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杨风先生:高度巧合,美抄袭中国爆震发动机?|2025-03-23

过去,美国经常性地说,中国抄袭美国的科技,就连美国缺乏的5G通讯科技,美国也说中国华为公司抄袭美国。
2月26日,《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研制全球首台斜爆震发动机成功点火,实际测试的飞行速度最高达到16马赫。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国普惠公司于3月18日宣布,其旋转爆震发动机测试成功,即将迈入“工程化”应用阶段。
巧了,真的是巧了,在中国发布爆震发动机成功测试后20天,美国方面也跟进发布其爆震发动机测试获得成功。
这是心有灵犀般的巧合,还是说,某一个抄袭了另一方的技术?
有关抄袭与否的判定,其判定原则是看“谁先发表”,后发表者就有抄袭的嫌疑。
1 西方开始抄袭中国?
至于如何抄袭?在科技产业方面最常见的就是盗取机密。既然有人盗取机密,就“可能”有人泄密。
我们说的是“可能”,如果美方真的有像电视剧《不可能的任务》,其中的间谍身手,那还真有可能完全透过机密“盗取”的方式。
中国情报机构国安部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一名前中国工程师因向外国势力泄露国家机密而被判处死刑。中国官媒新华网以“‘高智’间谍?死刑!”为题转发了该文。
3月18日,美国普惠发表旋转爆震发动机测试成功,第二天,也就是3月19日,中国国安部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中国国家安全机关近期破获一起某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私自拷贝、复制、并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出卖大量国家秘密的间谍案。此人“因犯间谍罪、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依法判处死刑”。
巧了,这是连续的巧合,其中透露出什么信息呢?
再看看国安部更详细的说法。“刘某”原是涉密单位某科研院所助理工程师,“自认为遭受不公平待遇没有得到重用和提拔,对单位怀恨在心,因而选择离职。”
然而,他在离职前,”私自拷贝、留存其经手的大量涉密资料。离职后,刘某进入某投资机构工作,疯狂炒股,“投资高风险金融产品”,终至投资失败、债台高筑。
“之后,主动投靠某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方以极低的费用骗取其手中的涉密资料后,就中断了联系。刘某“不久又再度携带涉密资料出境兜售”“半年时间里,他秘密辗转多个国家,严重泄露了国家秘密”。
其中描述的内容是不是跟电影、电视剧中的情节很相像?
为什么说这一段呢?因为多年来,美国与西方大量炒作中国间谍盗取西方军事机密,与商用科技机密。其实,西方情报机构,包括日本间谍,在中国极力渗透,或是撒下舆论、言论的桩脚。
尤其是现今中国科技,包括军事科技一日千里,更需要保护自己的科技机密,包括民间开发的科技。
1月下旬,DeepSeek公司发布震惊世界的AI开源大模型,公司声名大噪后没多久,出现内部技术人员的离职潮,一些人被挖角,另谋高就。
这时候要当心了,因为中国科技起来了,不论是商用还是军用科技,都要小心被外界窃取。
中国科技界需要谨防机密外泄,是时候加强各级机密的保护,谨防”资安“问题。
总之,美国今后再说中国抄袭,这个说法可以休矣。都已经领先了还抄袭什么?
2 中国科技开始领先
至于美方惠普公司研制的爆震发动机有没有窃密的嫌疑,是不是窃密,我们不继续讨论,因为这只是根据巧合的推论,没有确切的证据。
但是有两个方面是确定的:
第一,中国军事科技领先美国。
不用怀疑,从远程火箭炮、东风-21D与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多种型号的高超音速导弹,到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技术,到第六代战机,中国都是领先。
就连美国先发展出来的F-22与F-35隐身战机,中国也是后来居上,发展出性能更强大的歼-20与歼-35。
其实,不只是军事科技方面,在太空科技领域,中国非但赶上美国,甚至出现超越美国的态势。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体来说,是不是比美国和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更精确,性能更好?重要的是,成本更低。也就是说,性价比远超过美俄。
中国天宫空间站不已如此吗?
在太空科技方面重要的是,中国不仅仅是开发成本、研究成本比美俄低,而且发展速度快,也就是进度快。
更有甚者,20年来,中国太空科技是”按部就班“的成功。
什么是“按部就班”呢?这跟民间一般的说法不一样,不是慢慢来,不急躁的意思,而是中国拟定的太空科技,几乎都是“按照计划进度”,每一步成功了。这才是令人吃惊的地方。
总结一下,这是“按部就班”的成功,而且每一步相隔的时间并不是很久。
不像美国,美国“说”:1969年7月美国航天员登月成功。
然后,美国又“说”:一些登月技术的相关档丢失了,找不到了。
然后再说,美国要再次登陆月球,“重返月球”。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从小布什时代起,美国说要重新登陆月球,但是过了几届的总统,美国仍然只是在“说”。美国到现在还没有重新登陆月球,就连滞留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花了9个月的时间才返回地球。
第二,中国商用技术也开始领先了。
十年来,中国产业科技努力往中高端技术走,在电动汽车与电池、太阳能技术、造船工业方面开始领先了。
传统汽车产业大国的美国与欧洲国家,紧张了,于一年多前开始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
前阵子,特朗普又出台新政策,要对中国籍与中国制造的货轮,增收百万美元或更高的港口费用。为什么?不就是怕了中国工业的竞争吗?
