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美国政府高层欲强行访问格陵兰岛一事,引起了丹麦及格陵兰自治政府的强烈不满,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悉,美国副总统万斯夫妇及能源部长赖特将于3月28日一起访问格陵兰岛,视察驻扎在格陵兰岛的美军基地。

在未受到邀请的情况下,万斯一行强行访问格陵兰岛,反映出特朗普政府仍在觊觎这个世界第一大岛。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频频发表“夺岛”言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格陵兰岛丰富的矿产资源。
从扬言收购格陵兰岛,到强压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从与刚果(金)沟通“矿产换安全”,到与普京谈稀土合作,特朗普的“矿产战略”已逐渐浮出水面……
其实,特朗普对格陵兰岛垂涎已久。
早在2019年,特朗普就曾公开表示想“购买”格陵兰岛。
重回白宫后,特朗普更是变本加厉,多次威胁要“吞并”该岛,甚至暗示可能采取军事手段,引发了丹麦和格陵兰自治政府的强烈抗议。
此次副总统万斯强访格陵兰岛,称希望“恢复格陵兰人民的安全”,这对“保护世界安全至关重要”。
但可笑的是,这次访问根本没有得到格陵兰自治政府的邀请。
在遭遇强烈抗议后,万斯等人最终取消了观看当地文化遗产、参加狗拉雪橇比赛等行程,改为只访问格陵兰岛西北部的美军皮图菲克太空基地。
格陵兰岛的一座矿山。
众所周知,格陵兰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约150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1/4;未开采的石油约175亿桶,天然气4.15万亿立方米,铀矿30万吨,另有大量铁、锌、铜、金等矿产。
格陵兰岛的稀土矿床主要集中在南部,如坦布里兹稀土矿储量高达2820万吨,是全球已知最大的稀土矿床之一,其中重稀土占比27%,极具经济价值。
此外,岛上还蕴藏着丰富的锂、钽、铌、铂族金属、钼等关键矿产,这些资源对新能源、军工、半导体等产业至关重要。
面对着矿产资源如此丰富且尚待开发的格陵兰岛,特朗普恨不得立刻将其端上餐桌。
刚果(金)拥有全球60%的钴矿和丰富的锂矿,对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
今年2月,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致信特朗普,提议以钴、锂、铜等关键矿产换取美国军事支持,帮助其平定反政府武装“M23运动”。
特朗普迅速回应,指示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卢旺达及叛军组织,并派遣私人军事承包商Academi公司代表赴刚果(金)谈判,试图通过“矿产换安全”模式控制该国资源。
通过多年的深耕,中国已在刚果(金)建立主导性矿业合作体系,尤其在钴矿、铜矿等开发上拥有明显优势。
特朗普在刚果(金)推行“矿产换安全”,意在削弱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夺取该国的矿产控制权。
强压乌克兰。
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涵盖稀土、钛、锂、铀、石墨等多种关键矿产,已探明矿床约8700个,包含全球120种常用矿物中的117种。
其中,稀土储量丰富但数据保密,钛储量占全球7%,锂储量约50万吨(占全球3%),石墨储量约1900万吨(全球前五),铀储量全球第五。
此外,乌克兰煤炭储量447亿吨,铁矿石储量270亿吨,还曾是氖气的重要供应国。
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称乌克兰矿产总价值约为10至12万亿美元。
在特朗普眼中,乌克兰就是一块大大的“肥肉”,可以借助俄乌问题吞入美国口中。
乌克兰矿产资源分布图。
与俄谈合作。
今年2月25日,特朗普公开表示,不仅希望获得乌克兰的稀土资源,也想获得俄罗斯的。
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要购买俄罗斯土地上的矿产,他们也有非常好的稀土资源”。
特朗普表明购买俄稀土的意愿,显示出他在全球资源博弈中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策略。
对此,俄方迅速做出积极回应。
就在特朗普表态的当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国需要稀土资源,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稀土储备以及积极的开发计划,俄美两国在稀土领域拥有广阔合作前景。
未来,随着俄乌问题的解决,美俄关系将明显缓和,两国间的稀土合作并非没有可能。
特朗普“矿产战略”的多重考量 。
特朗普四处出击、夺取矿产,背后有着多重考量。
解决美国本土关键矿产匮乏问题。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在50种关键矿产中,美国对其中41种的进口依赖超过50%,有15种完全依赖外国供应。
稀土、锂、钴等关键矿产对国防和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而中国控制着全球稀土60%的开采和85%的精炼产能,这无疑会让特朗普感到极度不安。
特朗普多次强调,这种依赖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必须通过国内增产和国际资源控制来化解。
削弱中国的全球矿产开发影响力。
目前,中国在拉美、非洲等地的矿产投资已具备相当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种类多、韧性强、可持续的关键矿产产业链供应链,而这自然会被特朗普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削弱中国在矿产开发方面的相对优势,特朗普极力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关键矿产原材料,再通过将生产、加工、应用等环节回流至美国本土,进而构建“去中国化”的矿产供应链。
同时,特朗普还利用关税和技术封锁限制中国获取关键矿产加工技术,试图逆转中美在资源领域的权力对比。
确保美国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
特朗普不仅关注矿产开采,还强调加工能力的本土化。
近期,他提出要让五角大楼建立金属精炼设施,以减少对中国冶炼厂的依赖。
他还援引美《国防生产法》,加速国内矿业审批,并成立国家能源主导委员会(NEDC)协调全政府资源,确保从勘探到加工的每个环节都在美国的掌控之下。

加州帕斯山矿,美国唯一一座稀土开采矿。
很明显,“矿产战略”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朗普上台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极限施压”动作,固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少政策背后其实都有着一个共同的驱动力——夺取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