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李晓鹏博士:漫漫征途: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开始|2019-06-13

本文节选自: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7-7)

七、漫漫征途: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开始

军队丧失理想信念、没有国家意识,是鸦片战争清方惨败的主要原因。

或者说,民族歧视、阶级压迫和内部腐化的三重毒害,让清王朝对抗英军的主体军队纪律涣散、斗志薄弱、缺乏抵抗精神,是鸦片战争惨败的主要原因。

这个结论,有些人接受起来可能有点困难。因为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差距巨大,靠军队改变斗志就能扭转战局吗?这是相当值得怀疑的。

我们在研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时候,无法像做物理化学实验一样,控制其它变量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然后让历史事件再演变一次。历史也没有公式,可以像数学定理一样,脱离现实也可以精确的推理出一大堆新结论。这是研究历史最大的方法问题。唯一比较靠谱的办法,就是寻找历史上发生过的其他类似事件,其他变量基本一致,但有个别变量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实践对比来得到结论。这并不像物理实验和数学公式一样可靠,但能让我们不至于偏离真相太远。

所以,回答前面那个疑问的方式,就是找一个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各方面都跟鸦片战争比较接近,但由于其中人的因素发生了较大改变,战争结局也就大不一样的案例。

这个案例可以找到两个,一个是抗美援朝战争,一个是美国独立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作战的一方还是中国,另一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

在武器水平的差距方面,抗美援朝的差距更大。鸦片战争双方都是用的火炮和火枪,主要是制造水平的差异,不是武器代差。英军火枪也是滑膛枪,不是线膛枪。英军在海上航行不受清军干扰,清军在陆地上的后勤和兵员运输不受英军干扰,双方后勤都有保障。抗美援朝战争中,美方的地面火力优势明显,中美在枪支弹药和火炮坦克等方面的差距和鸦片战争中的中英差距差不多。美军拥有绝对的海上控制权,中方完全没有海军和海上运输能力,这也跟鸦片战争一样。但美军多了一个东西——空中优势,这是比鸦片战争中的英军大得多的一个优势。在空中优势的保护下,美军后勤运输可以完全不受干扰,相反,中方后勤运输经常会被美军轰炸,人员安全也无法保障,后勤运输和军事行动都只能安排在晚上,条件比鸦片战争中的清军差得多。

两次战争,美军和英军一样都是跨越海洋作战,但美军在日本有稳定的基地,军队轮换休整十分方便,打仗打累了就去日本度假过周末;英军的稳定后方在印度,更为遥远,军队调动和休整非常困难,疫情多发。现代舰船技术保障了美军的海上运输安全可靠,而英军当时军舰全是帆船,只有小型运输船只才使用蒸汽动力,军舰和运输船都面临台风威胁,有多次船只被台风吹翻的记录,其中包括军舰。

总体来看,中方基于武器水平差异的作战环境比在鸦片战争中更差,而且是差得多。

最后的结果:中方获胜。

另一个对比是美国独立战争。交战的一方是北美民兵,一方是英军。北美民兵的武器装备还不如鸦片战争中的清军,也完全没有海军。只是在战争后期,得到了法国海军的支援,但此时北美方面的军事优势已经十分明显,法国人不过是来落井下石。在鸦片战争之前,美国、法国等国家都是坚决反对对华开战的,因为他们没贩卖多少鸦片,主要是靠正常贸易赚钱。如果清军抵抗得力,将英军拖入在远东长期作战的泥潭,美国、法国、荷兰等反对对华开战的国家,也一样会因为战争损害了贸易利益向英国方面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停战。甚至趁着英军主力被拖在中国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侵占英国的殖民地,挑战其全球霸权。

英军在北美投入了约三点五万军队镇压独立运动,兵力大大超过鸦片战争。海军方面,从英国出发前往北美,也比去中国方便的多。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利益比在中国的通商特权重要不知道多少倍,也绝对愿意投入比鸦片战争大得多的资源镇压北美独立。

最后的结果:英军投降,承认北美殖民地独立。

这两场战争相对于鸦片战争,武器水平处于劣势的一方,相对作战条件都比清军更差。唯一比清军更占便宜的地方,就是在朝鲜的美军和在北美的英军需要在距离海洋相对较远的陆地上作战,而鸦片战争中,英军始终以攻占沿海战略要地为主。这样,英军的海上火力支援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发挥。清军在这些战略要地与英军对抗,比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和北美独立战争的民兵们更吃亏。