中国工业强大,商用科技先进,美国不敌,欧洲也不敌,日本、韩国更是不敌。
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
3 EUV光刻机出来了?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芯片制造技术不是还落后吗?
不会太远了,中国除了成熟芯片制程领域技术赶上来,以及7nm芯片也做出来之外,最近有消息,中国将使用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LDP)技术,而非ASML公司采用的激光等离子体(LPP)技术。
中国EUV光刻机问世不远了。到时候中国将是全球唯一一个具备全芯片产业链技术的国家。
4 要重视信息安全与泄密问题
既然中国慢慢摆脱科技追赶者的角色,走向科技先进国,走向世界领先,那就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科技,与工业、商业机密。
这不是开玩笑的。美欧日韩现在羡慕,甚至觊觎中国的科技是事实,至于美国惠公司是否窃取中国爆震发动机的技术,今天的评论暂且不去追究,讨论。
但从今而后,中国任何科技单位,不分民间企业或国防、军用机构,都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包括软件、硬件与系统,更包括人员的机密与安全上的保护。
这笔钱一定要花,不能省。
我们把重点再转个方向。什么是爆震发动机(Detonation Engine),它有什么好处?
一般的内燃机,燃料与空气在气缸内混合后点燃,产生燃烧波,然后“推动”活塞工作。相较于爆震发动机,其燃烧过程通常是均匀的。
爆震发动机是运用一种比常规燃烧更加剧烈的过程,也就是爆震。其气体的燃烧以“爆轰”的形式在气缸内“瞬间”扩散,产生非常高的压力和温度。
“爆轰”燃烧比常规燃烧更具爆炸性,产生的推力也更大。爆轰波的传播速度超过音速,从而产生更强大的推进力量。
它的好处是什么呢?
这么强大的推力,这么快速的爆轰波,如果能够达到16马赫的速度,这意味了什么呢?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当速度达到33马赫(每秒11.1公里)的时候,可以绕行地球一周。
也就是说,33马赫的速度可以在一小时内到达地球任何地方。
再进一步说,从某个定点向外飞行,只要飞行一半的距离,就可以到达地球任何地方,只要飞行地球半径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因此,当中国的斜爆震发动机最高速度达到16马赫,这就表示,只要约一个小时,中国战机就可以飞到世界任何角落。
这是什么?这是一小时打遍全球。
这是战机、无人机一小时打遍全球。
或是导弹(飞行器)一小时打遍全球。
5 中国再度“家天下”
到了这时候,“中国”就回到了古代“中国”(两字)的说法。
以中国为核心,往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的方向飞行(发射),一个小时到达全球任何地方,一个小时的行程打击全球任何地方。
中国有所谓的“天下”,家天下的说法。
参考下面的图表。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导弹覆盖范围图。中国各种型号的导弹,从中程弹道导弹到远程或洲际导弹,再到装备爆震发动机的飞行器等。
当然,美国也发展出爆震发动机,欢迎有本事的国家一起竞争,公平竞争。
其实,装备有爆震发动机飞行器,任何国家都可以实现一小时打遍全球的可能,美国与中国都可以办得到,也可以互相威慑。
然而相比美国,中国多了一些东西,多出了军事以外的东西。
借用前面的图,未来,以中国为核心的“一带一路”运输,包括物资与人员的运输,将从中国辐射出去,成为全球经济的动脉。
又,以中国为核心的高压电网,再生能源,从中国辐射出去。
甚至物流,也可以以中国为核心,携带大量的商品、物资,从中国辐射出去。
只要中国保持全球最为庞大的工业体系,保持全球的供应链中心,这种情形就会持续下去。
当然,这也包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将随着这些往外扩散。
从而衔接了古时候的天下,家天下的说法。
只是这个“家”,不是家庭或家族的家,而是更为广义的物流、商品、运输、人员、文化、经济与金融。
当然也包括了军事与安全。
而且,这是一个相互合作的大家庭,国际社会。
这是一个有别于美国之前“两小时”打遍全球的说法。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赞(28)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杨风先生:高度巧合,美抄袭中国爆震发动机?|2025-03-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