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7年,英国探险家约翰·怀特带领115名殖民者抵达北卡罗来纳海岸的罗阿诺克岛,开启昂撒人对北美的殖民之旅。
这一年,在大洋彼岸的东方被叫做大明万历十五年,
海瑞与戚继光,帝国最锋利的两把文武利刃先后去世,曾经励精图治的万里皇帝,开启了与文官集团长达30年的“消极反抗”,
努尔哈赤,北方建州女真的首领统一建州三卫,实力骤并在半个多世纪后灭亡了大明。
名著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以这一年为切入口,写下了了著名的《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影响颇深,之前,大家习惯于阶级史观看待王朝的更迭,《万历十五年》出世后,为大家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可以通过财税制度来见证帝国的兴衰。
也有后人将其总结为一句话,帝国亡于财税,财税枯竭于兼并。
1994年,伴随着分税制改革开启,讽刺官僚作风的优秀作品开始慢慢淡去,财税改革,逐步成为后续二十年一批最顶流创作者钟爱的题材。
《雍正王朝》从追缴户部欠款开启雍正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走向共和》贯穿了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三代人的财税改革和救亡图存,《北平无战事》真正的男主是从未露面的建丰同志和他的币制改革,《大明王朝1566》一开场,便是以一场御前财政会议拉开改稻为桑的大幕。
甚至神剧收尾之作的《人民的名义》,痛斥过高翰文芸娘的高育良书记,也对高小凤和《万历十五年》爱不释手。
传统的阶级史观,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斗争分析工具,在成王败寇的王朝初期拥有神一般的魔力,但随着王朝步入中后期,复杂的局面与利益关系,使得黑与白之间,敌与我之间,不再那么分明.
甚至改革者最后会发现,他们最大的反对派,往往正是自己最坚定的支持者。
雍正的摊丁入亩,对手是大清政权倚仗的八旗军事勋贵,四爷想要改革成功,就需要废除旗主们的八王议政,
李袁孙三代人的现代化改革,对手是授予他们权力的满清统治集团,汉人地主集团想要改革成功,就需要结束帝制走向共和,
汉风网网站提示:
(不建议在百度app和苹果自带浏览器上进行购买和阅览,百度app不支持汉风网相关功能。请在手机自带浏览器上进行阅览。)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