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进蒋介石腹中的“铁扇公主”
图片里这位年过九旬、慈眉善目、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叫沈安娜。
谁能想得到,她曾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长达14年,并成功在蒋介石身边卧底11年,且从未暴露的中共最杰出的秘密情报员之一!




这是一张
蒋介石主持党、政、军高层会议的照片
那时的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
身边那位端庄美丽、埋头记录的沈小姐
除了是他们最器重的优秀速记员之外
还是共产党从中央特科派来的
“红色情报战士”

图中划红线的速记员,便是沈安娜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
像沈安娜这样
打进对方最高军事指挥层
并且潜伏了十几年之久且未暴露的间谍
是绝无仅有的
这中间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且听小花为大家一一道来
沈安娜原名叫沈琬
她生于书香门第、世族大家
自幼在私塾念书识字、练习书法
但她从小就很倔强,拒绝家人为自己裹脚
在上学期间
她认识了比自己年长的华明之和舒曰信
他们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之后,沈安娜考进了
只需半年即可毕业求职的邴勋速记学校
而华明之和舒曰信
已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她的二姐也成为了中共情报的机要交通员

说来也巧
就在沈安娜快要毕业的时候
国民党政府派人到他们学校招考一名速记员
校长决定派沈安娜和两个男生前去
这个换做别人都求之不得的机会
却被她干脆的拒绝了
因为她目睹过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残酷镇压
对国民党十分的厌恶和排斥
她不愿意去伺候那些“官老爷们”
况且
当时沈安娜的不少同学都成了电影明星
年轻美丽的她也想去拍进步电影
可这在身边人看来
这却是打入国民党内部的难得机会
就这样,在舒曰信等人的开导之下
刚过完19岁生日的她
便成为了中央特科的一员
1934年
沈安娜没有成为电影明星
却成了革命工作中一位演技绝佳的“女主角”
去国民党那里报道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努力
她成功的从众多速记员中脱颖而出
被浙江省政府秘书处议事科正式录用
凭着每分钟200字的记录速度和一手好字
占稳了脚跟

那时沈安娜
是各机关速记同行中唯一的女性
她年纪最小,且记忆力惊人
一般人的语速说话
她能一字不落、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因此很受上司朱家骅的赏识
但考虑到她年纪小
有没情报工作的经验
没过几个月
组织又派华明之在浙赣铁路局谋了份差事
就近协助和指导沈安娜的工作
两人也在革命工作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于1935年结为夫妻

从此沈安娜负责搞情报
华明之负责送情报
夫妻俩过起了危险而默契的谍报生活
为了不暴露身份
她还发明了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速记符号
只要是对付共产党的,对付红军的
沈安娜都会仔仔细细记下来
交给丈夫再由丈夫交给上级
最后直达周总理那里

1937年底,日军占领了上海
他们和中央组织失去了联系
沈安娜在丈夫的掩护下
辗转跑到武汉,去了八路军办事处
她见到了董必武
董必武告诉她
她以前在浙江省政府的上司朱家骅
已提拔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当秘书长
让她利用曾经的关系
去找朱家骅以打入国民党核心机关
继续搜集重要情报

可沈安娜却不愿意了
因为她知道了
重庆“八办”要送一批青年去延安
这也是她冒险前来武汉的目的
她想去延安学习先进的思想
接受先进的教育
她请求周总理送她去延安学习一年
可周总理却说
“别说一年,去一天也不行。去了延安,你就回不了中央党部了!”
在周总理和夫人的劝说下
沈安娜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那就是今后一辈子为党做情报工作
她甘愿当周总理描述的“无名英雄”

就这样
沈安娜去国民党中央党部找到了朱家骅
当时国民党中央党部正需要速记
为此,沈安娜还忍辱负重的加入了国民党
而且是朱家骅给她办的“特别入党”
党证上的一个“特”字
也成为了沈安娜身份的保护伞

就这样
沈安娜坐到了国民党高层会议的主席台上
她的丈夫也在多方协助下
成功打入了国民党的核心机关
从此内部的大小情报
都会被沈安娜夫妇送到毛泽东跟前
而且沈安娜的情报很特别
她不仅会记录国民党中央开会时的一些
重要战略决策
有时候甚至还会把会场当时的气氛
及核心人物的表情、动态、说话的语气
包括蒋介石骂人
都仔仔细细、如实的记录下来
及时传给中共中央
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看过后
常常乐的哈哈大笑