但是,即便是有海军配合,占领更多的战略要地对英军来说仍然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兵力和舰船来守卫,不然海上运输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沿海战略要地占领多了之后,跟深入内地作战也会有类似的不利影响。英军在1842年增兵到两万后,才敢进入长江攻打镇江和南京,就是因为需要沿途不断留下兵力和舰船保障后勤运输线路安全通畅。他们越是深入长江,兵力和火力就会越是单薄。因此,即使是沿海战略据点,也有消耗英军作战实力的作用。

英军集中两万兵力进攻中国,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其全球范围内的殖民网络控制会出大问题。毛泽东当年决定抗美援朝,一个根本的战略判断就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亚洲东北部这种偏远地区不可能持续的长时间投入太多战略资源。鸦片战争也是一样,英国的战略重点并不在远东,而在欧洲、美洲、非洲、印度。这四个地方都比中国重要的多,而这四个地方都有危险的挑战者。英国并不具备在远东陷入长期战争泥潭的战略能力。鼎盛时期的美国,在朝鲜和越南都被持久战拖得非常惨,最后不得不认输退出。1840年代的英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忍耐力不会比二十世纪的美国更强。

在中国沿海作战,除了军事损失以外,英军还面临着台风、疫病等问题。这是他们跨越半个地球进行远征必然会遭遇的挑战。当时英军大的舰船都是帆船,只有小型运输船才开始用蒸汽机,对抗中国东南沿海台风的能力很差。他们远道而来,在当地长期驻扎也必然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1840年在舟山病死四百多人,1841年在香港也爆发了疫情,大批士兵死亡;1840年一艘运输船被台风吹沉,死亡数量不详,有二十多人被清军俘虏;1841年遭遇台风,义律和远征军司令坐的主力军舰都被吹翻沉没,生还者被沿海农民抓获;还有两艘运输船被台风吹的偏离了航向,漂到了台湾,淹死和被清军抓获的共计331人。总体来看,由于英军远涉重洋而来,每停留一年,就会遇到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非战斗减员。1842年,他们占领了更多的沿海据点、又深入长江内河区域,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非战斗性减员比例一定高于1840和1841年。若是再拖延数年的时间,其兵力损失将极为严重,后勤补给也很难保障。

镇江之战,八旗军拼命抵抗,杀伤英军172人,自身损失571人(包含绿营伤亡),敌我伤亡比例为1:3.3。鸦片战争中,清军实际布局在沿海参战省份的军队数量是二十万,英军是两万,比例为10:1。

清军总兵力是八十万,虽然大部分需要分散驻防,但仍有抽调潜力,尤其是最精锐主力在西北和北京还没有动。反观英国,两万军队已是其殖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远征军。北美独立战争的时候,英军为镇压北美独立投入的兵力虽然有三万多人,但大部分是在美国本土的驻军,从海外抽调来的还不如鸦片战争多。英军要想再抽调更强大的军力参与对华作战,肯定还有潜力,但考虑到中国战场的遥远距离和战略价值,两万人的远征军应该已经达到或接近其所愿意投入资源的最高值了。

从双方兵力和杀伤比例看,就不要说跟抗美援朝志愿军比了,哪怕清军这二十万人都能按照八旗军的抵抗意志打下去,不断按照3.3:1的比例给予英军杀伤,英军就消耗不起——就算是翻一倍,变成六七比一,英军也消耗不起。[1]而八旗军,也是严重腐化了的军队。跟绿营一样,吃空饷、年龄结构老化、官兵矛盾突出、武器缺乏保养、训练不到位等问题十分严重。他们有的,主要就是多一些国家意识罢了。

基于当时的中英实力差距——主要是武器装备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战略战术和对敌情报方面的巨大差距——中方要想在鸦片战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是很困难的。但只需要参战士兵都跟八旗兵一样,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奋力抵抗,仍然可以给予英军以较大的杀伤,使得英国人放弃过分的要求,最终将停战条约变成一个相对平等的条约(不放弃关税自主权、不割地赔款,而只以增加通商口岸和取消行商为条件换取停战),是可以实现的。这个目标可望实现的根本,在于中国并非英国的核心战略利益所在,犯不着为了打败中国去赌国运。英国在调动其殖民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之后,如果仍然面临激烈的抵抗,因而伤亡巨大而看不到战争会在短期内结束的前景,就只能选择放弃一些过分的停战条件。

