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南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由联合利剑变为海峡雷霆,意味着什么?|2025-04-03

 

这次演习,要重点关注下面这些变化:

  • “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和“辽宁舰航母战斗群”,封锁了台湾省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配合”东风17“、“东风26B”,模拟演练了阻断美军干涉的通道;
  • 封锁了日本和台湾之间的海域,模拟演练阻断日军干涉的通道;
  • 052D、055等驱逐舰战斗群,封锁台湾省以东海域;
  • 075两栖攻击舰安徽舰,和071船坞登陆舰,部署在台湾东部花莲外海,模拟对台东部两栖登陆作战准备;
  • 海警编队(比如海警2901)负责封锁基隆、高雄等六大港口,切断台湾省90%的能源运转通道。

赖清德在三月份不是公开说了一句“台湾是国”么。

那这次演习,我们就用血与火的力量,把“祸从口出”“覆水难收”、这八个字,加倍奉还给他。

同时,也是三月,美国国务院配合赖清德,删除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继续模糊“一个中国”的红线,掏空“一个中国”的实质,那我们自然要回应一下。大家知道,我国军舰的单位,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其他国家是“艘”,或者最多是“群”,我们国家则是“某国海军”,我们以一年下水一支英国海军的造舰速度,和严重过剩的火箭军产能,问候美国远东军事力量。

总之,这是我们对台湾一部分人最近行径(赖清德的新两国论、倚美谋独等)以及美国的干涉给予的温柔回应。前段时间说的“中国台湾省”,就是在吹风。这类回应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形成常态化敲打。

下图是东部战区针对这次军事演训发布的主题海报

台湾那边也在密切关注:

迄0600時止,偵獲解放軍軍艦19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臺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我们来看这次演习的总体计划,这次我军舰艇和战机,会从多个方向抵近台湾岛,其实大家理解为四面八方也没问题。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军事压力。通过这种全方位、高强度逼近演练,一方面可以识别出台湾防御体系的漏洞,一方面可以识别出我方的弱点。

这次演习我们测试的项目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测试在极短时间内,夺取针对台湾岛的全方面综合控制权。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大家可以理解为,短时间内先发制人,形成不可逆的绝对优势。

比如,这次会出动预警机电子侦察机卫星等等空中情报控制力量,在极短时间内,掌握台湾岛整个区域及其周边海域的实时动态情况。

通过电子战飞机,比如J16D,瘫痪台湾雷达、通信和防空预警能力。通过J20等挂载实弹,多方向逼近台湾岛,模拟针对台湾的机场、防空基地等等目标的精准打击,让对方在战时战机升空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这个在近一百年来战斗机在战争中越发重要的历次战争中,基本都是必备操作。而且这个操作还能为我们迅速建立多条空中走廊,方便后续行动。

同时,我们的火箭军也会虎视眈眈。大家知道,我们火箭军的产能,早已经过饱和了,不夸张的讲,我们就以过剩产能中的一小部分对付对手,都是绰绰有余。东风系列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击对手的中枢神经系统,比如隐蔽在岛内的各种指挥中心、信息控制中心、电子控制中心等等。

看看过剩产能升空的壮景:

上面简单说了一下制空权,下面看制海权。这两方面是整体,不能割裂。

制海权,一个就是全面火力压制。像055大驱这些宝贝,全部都要用上,针对对手海上舰艇和岸上目标,配合制空力量和火箭军力量,进行3D过饱和打击,让对手在反应时间之前,就化为。

下面我换个角度,从台湾岛内民众的态度变化方面,谈一下这两年演习频率骤然增加的根本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台独在分化台湾民众方面,其实一直都有实质性进展,因此这对我们来说,已经刻不容缓了。

南北分化现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

比如,1996年选举时,国民党就曾以碾压的态势,战胜了与其竞争的民进党和新党。

下图是1996年选举地图。蓝色表示国民党取胜的选区,黄色表示新党取胜的选区。

可以看出,当时除了中部几个选区外,国民党在其余所有选区的得票率都超过了其它竞争对手。

说明:1996年选举地图.

注意,虽然上图中的绝大多数选区都是蓝色,都被国民党拿下,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选区内的所有选民都支持国民党,只是国民党的得票率在这些选区要高于其它政党而已。

比如,我们对照上图和下表来看。下表中的蓝色表示国民党在该选区获胜,黄色即南投县,则表示新党在该选区获胜。

但是,例如,国民党虽然在台北市获得胜利,也就是其得票率超过了其它竞选政党,可是并不代表台北市所有选民都支持国民党。可以很清楚地看到,1996年国民党在台北市的得票率是38.90%,民进党是24.34%,新党是24.87%,无党籍的陈履安是11.89%。

只是因为国民党得票率第一,所以台北市就被国民党拿下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赢者通吃。

说明:1996年选举中各县市投票结果.

