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对等关税”计划,一时间,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
根据特朗普展示的图表,美国拟对欧盟、越南、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20%到49%不等的关税。
如此大规模的加税,远高于许多国家的预期,一旦施行,将会给美国、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重大影响。
对美国的影响
1. 美国高关税在过去是常态化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如果我们把观察视角拉长,从美国建国至今的200多年里,贸易保护主义与孤立主义占据了美国政坛思潮更长时间。事实上,在美国建国后的100多年里,制造业一直面临来自西欧国家的激烈竞争,而在美国历史上,需要缴纳关税的产品平均税率,最高曾达到62%。
这背后源自于美国贸易政策的底层逻辑。
在《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一书中,道格拉斯·欧文指出:
“美国贸易政策始终指向三个基本目标:通过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增加政府的收入,通过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厂商免受外国竞争,以及通过互惠协定减少贸易壁垒和扩大出口。”
这些“3R”目标(税收,revenue;限制,restriction;互惠,reciprocity)一直是美国贸易政策的主要追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美国贸易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很难同时实现,其长期处于动态的博弈之中,并在美国每一阶段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而在美国建国后的200多年历史中,美国贸易政策又可以以“3R”目标划分为3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从联邦政府成立到南北战争(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创造关税收入是贸易政策的核心目标;
第二个时代是从南北战争到大萧条(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南北战争导致了有利于共和党的政治洗牌,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厂商成为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
第三个时代是从大萧条至今,大萧条导致了有利于民主党的政治洗牌,因此,旨在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互惠贸易协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
与此同时,在这三个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其实施的贸易政策在两党之间都有过激烈争论,但不同利益集团带来的所有这些争论和分歧在政策确立后想改变非常困难。
在上面三个时代里,美国的贸易政策都表现出了长时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站在当下来看,某种程度上,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举措正在根本性扭转美国与全球达成的贸易共识,回归美国过去历史的常态化——贸易保护主义,其主要目标是重塑美国的产业优势及实现贸易平衡。
汉风网网站提示:
(不建议在百度app和苹果自带浏览器上进行购买和阅览,百度app不支持汉风网相关功能。请在手机自带浏览器上进行阅览。)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