更重要的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鸦片战争的结局,让西方列强从此看透了清王朝软弱可欺的本质,此后侵略战争便滚滚而来。若通过这第一仗,军队坚决抵抗,让潜在的侵略者看到入侵中国的难度和需要付出代价,中国就可以继续掌握打击鸦片走私的主动权,并避免以后被西方列强排队入侵。这些目标,只要军队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坚强的战斗意志,都是可以实现的。

反之,即使武器得到改进,跟对手差距缩小,甚至比对手武器还好一些,也同样会遭遇惨败,后来的甲午战争就将充分证明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军队缺乏国家意识、缺乏战斗意志,是鸦片战争清方惨败的主要原因。

我们如此强调军队的国家意识和战斗意志是重要性,是为了什么呢?在当时的情况下,要让非八旗士兵具备跟八旗士兵一样的国家意识和战斗意志,根本就不可能,比改进武器装备困难还要大。所以,我们强调主观意志,不是为清王朝的失败惋惜,给它来个“马后炮”式的支招,更不上为了责备绿营的士兵们。它主要是为了澄清有关鸦片战争的两种错误认识。

一种错误认识,是“武器决定论”。把双方武器水平的差距,当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甲午战争将彻底推翻这种认识。

另一种错误的认识,更具有迷惑性,就是“将领决定论”。也就是将战争的失败,归结于军事将领或者方面大员的软弱退让。

不管是武器的落后,还是指挥者的愚昧或软弱,都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这两种“决定论”,都掩盖了战争失败的本质和核心问题。特别是后一种论点,将主要责任归结于少数将领的愚蠢或软弱,而认为绝大多数士兵们是“爱国的”、“勇敢的”,看上去非常“政治正确”,本质上却是在为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打掩护”,掩盖问题的本质。

事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士兵,既不爱国,也不勇敢。他们一点也不愿意为大搞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清王朝卖命。这个大清国,并不是他们所爱的国。尽管我们说,爱国家和爱政府是两回事——也确实如此,但以当时人们的理解能力,他们不太可能区分这些复杂的政治概念。清王朝的统治者们,在开国之初疯狂屠杀中国人民,建国以后大力推行民族特权和民族压迫政策,又大搞“文字狱”以荒谬的理由杀人焚书,没有哪一条在中国人民看来不是在与中国人为敌。他们为什么要为了保护这个野蛮政权而去跟英国人拼命呢?

这个问题讲不通,像鸦片战争这样,中国军队在对外战争中遇到强敌就一溃千里局面就不会改变。个别将领或官员的英勇抵抗对战争结果甚至战争过程都不会产生值得一提的影响。

此外,阶级压迫和官僚腐败,也是军队中下层不能够团结起来抵抗外敌入侵的重要原因。这是一个立国两百年的王朝绕不开的共性问题,不独为满清所有。不过,明王朝立国两百年后,军队还能够打赢朝鲜战争以及对葡萄牙殖民者的海战,相比之下,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更为糟糕。即使在关系国运的萨尔浒之战中,在统兵文官制定的战略战术出现严重错误的情况下,底层士兵坚持浴血奋战的精神意志,也远远超过了鸦片战争中的清军。清王朝在民族压迫上问题比明朝严重的多,在宗法专制的程度上也比明朝严重的多,在官僚腐败上也比同时期的明朝严重的多。其军队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也就差得多。

即使是鸦片战争惨败的第二大原因——武器装备的落后、对英国人战略战术等情况的无知——同样也是满清入关后,大规模屠灭城市精英人群,然后推行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对外闭关锁国和对内文化专制导致的结果。它让中国在已经加入全球贸易网络的情况下,在经过长达两百年的贸易交流之后,竟然对国外的科学技术发展、军事思想进步、海洋战略格局等情况一无所知。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的惨败,背后的根源是清王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也就是本书前五章所讲的那些内容最终造成的结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满清政权在经过对中国人民两百年的屠杀、歧视和压迫之后,却指望关键时刻中国人民为其卖命,抵抗强敌入侵,显然是不现实的。

区分了失败原因的重要性顺序,并理清了它们背后的根源,我们才能理解此后中国在救亡图存和谋求民族复兴过程中艰苦探索的内在逻辑。

要从这样一场输的连裤衩都不剩的战争中翻过身来,按照重要性,应该完成以下任务:

首先,要推翻满洲皇权,结束野蛮文明对先进文明的统治,建立一个废除民族特权、消灭民族歧视、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权;