1996年选举中,国民党最终获得了54%的选票,民进党获得了21%的选票,新党获得了15%的选票,无党籍的陈履安获得了10%的选票。可见,国民党当时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但是四年以后,即2000年选举时,台湾选民结构出现了变化。

当时,国民党内部出现分裂,宋楚瑜被开除党籍,成立亲民党,与国民党和民进党角逐。这次分裂导致国民党遭到重创,为民进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下图是2000年的选举地图,图中绿色表示民进党在该选区胜出,红色表示从国民党中分裂的亲民党在该选区胜出,蓝色表示国民党在该选区胜出。

说明:2000年选举地图.

由于国民党内部出现的这次分裂,导致其势力大大削弱,选举结果一片惨淡。传统的国民党支持者几乎全部倒向宋楚瑜,国民党最终得票率只有23%,而民进党的得票率达到40%,亲民党为37%。

最终民进党胜出。同时,台湾南部和西部逐渐显现出民进党票仓的态势,北部和东部则显现出国民党票仓的态势。

总之,1996年到2000年,是台湾政治和选民南北分化加剧、国民党势力削弱、民进党势力增强的四年。

按照2000年的选举势头,如果国民党和亲民党继续对立,势必导致民进党势力进一步扩大。为了自救,亲民党与国民党在2003年联手,在2004年选举中一起对抗民进党。但是,这依旧没有撼动民进党的上升势头。

下图是2004年的选举地图。蓝色表示国民党,绿色表示民进党。可以看出,亲民党转而支持国民党后,国民党的基本盘又稳住了,但是这次选举,国民党依然以极其微小的差距,即29518票,输给了民进党,导致民进党的势力在台湾进一步稳固。

说明:2004年选举地图.

从2004年到2008年,由于民进党治理能力差,腐败严重,丑闻频发,以及马英九在台湾的超高人气,台湾部分选民开始抛弃民进党,支持国民党。2008年选举中,国民党扳回一盘,并在2012年选举中再次胜出。

说明:2008年选举地图.

但是,国民党在2012年到2016年的表现也不理想。这几年,台湾经济下滑,油价电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止步不前,甚至下降。

这种局面,让民进党又看到了希望,并且卷土重来,在2016年选举中获胜。

下图是2016年的选举地图,对比上图即2008年选举地图可以看出,国民党失去了大量选民支持,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台湾北部。

因此,2012年到2016年,台湾选民在南北分化上又迈出了比较大的一步。

说明:2016年选举地图.

2020年选举中,虽然国民党比2016年表现好,但是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在增加。最终,民进党依然获胜。

说明:2020年选举地图.

因此,从1996年到2024年,台湾政党和选民的变化大致是:1996年之前,国民党获得压倒性的多数支持,其它派别没有机会;从1996年到2008年,由于国民党内部分裂,民进党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从2008年到2016年,国民党再次上台,稳住局势;从2016年到2020年,民进党势力独大;从2020年到2024年,民进党势力削弱,国民党势力基本未变,民众党势力大增。

那么,为什么从1996年到2024年,国民党和民进党的选民基础会发生上面这些变化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两个党派的选民画像,即哪些选民更支持国民党,哪些选民更支持民进党。

影响台湾选民支持的因素主要是族群。其余因素,例如经济、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年龄等也有影响。因此,我们首先看看台湾的族群结构。

目前台湾人口的族群结构中,汉族占比97.8%左右,原住民占比1.4%左右,其余0.8%为其它族群。

在《为什么说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那篇文章中,我深入分析了台湾原住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大致来说,这个群体是生活在台湾的最古老的族群。他们在台湾的存在要追溯到明朝以前。因为这个族群人数很少,所以暂不分析。我们将重点放在汉族上面。

生活在台湾的汉族,又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本省人,是指明朝中后期移民至台湾的汉族。这个群体占台湾人口总数的87.8%,是台湾最大的族群。

这个群体又可以继续细分为闽南台湾人客家台湾人。前者占比 76.9%,是指祖先生活在大陆闽南潮汕一带的、移居至台湾的汉族后裔,后者占比10.9%,是指祖先生活在大陆粤东闽南闽西一带的、移居台湾的客家族后裔。

说明:闽南台湾人分布.

说明:客家台湾人分布.

这两个族群虽然不同,但是由于他们都已在台湾生活了几百年,而且祖上都生活在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因此相比于第二类即外省人,还是有许多共性的。

外省人则指1945年以后前往台湾的大陆人。这个群体占台湾人口总数的10%左右。1949年国民党战败后前往台湾的汉族及其后代,主要就是这批人。

那么台湾这些族群对不同派别的支持情况如何呢。下图显示的是从1996年到2012年的历次选举中,闽南台湾人、客家台湾人和外省人对国民党的支持情况。

说明:1996年到2012年台湾不同族群对国民党的支持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三个族群对国民党的支持率都很高,原因上面说过,当时国民党对其它党派的优势是碾压式的。

到了200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由于亲民党从国民党中分裂出去,国民党支持率大幅度下滑,但是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外省人在2000年对国民党的支持率依然很高,只有微弱下滑。客家台湾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大幅下滑了25%,闽南台湾人更夸张,下滑了近50%。

从2000年到2004年,国贼陈水扁想尽办法收买客家台湾人,比如任命了许多客家台湾人成为内阁部长、成立客家事务协会和客家电视台等,因此到了2004年选举时,客家台湾人和闽南台湾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进一步下滑。但外省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到了2008年,客家台湾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又突然大增,基本与外省人持平,而闽南台湾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虽然稍有增加,但是依然很低。

