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教员的生死观!|2025-04-04

 

古人常说:“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但教员对生、死两件事却非常豁达。
 
1961年,教员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就直言不讳的说过:“人早晚要死的,死亡大致有五种方式,被敌人开枪打死、坐飞机摔死、坐火车翻车撞死、游泳淹死、生病被细菌杀死。这五条我都准备好了。”
 
再过十年,教员进入人生暮年,被多种疾病缠绕,身体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周围的工作人员忧心忡忡。
 
教员不以为然,对他们说:
 
“人哪有长生不死的?古代帝王都想尽办法去找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之药,最后还是死了。在自然规律的生与死面前,皇帝与贫民都是平等的。不但没有长生不死,连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人如果都不死,孔夫子现在还活着,该有两千五百岁了吧?那世界该成个什么样子呢?”
 
后来,教员又和工作人员谈到生死:
 
“我在世时吃的鱼多,我死后把我扔到大海里喂鱼吧。你们就对鱼说,鱼儿呀,他生前吃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
 
对于教员来说,生死间没有大恐怖,生与死都是一种正常的人生状态。
 
教员为什么如此豁达呢?
 
因为他坚信物质不灭定律,没有真正的生,也没有真正的死,生与死都是物质的某种具象,就像他在一封信中说的:
 
“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的越高,跌的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
 
物质不灭,并不是教员的无端猜测,应该是他精研文史哲和现代知识以后,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
 
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原子是构成普通物质的最小单位,同时也是化学元素中的最小单位。我们的世界,无论是山川江河,还是千万物种,都是由原子结合并按照特定规律排列所构成的。
 
而这些构成万事万物的原子,早在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便已经存在了,不生不灭,永世长存。
 
按照这样的理论来看,你所见到的人和物,未必就是其本来面目。
 
一桌、一杯、一石、一人,真的就是桌、杯、石、人吗?不是,桌、杯、石、人只是原子的呈现方式,原子才是桌、杯、石、人的底色。
 
悦耳动听的音乐,真的就是音乐本身吗?不是,乐器弹奏出来的音符是音乐的底色,音乐只是音符的具象。
 
一具白骨曾是绝代美人,一位美人终将是白骨骷髅。
 
正因如此,《金刚经》里才说: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原子的不同组合,那么就不必执着于事物的某一种具体形态。通过这样的客观规律来看待万事万物的本质,便容易超脱物外,立地成佛。
 
生与死,都是虚妄的“相”。
 
人的生命只是一种形态的开始,人的死亡是一种形态的终结,随着人的死亡,那些组成肉体的原子,都将回归宇宙,以另一种形态开始新的生命。
 
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便是物质不灭。
 
将物质不灭的概念用到宇宙,又何尝不是如何?
 
最初的地球环境恶劣,并不适合生命生存,但在45亿年前,忒伊亚行星和地球发生大碰撞以后,两颗行星融合而成的新地球,自转轴倾斜了23.5°,出现了明显的四季,两颗行星的残骸则形成月球。
 
此后,大量彗星不断撞击地球,那些彗星带来的水分子,又被地球引力牢牢牵引,地球由此出现降雨和海洋,为多样的物种诞生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地球和忒伊亚都死了,新地球、新月球和新生命却诞生了。
 
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拥有4000亿颗恒星,仙女座星系直径22万光年、拥有万亿颗恒星,这两个星系相距250万光年。然而科学家们推测,40亿年以后,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就会发生碰撞。
 
汉风网网站提示:
(不建议在百度app和苹果自带浏览器上进行购买和阅览,百度app不支持汉风网相关功能。请在手机自带浏览器上进行阅览。)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

赞(4)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教员的生死观!|2025-04-0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