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乌兰夫能解放内蒙古并成为“蒙古王”,其实就是在正确的历史行程中努力奋斗的结果。
晚清时期,长城以南的汉族人口激增,那些没有土地的人们,为谋求一线生机,便迁徙到长城以北的内蒙古旗地开荒。经过近百年的演变,内蒙古地区便出现大量的蒙汉混居区。
出生在这样的地方,乌兰夫不可避免的沾染上汉人风俗,熟悉农业耕作。而他本身又是蒙古族,骑马、放牧、结安达等蒙古风俗,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兰夫逐渐成长为“亦蒙亦汉”的边塞豪杰,与古代历史相对比的话,土默特旗的乌兰夫,和北魏六镇的高欢、宇文泰没有本质区别。
正因为乌兰夫有“亦蒙亦汉”的特征,所以他得以进入土默特旗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毕业后,又被送入北平蒙藏学校深造。
那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不到两年,正处于宣传理论、发展党员的关键时刻。北方党务负责人李大钊,不仅和吴佩孚合作,在河北、山东等地的铁路劳工中发展党员,还亲自深入北平蒙藏学校,准备发展一批蒙古族党员。
按照李大钊的计划,长城内外同起,汉蒙携手共进,革命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
北平蒙藏学校毕业后,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做了小平同志、伍修权、蒋经国等人的同学。
等到1929年回国,乌兰夫已是一名根正苗红的共产主义战士、熟悉蒙汉风俗的少数民族革命家。
这样的学习履历和民族身份,为乌兰夫成长为内蒙古地区的革命领袖,铺平了道路。他只要努力工作、不牺牲,迟早会成为我党经营内蒙古地区时,绕不开的一个人。
1936年,锡林郭勒盟的札萨克亲王德王正式投日,并出任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蒙古军政府总司令,试图借助日本的力量,推动泛蒙古主义,将内蒙古独立出去。
为了打击德王等卖国亲日分子,傅作义、乌兰夫、云继先、朱实夫、云蔚等人便策反了德王的保安队,史称“百灵庙暴动。”不过,仅仅过了半年,这支部队便接连哗变,云继先被枪杀,朱实夫、云蔚等人被软禁,内蒙古的抗日局面一落千丈。
就在这个时候,乌兰夫带着一批干部回到部队,救出被软禁的部队领袖,然后把共产党员干部安插到不同岗位上,牢牢掌控住这支900余人的部队。
后来,这支部队陆续改编为蒙旗独立旅、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但乌兰夫始终以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的身份,掌握着这支部队的领导权。
通过这件事,乌兰夫给教员等中央领导留下“能文能武、可独当一面”的印象。
皖南事变以后,尽管蒋介石下令在新编第三师排挤共产党员,乌兰夫被迫回到延安,但长达十八年的革命经历、能文能武的个人能力、亦蒙亦汉的特殊身份,足以让乌兰夫成为党内地位最高的蒙古族干部,将来经营内蒙古地区的不二人选。
汉风网网站提示:
(不建议在百度app和苹果自带浏览器上进行购买和阅览,百度app不支持汉风网相关功能。请在手机自带浏览器上进行阅览。)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