战能力;4)空中支援火力这四个重大问题,否则作战无从谈起,不可能成功渡海登陆。

实际上在1949年10月“金门战役”中已经验证了这四个重大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这个不是靠意志和觉悟能够解决的唯心主义问题,而是实打实的唯物主义现实。

到1955年“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才初步具备了近海岛屿的登岛作战能力。

一江山岛距离我方海岸线仅有数公里,是个不折不扣的近岸海岛;距离台湾岛接近400公里,是离岛里面都相当远的偏远岛屿。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岛蒋匪军方面很难实控,防守兵力薄弱,海上作战不利,整个渡海登岛作战场都位于我方岸上火力覆盖范围内。

更何况这也是1955年之后的事情了,在1950年连一江山岛也拿不下来。

“天堑”就是天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搞宣传的写文章的可能会无视客观条件写小作文,搞军事指挥的可不会这么干。敢这么干的军事指挥员一般来说熬不过第五次反围剿,运气好一点活到抗日战争也就差不多了,到1950年还活着的写小作文的军事指挥员不存在。

我军是实打实的血与火里面走出来的,不是靠一厢情愿,军事指挥员很少写文章,但是音量小不等于他们的决策就不对。

我非常反感无视客观物质条件谈“意志”和“精神原子弹”,我党我军一直都是一支唯物主义的力量,历来都是讲的在客观条件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来也没提过无视物质现实做白日梦,回头看当年的一切长远选择决策,都能精确按照时间节点实现,靠的是这种唯物主义原则。

海南岛战役则更加说明了物质准备的极端重要性,琼崖纵队的存在,以及蒋匪军方面抵抗意志的薄弱、地理位置方面的因素,是海南岛能够顺利解放的决定性因素,充分的物质准备则主要起到了减少伤亡的效果。

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更多是一种战略讹诈欺骗,这个很明确的,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意识到美海军特混舰队只具有浅近纵深登陆作战能力,对海岛、河口和近岸具有一定的威胁,深入大陆与大国作战,根本不是特混舰队能够办到的事情。1950年的中央决策层不可能这点都意识不到,这都看不穿怎么可能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说白了就“麻杆打狼两头怕”,知道美军打上大陆来是不可能的,但是也知道下海跟美国人打是不现实的。在这种判断之下,美第七舰队来不来其实区别不大。

另外,与抗美援朝战争同时进行的还有西南剿匪作战、18军进军西藏与东南沿海反骚扰作战,站在1950年的角度看,你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只存在“出不出兵抗美援朝”的选择,不存在“抗美援朝还是解放台湾”的选择

赞(43)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龙牙:从长远的观点来看,1950年解放台湾和抗美援朝孰轻孰重?|2025-03-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