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摆明了就是给陆军集团军上岸用的。
我都不知道蛙蛙们得什么样一种精神状态,才能在这种时候了还能开心的起来,只有保持纯粹的愚蠢与绝对的无知,看到这东西都摆出来了还能保持乐观吧。
一个东西只有在:
1、没有码头;
2、需要一个码头;
这样一种地方才有用,你觉得它是用来干嘛的?给你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海军陆战队用不到这东西,陆战队的装备绝大多数都已经有两栖作战能力了,搞这个多此一举。而现有大型码头绝大多数都在市区/工业区,陆军集团军无法展开,完成战斗展开耗时太长了,容易在展开之前就遭到火力打击。
因此才会有这么个奇怪的东西。
第一,海军陆战队已经拿下登陆场了;
第二,陆军集团军不可能跑去市区上岸,陆战队也缺乏城市攻坚能力,拿不到大型码头给陆军集团军用;
第三,陆军集团军需要快速展开作战队形,才能往纵深突击。
这就是给蛙蛙们量身定制的,很多网友调侃这个也能给澳大利亚用,用不着,真的打澳洲哪需要这么麻烦,他人口密度那么低在哪儿搞登陆场不是搞?大可以慢慢修个码头嘛。
快速上岸以后集团军规模迅速展开成进攻队形,向敌纵深突击,也就蛙蛙这地方用得到,也许还有个小日子?不过小日子犯不着那么注意方式方法,重火力覆盖够了再上陆军集团军也不迟。
因此,可以看得出来目前拿下蛙蛙的方针已经定了:减少附带损伤,定点精准打击。
虽然很多人嚷嚷“留岛不留人”,其实想一想这也不可能,作决策的人需要对历史负责,跟你在网上口嗨是两码事,留下什么历史评价那是很重要的事情,你口嗨两句没有任何人鸟你你当然信口开河,真要你负责,你屁都不敢放一个。
陆军集团军接触式作战才是附带损伤最小的作战模式,这个随着这种登陆设备的曝光,已经是定局。
基本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利用海空与远程火力,支援海军陆战队抢滩登陆,摧毁敌滩头防御阵地和工事,开辟登陆场。

第二阶段,海空和远程火力向纵深转移,形成对附近地域敌火力点的压制,大型设备进场施工,陆军集团军登陆展开战斗队形。展开炮兵群提供陆基压制火力;展开后勤保障群;展开空降机降登陆场;在前沿展开合成进攻集群准备发起突击。
第三阶段就是岛上的“海空火力压制下的陆地攻防战”了,只是这一次我们是掌握制空制海权的一方。
我估计至少需要上去2~5个陆军集团军,原来的1军、31军肯定跑不掉,可能会动用一个战略预备队,别的军区抽调一个集团军,再加上原空15军肯定也跑不掉。至于现在的编制?不该说的不要说。
一个现在的陆军集团军刚好是一个完整的突击集群。
两三个合成旅是主战突击力量和信息获取节点;
一个炮兵旅是打击力量和火力节点;
一个防空旅提供区域防空;
一个陆航旅提供空中突击和垂直运输,以及空中信息获取;
一个信息旅、一个工化旅、一个电抗旅、一个情侦旅、一个特战旅分别提供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作战支援保障勤务;
一个后方保障群以及联勤保障分部的配属力量,组成后方保障勤务。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突击集群了,可以在短时间(一周到一个月)之内不依托上级、不依赖友军友邻部队支援,完成一次大纵深的突击任务。
具体来讲,这么一个配置完整的陆军集团军独力打进敌纵深三五百公里,绕开城市,完成对敌军的分割包围是没问题的。等完成分割包围,使敌军陷入各自为战,再动用预备队挨个锤就完事儿,跟砧板上的鱼也没多大区别。
这就是我个人判断至少动用两个集团军、至多上5个的原因,看快慢了,上5个能快一些。
根据这一次曝光的登陆设备来看,滚装船携带运输陆军重型装备,登陆驳船展开构筑码头,海军陆战队抢滩登陆这么一个构想,彻底摧毁台非法武装总共需要的兵力:
海军一个舰队,并海军陆战队相当于一个集团军的兵力;
空军一个战区空军,并一个空降军;
陆军两到三个集团军;
火箭军一部;
一个联勤保障分部;
海警力量一部。
这个力量配置,基本不影响我国其它战略方向的安全,包括西部对印、北部对美韩、南部南海方向,打烂了打成持久战都不影响大局。
看来我们早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是准备猛虎扑兔必尽全力,力求万无一失的。
对,小蛙蛙们,你们没有任何机会。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