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包含“关税附加费”的账单引发了美国网民的激烈讨论。
没想到,特朗普频抡关税大棒,最先受伤的竟是美国民众!
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位母亲在给孩子购买儿童服装时,发现411.71美元的账单上,赫然列着44.09美元的“关税附加费”。商家解释称这笔额外费用是“根据生产国关税税率计算的成本转嫁”。
美国网友戏称应该将这笔费用改名为“特朗普关税附加费”,更有网友直言“这哪是附加费?分明是美国政府给民众的隐形税单!”
引发美国经济混乱。
正如很多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美国政府加征的关税正通过供应链层层传导,最终转嫁给了本国的消费者。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指出,美国约40%的消费品依赖进口半成品,而关税政策迫使企业重构供应链,导致物流、人工等综合成本激增。
面对高额关税,美国消费者别无选择,不得不为生活刚需买单。
生活用品价格飙升。
4月份的美国超市,一打鸡蛋涨价到19.99美元(¥146.71),一瓶中国产洗发水涨价到30美元(¥220.18),一罐婴儿奶粉涨价到49美元(¥359.63),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平均涨幅已经达到30%,创下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高涨幅。
从4月2日特朗普下令征收关税开始,美国民众纷纷进入疯狂囤货模式,全美各大商超人头攒动,中国、东南亚商品货架几乎被搬空,美国民众都想赶在涨价之前尽可能囤积更多生活物资,避免涨价支付更多账单。
按照特朗普对中国加征的125%关税计算,中国制造的256G版本的iPhone 16 Pro终端售价达到2400美元(¥17614.32),1TB版本可能涨至2760美元(¥20256)。
同时,中国产特斯拉零部件需缴纳25%关税,Model S单车成本增加1.86万美元,除此之外电池原材料也要增加进口关税,导致特斯拉Model Y预计整车涨价30%。
对比来看,美国政府提供的35亿美元补贴远不足以抵消关税成本。
面对特朗普的高额关税,中国率先做出了反制措施,加拿大、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纷纷反击。
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美股连续多日暴跌,4月10日,美股在短暂回调后,再次下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摩根大通预测,若关税影响持续叠加,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将升至60%。
对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说,关税政策或导致失业率攀升、通胀失控,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逼近。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横跳,凸显了他在关键问题决策上的极度随意性,严重加剧了美国国内各方矛盾。
4月5日以来,全美超过50个州及华盛顿特区共举行了超过1200场抗议示威活动,参与团体超过150个,涵盖民权组织、工会、LGBTQ+倡导团体、退伍军人协会和选举改革活动人士等多个领域。
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就聚集了数万名示威者,组织者估计全国参与人数超过50万。
在佛罗里达棕榈滩花园,距离特朗普居住的海湖庄园约6公里的地方,有400多人进行示威游行,其中,还有人手持“市场暴跌,特朗普却在打高尔夫”的标语。
这场以“住手!”为口号的抗议活动,被活动主办方之一“MoveOn”组织称为“特朗普上任以来最大规模单日示威”,也反映出美国社会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一次“集体怒吼”。
柏林特斯拉展厅外,人群高喊“把马斯克送上火星”。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民主属于公民”的标语林立。巴黎抗议者直言:“特朗普只关心富豪朋友!”
这场风暴,已然演变为欧美国家民众对特朗普政府的集体抗议。
与此同时,关税引发的激烈矛盾正在反噬特朗普执政团队。
财政部长贝森特抱怨特朗普“幼儿园关税算法”让美国沦为笑柄,有媒体报道贝森特正打算起草辞职信跑路。
贸易顾问纳瓦罗和马斯克公开互怼。4月7日,纳瓦罗在接受美媒采访时,驳斥了马斯克在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推动“零关税”的提议,还称马斯克拥有的特斯拉“根本不算汽车制造商,充其量只是个汽车组装商”。
对此,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转发了这段采访视频并发文回击道:“纳瓦罗真是个白痴。他在这里说的话显然是错误的。”
面对特朗普在联邦政府层面的一通乱搞,美国多个州政府纷纷表达不满,甚至公开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甚至打算绕过联邦政府,通过瑞士中间人联系中国商务部,声称可以单独签署锂矿和农产品采购协议;得克萨斯州州长阿博特宣布暂停向联邦缴纳关税收入并降低中国光伏组件州税。
照此下去,美国社会各层面都将被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搅得天翻地覆,他的一顿乱拳,非但没有实现“实业救国”,反而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巨大的反对声浪。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