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刚刚进入国际政治这个领域时,跟所有人一样,都曾经被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里写的“中俄伊大三角”,所深深迷惑过。
这个理论之所以在中国深受欢迎,是因为1997年布热津斯基提出论点时,中国国力还相当虚弱,GDP仅排在世界第七,比意呆利都远远不如,俄罗斯当时排名世界第十六,伊朗也只排名世界第三十六。
21世纪开始中国奋起直追,美国突然间快速衰落,再回头阅读布热津斯基的理论,会让人产生高瞻远瞩之感,认为老布运筹三十年之外,决胜白房子之中,几十年前就能勘破天下奥妙。
尤其这套理论,很好地为中国网民提供了精神养分和天选逻辑,极大地满足了大家对中华崛起的宏观叙事需求,当一个波兰犹太裔美国人说出这种理论时,大家自然更有一种天命所归感。
朋友的称赞可能只是捧场,敌人的称赞那必定发自真心。
这套理论我们愿意相信,也喜欢相信,加上俄乌战争爆发、中国主持大局化解沙特与伊朗的矛盾,一切似乎正中预言,所以中俄伊大三角理论,才会在中文世界得到广泛传播。
然而现在,我已经越来越不相信《大棋局》里这套“中俄伊大三角”理论。
本身这套理论的推出,是美国政府在1990年代中期,为了对付俄罗斯而准备的,只是当时正常压制俄罗斯的战略之一。
也就是说,俄罗斯一直是这套战略的唯一主角,从来不是俄中伊三个主角,更从来没想过以中国为主角。
是恰好后面中国崛起,中国人读到这段战略分析,把自己代入到主角行列,产生了这个误会。
自工业革命后,在西方所有宏大叙事里,中国人都不是主角,甚至连大反派都不能入列,在美国的影视剧里,大反派通常留给白人里的俄罗斯人,华人出镜往往就是个打杂的。
就像我去迪拜时看到的那样,在那个国籍即社会等级的森严城市,中国人过去一直跟菲律宾人并列,是直到中国崛起,差不多2015年后,中国人在迪拜的等级,才在欧美人与东南亚人之间,硬生生多划出一个阶级。
以前白袍给中国人的工资跟菲律宾人同等,大概两三千迪拉姆,现在一听说是中国人,当地白袍就会默默地在心里主动加点钱。
你说菲律宾在白人社会有啥存在感吗?没有,日常他们是完全忽略不计的。
白人只有在侵入中国周边时,才会猛地想起这附近有个硬茬,他们老大在朝鲜被揍过,不要轻易招惹。
但是只要离开中国周边,只要不触及军事与主权,他们就会完全忘记中国的存在。
所谓“中俄伊大三角”理论,其实是美国要打压俄罗斯,防止俄国跟伊朗和中国结盟,以致陆权胜过海权,让俄国生生坐大。
他们眼里的陆权,是俄罗斯一家的陆权,不是指中国人的陆权,更不可能是伊朗人的陆权。
等到陆权的主角突然从俄罗斯变成中国,大家都一脸懵逼。
中国这三十年突然飞升到这种地步,是谁也没想到的,包括中国自己也没有想到。
不仅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一个误会,甚至这个理论本身就不太可能成立。
中国普通民众怀着一种美好想象,希望俄罗斯在欧洲顶住美国、伊朗在中东顶住美国,中国在南海顶住美国,这样中国可以趁着历史的机遇快速发展。
不过俄罗斯跟伊朗在东欧与中东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从所谓联盟的利益角度出发,完全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条件反射。
俄罗斯痛恨的是美国为了操纵欧洲,以北约的名义,强行把俄罗斯塑造为欧洲的共同敌人,一步一步进犯到乌克兰,已经威胁到俄罗斯的首都和军事基地,俄罗斯为了最后的缓冲带而点燃了俄乌战争。
伊朗痛恨的是美国长年不对其解除制裁,以致国家经济贫困,好不容易跟美国谈好了,以色列又跑出来捣乱,伊朗过着苦哈哈的日子,又有统一什叶派以转移内部矛盾的愿景,他们是为了扩张和对抗才搞出来的什叶派之弧。
而中国要的是更长远的发展,希望多在和平环境下低调前行,累积更多的资源以应对最后一道关卡,一心一意想实现民族复兴。
三个国家的诉求并不相同,谁也不可能为了对方的利益付出巨大代价,更不存在中俄伊三角联盟这种说法,因为三方的共同利益点并不深。
俄罗斯的核心利益点是欧洲,乌拉尔山以西400万平方公里土地才是俄罗斯的经营重点,乌拉尔山以东和中亚地区,本质是俄罗斯的殖民地,中国虽然跟俄国交界,但都是荒凉之地,俄罗斯还害怕这些土地不小心归入中国。
汉风网网站提示:
(不建议在百度app和苹果自带浏览器上进行购买和阅览,百度app不支持汉风网相关功能。请在手机自带浏览器上进行阅览。)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