2012年,客家台湾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再次下滑,外省人则一如既往地保持高支持率,闽南台湾人也一如既往地保持低支持率。

规律很明白了:在台湾的三大族群中,外省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始终高且稳定,是国民党最稳固的基本盘;一部分闽南台湾人对民进党的支持率一直高且稳定,是民进党最稳固的基本盘;客家台湾人则是中间派,时而支持国民党,时而支持民进党,这取决于两党对这个族群的政策如何。

下图显示了1992年到2012年,三个族群对国民党的忠诚度是如何演变的。可以看出,在长达20年时间里,虽然台湾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但是这三个族群对国民党的支持率却一直非常稳定。

无论政局如何变化,外省人(1945年以后前往台湾的大陆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一直很高,闽南台湾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一直很低,客家台湾人居中。

说明:1992年到2012年台湾不同族群对国民党忠诚度的变化.

如果我们结合上面给出的历年选举地图和闽南台湾人、客家台湾人的分布图,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请大家允许我再将这三张图发一遍,我们以2000年的选举为例。

说明:2000年选举中选民支持情况以及闽南台湾人和客家台湾人分布地图.

上图中的左图显示,在2000年的选举中,位于四个蓝框之内的选民,对民进党的支持率超过了对国民党的支持率。

从上图里中间那张图片可以看出,这部分转而支持民进党的选民,主要是闽南台湾人和客家台湾人。只不过因为闽南台湾人的人口总数远远超过客家台湾人,所以反映在上图中的结果,就是闽南台湾人对选民支持的变化贡献远超客家台湾人的贡献。

下图显示的是台湾三个族群对民进党的支持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趋势正好与国民党相反,从1992年到2012年,闽南台湾人对民进党的支持率最高,其次是客家台湾人,最不支持民进党的是外省人。

说明:1992年到2012年台湾不同族群对民进党忠诚度的变化.

除了族群,经济是影响台湾选民支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下图显示了从1996年到2012年的四次选举中,经济因素在台湾选民对国民党支持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对国民党的支持率,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国民党的支持率的差值,从来没有超过15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对选民支持的影响力度,远远不如族群这个因素。正如前文所说,族群对选民支持的影响力度,少则25个百分点,多则50个百分点。

说明:1996年到2012年台湾不同收入群体对国民党的支持率.

教育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下图显示了从1996年到2012年台湾不同受教育水平群体对国民党的投票率。除了1996年以外,受教育程度与对国民党的支持率始终成正比。总体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选民,越支持国民党。

但是正如经济一样,教育的影响力度也小于族群这一因素。比如,在2004年的选举中,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群体对国民党的支持率,比受过初等教育的群体,高出25个百分点,依然远远没有达到50个百分点。

说明:1996年到2012年台湾不同受教育水平群体对国民党的支持率.

再看职业对选民支持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政府雇员、企业员工、工人、农民四类职业,对国民党的支持率依次减小。

总体来看,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比如政府雇员、教师、军人等,高度支持国民党及泛蓝阵营;在非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尤其是在大城市工作的群体,比如企业员工,也比较支持国民党。

中下阶级的工人群体和农民群体,对国民党的支持率最低,这两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是民进党的基本盘。

说明:1996年到2012年台湾不同职业群体对国民党的支持率.

台湾的公共部门、高校、企业,主要集中在北部,农业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这种产业格局,反映在国民党和民进党的选民基本盘上,就是北部和东部选民更支持国民党,南部和西部选民更支持民进党。

如下图所示,台湾西部和南部地形相对平坦,适合发展农业,这些地区的农民是民进党的主要支持者。

说明:台湾卫星图.

说明:台湾西南部云林县的稻田.

年龄也是影响选民支持的因素。

下图显示了从1996年到2012年的四次选举中,不同年龄段选民对国民党的支持率。可以看出,30岁到49岁这部分选民对国民党的支持率最高,50岁以上的选民对国民党的支持率相对较低。

20岁到29岁的选民对国民党的支持率最低。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

这个年龄段的选民出生在1982年到1992年之间,他们开始懂事以及接受教育,大约在7岁左右,即1989年到1997年,正好是台独势力不断发展的阶段。

这个群体的年轻人,从他们7岁到30岁期间,不断地受到台独势力意识形态的毒害,到他们青壮年时,就开始在政治上支持民进党。

说明:1996年到2012年台湾不同年龄群体对国民党的支持率.

通过对比以上几个维度对于台湾选民支持的影响力度,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台湾,年龄在30岁到49岁、受教育程度较高、生活较为富裕、在公共部门或者企业工作的人,是以国民党为首的泛蓝阵营的稳定支持群体。

年龄在30岁以下和49岁以上、低收入阶层的农业和工业劳动者,是以民进党为首的泛绿阵营的稳定支持群体。

同时,以上所有因素,都不如族群这一因素影响大。

 

赞(12)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南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由联合利剑变为海峡雷霆,意味着什么?|2025-04-0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