在解放战争的三年中
沈安娜参加了国民党历次的所有重要会议
白崇禧等军事头目的军事报告
蒋介石的言行都被她一一记录下来
“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沈安娜像钻进蒋介石腹中的“铁扇公主”
成为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
“千里眼”和“顺风耳”
周总理评价沈安娜夫妇的情报是
“迅速、准确”
据说,蒋介石上午在重庆开会骂了娘
毛主席晚上就能在延安的窑洞里知道
这位“一纸抵万金”的潜伏者
牢牢地按住了蒋介石的脉搏

但革命的工作注定是艰难的
其中的痛苦与折磨注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甚至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神话”
沈安娜最成功的地方在于
她一直伪装的很好
善于取得领导的信任
她穿时髦的衣服、留时髦的发型
看美国的电影,听国外的音乐
善于和“元老派”搞好关系
经常向那些人“敬求墨宝”
并把他们的书法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外人以为他与元老派交情很深
上司也更信任她
据说国民党内部几位袁老人物
张继、于右任、吴稚晖等人
甚至想联名推荐她竞选立法委员
结果,被沈安娜委婉的拒绝了
他们佩服沈安娜不把名利放在眼里
哪成想,她只是认为当立法委员
会阻碍自己获取更多的情报

但沈安娜知道
有了元老们和朱家骅的信任还不够
为了给自己多一层保护色
她有意接近了一位重要的人物
那就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每次去见宋美龄
沈安娜都要精心打扮
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旗袍
才显得比较得体
每次给宋美龄做速记工作
她都异常认真
宋美玲非常喜欢这位得体的速记员
每次演讲都把沈安娜带在身边
沈安娜和丈夫
1949年农历新年过后
沈安娜和丈夫收到了指示
不必跟随国民党机关南行
可以适时的撤离了
这一对在国民党权力核心
潜伏了14年的伉俪
终于回到光明之中
沈安娜和丈夫14年的速记情报
也记录了蒋家王朝
由盛到衰的“金陵春梦”

试想一下
在没有硝烟的谍战场上
一个年轻女性在敌人的腹地
在国民党最高统帅的眼皮底下
潜伏了14年之久
这十四年里
她没有一天不紧绷着神经
没有一天不承受着暴露的压力
从青春少女到为人妇、为人母
十几年的光阴没有让她动摇
三年与党组织彻底失去联系
也没有让她叛变
她在隐蔽战线的付出和隐忍
换来的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
他们也终于等来了
脱掉国民党的伪装
换上解放军军服的那一刻
那份喜悦我们又何以想象得到呢?

换上军装的他们
就像翻书一样
把过去十多年的惊心动魄轻轻翻了过去
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被尘封在历史档案中
晚年的他们寻常夫妻一样恩爱
很难让人把他们与传奇的谍报人员联系起来
两位这位豁达长寿的老人
晚年有一个同的爱好
就是捐钱捐被子
有一次
甚至把家里的被子捐完了
这两位传奇的人物
在老年才被大众知晓
但即使中央特科的保密期限已过
两位老人却守口如瓶
避谈自己的传奇人生和特殊贡献
沈安娜说:
“历史,该解密的可以解密
不该解密的还是不能解密”
沈安娜、华明之夫妇
也只是无数潜伏英雄中的一对
为了这个新中国
不知有多少人
曾为此不计功名的战斗和牺牲过
最后很多人
在还未享受到时代发展的硕果时
却又默默无闻的走了

2010年6月,95岁的沈安娜安然离世
生命的最后一刻,
老人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暴露了
她在昏迷中喃喃自语
“我暴露了?他们抓人了,从后门跑……”
是的,沈奶奶,您暴露了
您的身份,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只是,您不用跑
您的一生承载了太多的秘密
经历了太多的惊险
您该歇歇了
一路走好,共和国的谍战玫瑰

如今
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开国英雄们
在世的已经不多了
中国人要是再不去铭记这段历史
再不敬畏英雄、不去传承他们光荣的传统
只知道享受和消费胜利的果实
那么,随着共和国英雄们的悄然离世
后世人也将在历史虚无主义中
走向堕落和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