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倒查关税,还说要倒查二十年,看看是哪些外资企业在利用关税漏洞。
第一个领到罚单的,就是大众汽车。
印度官方说,大众汽车从2012年以来,一直在利用关税漏洞进口散件再组装,从而实现避税。理应缴纳23亿美元,实际只交了9亿美元,于是就应该补14亿美元。
14亿美元。
大众是不是真的避税,我们不确定,但印度说要补,就一定会要到钱为止,肯定是跑不掉的。毕竟谷歌也好,通用也罢,在印度都是逃不掉的,大众没理由搞特殊。
大众无需郁闷,它并不孤单,有的是人陪它。
第二个领到罚单的,是三星。
罪名也是利用关税漏洞逃税,必须补5.2亿美元,三星印度公司的高管,还收到了8100万美元的罚单,两者相加就是6.01亿美元。
去掉尾数,就算6亿美元好了。
西方企业都跑不掉,三星就更不可能逃脱,这六亿美元早交晚交,都是要交的。
越早交越好,越晚交滞纳金越多。
虽然我们不同情三星,不过还是要说句公道话,6亿美元的金额未免有点吓人,对三星整个集团来说,6亿美元的确不是很大的金额。
但对三星印度公司来说,是很大的金额了,毕竟三星在印度一年净利润也就9亿美元多点,不到10亿美元,一下子要交6亿美元,肉痛。
和大众一样,三星也不用郁闷,倒霉者陆续有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即使印度用一次次的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的有效性,我也不曾见过一个人,批评印度的营商环境,反而是赞美者简直不要太多。
中国哪怕处罚外企几百万美元,都是破坏营商环境的不得了的大事,所以我们很少处罚外企,生怕一处罚,就被解读成迫害外资。
而印度随随便便罚个几亿美元,乃至几十亿美元,也是没有破坏营商环境的,中国的老板们“前赴后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罚你呢?
毕竟我再怎么罚你,你也不会离开,那不罚白不罚,罚了不白罚。
中国不能罚、不敢罚,罚了就要出事,而印度能罚也敢罚,罚了也不会出事,何也?
如果按照过去的思维去找答案,就找不到答案,或者只能找到错误的答案。于是就应该跳出过去的思维,使用“日耳曼赢学”进行解释。
“日耳曼赢学”中设定,世界是种姓制的,犹太人是最高等的婆罗门,五眼国家撒克逊人是刹帝利,其他西方国家是吠舍,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日韩之流,是首陀罗。
而中国,是达利特。
级别越高,特权越高。
同一件事,婆罗门做得,刹帝利做得,吠舍做得,首陀罗做得,但达利特可能做不得。
做了,就是僭越,大逆不道。
于是中国处罚外企,哪怕罚一点点,也是破坏营商环境的天大的事,印度处罚外企虽然也会被批评,但只会被当作一般性事件,不会是大事。
至于美国处罚外企,不仅不会被批评,被处罚者还会进行自我反思: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毕竟如果没做错,爸爸为什么要罚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