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总理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主要干了四件事,一是细化明确反外国制裁法的相关反制措施,二是细化反制程序,三是加强部门协同,四是强化措施执行。
概况起来就是把细化明确反制的程序,强化反制的执行效果,达到敌若制裁我,我可迅速反制的效果,把刀磨亮当然是为了更好“切磋”,世界贸易会越来越割裂的。
<意大利参议长来华>
我国人大委员长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意大利参议长拉鲁萨举行会谈。一般来讲立法机构之间的会谈内容不多,就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加强立法机构合作,但今天跟意大利的会谈内容挺多的,篇幅基本算是人大会见报道的上限了。
除了通常的落实共识和加强合作外,我们还讲了<1>愿意同意大利做战略伙伴,加强战略对接,在船舶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深挖合作潜力和加强人文合作;<2>愿意同欧方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希望意方继续为此发挥积极作用;<3>欢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各国企业抓住合作机遇,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这三个内容人大一般不会特别拿出来讲,这次讲很有可能是要和意大利重新开展合作了(之前拜登政府时意大利退出一带一路导致趋冷),中意关系可能作为带动中欧关系转暖的开始。
<副主席会见外企负责人>
今天我国副主席在北京分别会见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的英国太古集团行政总裁施铭伦和瑞士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万思瀚。来华参加论坛的外企非常多,不是随随便便就会见的,副主席亲自会见的外企负责人是传递了丰富信息的。
第一,会见的两个外企都是欧洲的企业,这说明我们转向于加快发展中欧关系,中欧贸易和投资大概率会往前迈一步;第二,我国副总理讲太古集团时强调了它在香港的发展,希望它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支持巩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讲诺华公司时强调了它是全球著名的创新药物企业,希望深化拓展双方互利合作,在华实现更大发展。前者意味着粤港澳和海南将作为欧洲企业的第一落脚点,后者意味着生物医药代表的创新药进入中国的进度将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