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知乎的热门问题,看到之后想以这个问题作为引子,聊聊这个话题背后的经济现实。
首先第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月入过万,他会不给自己上社保吗?
极少有人会这么干,哪怕那些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他们也会给自己把社保交上。因为社保在中国影响的方方面面太多了,关联了太多的东西,比如落户、养老、甚至有些城市和子女上学有关系。
单是医保这事,中国医保是全球覆盖最广、报销比例最高的福利之一。一场大病动辄数十万,没有社保报销,普通人根本扛不住。所以只要有条件,大家一般都会把社保交上。
那中国现在社保缴纳人数是多少呢?中国有7.34亿劳动人口,参照社保参保人数最低的失业险一项,可推导拥有完整社保(即五险)的人数最多为 2.46 亿,占到就业人员总数三成。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你光是“五险”齐全,那么就已经超过了67%的打工人。
再看其他几个子项,比如工伤保险,是3.04亿,生育保险是2.53亿。
有人可能会说,北欧高福利制国家已经实现了“全民全保”,我们为什么不能往这个方向去?
要对比社会保障的覆盖,不能只看覆盖率的绝对值。还要看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发展差距等一系列因素。
人口规模就是一个核心变量。
芬兰能让孩子们免费读大学,是因为每年全国20万大学生的量级,其实也刚够北京朝阳区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和一个正常县城的人数差不多。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如果这些老人每月平均3000元养老金,相当于每天就需要烧掉一艘国产航母。
所以啊,交齐五险一金,这其中的艰难险阻,并不是人口小国可以理解的。
换句话说,缴纳社保这事,并不是 “基本配置”这么简单,恰好相反,在全球范围内看都属于绝对的高端配置。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体制内和国企,以及一二线城市的部分优秀企业。
可能有人会问,除了三分之一打工人有完整“五险”,那剩下的2/3呢?
这里就要提到我国建立起来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它其实就是由原先的“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而来,专门帮助那些难以参加依托单位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镇和乡村居民,补齐养老保险的“短板”。
根据公开信息,我国已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平台,目前实现了对法定人群的制度全覆盖。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8亿人,覆盖98%的人口。
再来看看其他国家的例子。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14亿公民中,只有约7300万人拥有正式养老金,只占总人口的5%。普遍认为在社会福利上做得比较好的美国,前阵子也被马斯克爆出社保丑闻,竟然有多位“360岁老人”在领养老金,要知道,美国建国也才200多年。
当然,从另一个收入角度,也可以看到社保制度的现实经济基础。
汉风网网站提示:
(不建议在百度app和苹果自带浏览器上进行购买和阅览,百度app不支持汉风网相关功能。请在手机自带浏览器上进行阅览。)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