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打了又没打服,没彻底打赢的状态,还真是挺尴尬的,往前一步,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保持现状,对方的有生力量又还能进行大规模破坏。真是赢得不彻底,就注定赢的不痛快。

而实际上这恰好就是俄罗斯的一个软肋,就连俄乌冲突本身,都是俄罗斯无法制约北约的结果。
在一般情况下,像战略轰炸机跟航母差不多可以算是一个级别的战略武器,所以说就算是普通的冲突,一般也不会对这种战略武器动手。因为这往往是一个升级事态的标志,这次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动手,很显然是没有任何的顾虑,本着一个干就完了的精神,先干再说。
就俄罗斯来说,这些战略轰炸机的生产成本高达1亿美元以上,更关键的是他们早已经停产了,这些战略轰炸机都是过去苏联留下的老底,像图95,剩下的大概也就只有51架,可以说毁一架就少一架了,实在经不起这么折腾。
而这个事情发生的背景,又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第二轮会谈的前一天。一般说谈判桌上为了争取优势,会利用战场来扩大优势,俄罗斯在战场占优的情况下,被乌克兰骑脸输出来了这么一下,这让谈判桌上的代表,怎么开口合适呢?
打赢的想停,打输的还想打,这种反常情况的背后必然有反常的原因。
像这么搞下去,俄罗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俄罗斯在战场上虽然说取得了优势,但是这种代价都是由乌克兰承受的,就像现在这种情况,俄罗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依然还是拿乌克兰没有办法。那这样的话,在谈判桌上又怎么可能让乌克兰屈服呢?
而且这背后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乌克兰本身就是战争的代理人。乌克兰承受的一切损失,对于他背后的实际战争发动方来说都是可以承受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所谓的,因为乌克兰的一切,本来就是计划之中的代价。
这确实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也是一个很可怕的因素,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你光打乌克兰,不管怎么打,怎么谈,也不可能得到和平,你只有把背后的幕后黑手打疼了,他才有可能停手。
现在美国想停,但是欧洲国家都不想停,他们还在继续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打也打不出个和平,谈,更加谈不来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