其次,要进行一场彻底的阶级革命,推翻儒家理学宗法专制,推翻腐朽的官僚士绅统治集团。

第三,要进行一场意识形态的革命。在进行以上两个革命的同时,推动文化思想领域的大革命,彻底批判自宋朝以来形成的理学宗法思想,特别是清王朝通过文字狱建立起来的“忠君理学”,树立起来一个基于人人平等的、符合现代社会基本理念的新国家意识形态。以此为引领,实现中国人的精神解放,唤醒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主人意识。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中国人才能团结起来,中国军队的面貌才能得到彻底的改观,才可能具备打退列强入侵、实现民族自立的目标。

在民族、阶级、意识形态革命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逐步推动科学理论化和产业工业化。但这是第二步的事情。尽管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二者看起来是交错着同步进行的,但革命先行应该是基本逻辑。在没有进行深刻的社会革命和意识形态革命的情况下,在没有获得国家安全和民族自主权的情况下,要想通过学习西方来实现民族复兴从根本上讲是不可能的。西方殖民者不会允许一个不能在战场上击败他们的大国摆脱被他们奴役和掠夺的地位。

在完成三大革命以后,拥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国家主人意识,并实现了官兵平等和阶级平等的中国士兵,在武器装备水平大大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打仗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将在一百一十年后的朝鲜战争中体现出来。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谭炳云,重庆江津人,也是作者的老乡,1951年5月24日,在朝鲜金化东南390高地阻击敌人进攻。他孤身一人(有战友给送弹药),利用地形优势,在战斗中用手榴弹和步枪对抗美军坦克群,炸毁美军坦克3辆、汽车1辆,歼敌13名,将美军11师堵了8个小时,为大部分转移赢得时间,并且全身而退,创造了志愿军战史上的奇迹。

1951年4月25日,志愿军某连队作战组组长刘光子带领两名新兵战士,在与英国军队的混战中,大胆冲入敌方阵地,俘虏英军格洛斯特营63人。这个格洛斯特营诞生于鸦片战争之前,在1810年参加了对埃及的殖民战争,因在不利情况下冲出重围、扭转不利战局,声名大噪,并受到皇室赏赐。在1951年4月25日的这次战役中,格洛斯特营被中国军队成建制的歼灭了,被击毙、俘虏共580余人,超过了鸦片战争的三年里清军给英军制造的伤亡总和。而这还只是格洛斯特营的损失,同一场战役中另外一个方向上的英军29旅,在这次战斗中还损失了1310人。

在面对敌人优势火力打击的情况下,无组织的溃散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从未出现过。

1953年的上甘岭战役跟鸦片战争的清军防御战非常像,都是我方利用战略据点固守,敌军利用优势火力猛攻。为了攻克上甘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炮兵火力密度创造了自从火炮发明以来的世界最高纪录,超过第二次大战最高水平。鸦片战争中英军的炮火在上甘岭面前,就是过家家的水平。而上甘岭的坑道工事都是士兵们自己动手挖出来的,坚固程度跟鸦片战争中厦门投入150万两白银建设的石壁天险防线完全不能比。我方只有火炮、手榴弹和枪械,没有飞机和坦克。经过43天的战斗,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一两米,成了一片焦土。最后,志愿军伤亡11500人,却给敌军制造了15000人的伤亡,成功守住了上甘岭。

在敌军火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清军总是一触即溃,放弃抵抗,让英军几乎零伤亡的取得胜利。为什么志愿军却可以抵抗美军高强度轰炸和坦克冲锋43天之久,并守住上甘岭、大量杀伤敌军?

从1840年到1953年的一百一十年间,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由中国人组成的军队出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我们将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三卷完)


[1]对清王朝而言,大运河的漕运被切断确实是一个可怕的威胁。但是,1842年上半年的漕粮已经运输完成,再加上各大粮仓的战略储备,北京足够支撑很长时间。由于陆地运输完全安全,北方实在缺粮,也可以通过组织更大规模、更高成本的陆地运输及时补充。中国庞大的战略纵深决定了,即使大运河被切断一段时间,也不至于动摇国家统治根基。总体而言,在中国战场上,本土作战的清朝的战略忍受能力要强于跨洋远征的英国。清朝统治者完全可以让战争再拖上几年,但前提是战场局面要让他们能看到希望。

=================

作者简介:李晓鹏博士,主要著作有《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一卷、第二卷、《重现伟大中华史》、《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的产业政策》、《中国的产业规划》等。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李晓鹏博士:漫漫征途: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开始|2019-06-13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