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位时,美国还要讲些策略,努力拉拢盟友,搞阵营对抗。
特朗普不一样,盟友们怕什么,他就来什么。
美国啃中国实在是啃不动啊。
欧洲就不一样了,它肉多,而且没几根硬骨头,卡拉斯这些欧洲政客脑子还不大好用,不吃你吃谁?
基辛格怎么说来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朋友则是致命的。
特朗普这次签署了两项行政令:
一、对所有国家和地区设立10%“最低基准关税清单”,4月5日生效。
二、对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在10%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清单”,4月9日生效。
欧盟就在其中,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也没有被放过,包括以色列。
至于这些税率是怎么算出来的?外界有不同说法。
好多人在讨论美国总共给中国加了多少关税?算一下:
2月4日,对我国所有商品加征10%关税。
3月4日,对我国所有商品加征10%关税。
本次加征34%。
合计就是54%。
但如果再叠加已实施的25%关税(301条款)
那么,我国出口至美国商品的综合税率已达到79%。
但美国不断针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效果怎么样?
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2370亿美元。
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
拜登上台后,基本上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
202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到了2954亿美元(中国官方统计为3610亿美元)
这些数据说明,美国嘴里说不要,但身体很诚实。
美国不是有个段子吗?
一名共和党议员全力支持总统的对华关税政策,并邀请总统到他家作客。
等总统登门拜访时,这名议员的豪宅空空荡荡,家具、装饰都不见了。
议员的妻子一丝不挂地欢迎总统到来。
客观上来说,绝大多数美国人离不开中国的商品,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内无法生产消费替代品。
对中国295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特朗普不愿意面对,否则,就等于承认他的关税战失败了。
2954亿美元,还只是账面数据,第三国“洗澡蟹”并没有被算进去。
这次,他把东南亚国列为“第一档税率”(缅甸44%、斯里兰卡44%、越南46%、老挝48%、柬埔寨49%)
还有“第二档”的印度尼西亚(32%)、泰国(36%)、孟加拉国(37%)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美国想堵住“缺口”。
但这是个笑话:
100个人可以包围1个人,而1个人是无法包围100个人的。
在盟友方面,冯德莱恩昨天表示:
欧盟有足够手段反制美国关税,所有手段都在考虑范围。
英国首相办公室表示:
英国将受到美国关税影响,英国不排除采取报复措施。
墨西哥和加拿大这次虽然没有列入清单,但原因是它们之前已被加征25%的关税。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
加拿大将在4月3日公布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清单。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
墨西哥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本国利益。
最受不了的是美国国内企业。高盛集团警告,美国在未来12个月之内发生经济衰退的风险几率将提高到35%,远大于之前的20%。
连倾向于共和党的彭博社也发文提醒特朗普:“它将使美国变得更弱,而不是更强。”
彭博社还痛心地说特朗普是“疯狂的国王”,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同样的错误。
但特朗普就是油盐不进,他想通过扩大“关税战”范围,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除中国之外,美国对其贸易逆差在30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
-欧盟,2356亿美元;
-墨西哥,1718亿美元;
-越南,1235亿美元;
-中国台湾,739亿美元;
-日本,685亿美元;
-韩国,660亿美元;
-加拿大,642亿美元;
-印度,457亿美元;
-泰国,456亿美元;
-瑞士,385亿美元;
特朗普将逆差视为美国在“流血”,而对方则是“吸血鬼”。
对中国来说,美国折腾关税,破坏全球贸易体系,我们也是受害者。
但这些风浪我们早就经历过,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成熟。
如果说有哪个国家对此进行了充分的部署,那么除了中国,就不会有第二个国家。
曾几何时,国内不是有“经济学专家”喋喋不休地劝中国完全“融入”全球自由市场吗?甚至要中国放弃18亿亩耕地红线,将粮食安全交给国际市场。
仿佛中国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一切想要的东西。
没有什么比特朗普的实际行动更能打这些“经济学专家”的脸了。
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封锁、科技封锁、芯片封锁……一个个接踵而来,只须一个“国家安全”的理由就够了。
所以说,这些“经济学专家”不是有够蠢,就是有够坏。
美国为了补血续命!还会继续不择手段地破坏世界秩序。
谁的血最好吸?当然是那些盟友。
关税战,是一场硬碰硬的斗争。
我们绝不能惯着大金毛,否则,它会得寸进尺。
必须把大金毛的牙齿敲掉。
狭路相逢,勇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