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铁杆“台独分子”,从去年5月20日上台执政以来,赖清德便频繁发表“独言毒语”,渲染“大陆威胁”,制造“两个中国”。
而他近期发表的“5·20”就职一周年讲话,以及随后接受采访中,似乎有向大陆释放善意、松口降调的意味。

赖清德所谓“并购说”,表面上降低了调门、放软了姿态,看似从“务实台独工作者”转向了“有条件的统一论”,实际上是在隐蔽推销分裂主张,用商业逻辑话术掩盖“台独”真面目。
一方面,赖清德将两岸关系比作“大公司与小公司”,以“并购”替换“统一”,其底层逻辑依然是“两岸是两个独立对等的政治实体”,与此前的“两岸互不隶属”“新两国论”一脉相承。
另一方面,赖清德在专访中反复鼓噪“台湾不是两岸之间的问题,不是中国内政,而是全世界的问题”,趁机否定“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前提,在争夺话语主导权的同时,测试中国大陆的底线。
“并购论”的本质,是赖清德把主权当成了谈判筹码,将“两岸关系”这一严肃问题,降格成为能讨价还价的“商业交易”,想要借此迷惑两岸民众,塑造对自己有利的舆论态势。

内外交困,仓皇求生。
上一秒赖清德还在鼓噪“抗中保台”,下一秒忽然温情脉脉,“两岸善意”“并购论”之类的柔软辞藻纷纷登场,仿佛一夜之间,赖清德就全盘抛弃了传统叙事,从“铁杆台独”变成了“和平天使”。
这看似善意的举动绝非赖清德良心发现,而是他在内外交困、多维重压之下精心算计、被迫作出的求生之举。
多家岛内民调机构数据显示,赖执政满意度已跌破四成,近六成民众不满意赖处理两岸关系,过半民意担心两岸爆发军事冲突。
赖清德此时抛出“并购论”烟雾弹,目的是为了以“不设前提的统一条件论”作为伪装,进一步挤压蓝营两岸话语权,管制岛内“盼和谈统”氛围,帮助其转移舆论焦点、掩盖执政无能,强化“抗中谋独”路线的正当性。
大陆实力全面碾压。
当前,两岸实力对比已呈现系统性代差,中国大陆在经济体量、军事实力、外交影响等诸多方面,已对台形成全方位压倒性优势。
在经济领域,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比长期超过四成,中国大陆是台湾经济无可替代的生命线。
赖清德上台以来,在岛内大肆推行以“倚美谋独”“脱中入北”为核心导向的经济政策,将半导体产业龙头台积电拱手送给美国,进一步加剧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贸易顺差大幅下滑,岛内传统优势产业哀鸿遍野。
此消彼长共同作用下,中国大陆对台经济碾压已从“比较优势”升级为“结构性控制”,台湾经济不仅没能如赖清德所愿“脱钩断链”,反而更加紧密依附于中国大陆的庞大市场。
在军事领域,中国大陆对台军事震慑持续升级,两岸军事装备日益呈现“代际化”明显差异。
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海周边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从2024年的“联合利剑”系列军演到2025年的“海峡雷霆”军演,解放军实战化演练越来越频繁、遏“独”手段越来越全面、军事行动突发性越来越强,对台军事压力已从周期性示警转变为持续高压。

此外,大陆在法律、外交等方面还囤积了大批反制工具。随着《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条文的陆续出台,更是为“台独”分子敲响了丧钟。
赖清德选择在此时抛出“并购论”,更是暴露了台当局在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方面对中国大陆的虚弱无力感。
当“以武拒统”丧失现实基础、“倚美谋独”沦为幻影时,台当局只能寄希望于“并购”话术尽可能展现台湾“话语力”,拖延统一进程,延缓政治崩盘。
美国态度发生转变。
一直以来,美国始终都是“台独”势力“谋求独立”的最大依仗。赖清德上台后,加速倒向美国,为此不惜牺牲岛内经济利益,妄图借此换取域外势力所谓的安全和实质性保障。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长期奉行“模糊战略”,一边与台湾保持联系,给“台独”势力释放错误信号;一边又声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避免过度刺激中国大陆,目的是为了维持台海局势“可控紧张”,以谋取亚太地区最大利益。
特朗普在中美日内瓦会谈后,突然表示“中美会谈成果对中国、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对统一与和平来说也将是一件好事”,瞬间让台湾当局惊恐万分。
6月5日中美元首通话时,特朗普更是明确表态“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随着中美关系出现新变化,美国对台政策也在发生变化,台湾的地位开始从“战略优先”逐步降级为“交易筹码”。
赖清德唯恐被美国当成“弃子”,因此选择在此时展现“可控”“可谈”姿态,实际上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统一大势,不可逆转。
面对赖清德释放的所谓“善意”,中国大陆应审慎应对,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一方面,要看清赖清德“并购论”的陷阱本质,认清其假借释放善意,巩固绿营基本盘、争取中间民意的“投机”操作。要旗帜鲜明地批驳其“两国论”的祸心,打消其假和谈、真谋“独”的虚妄之诺,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才是两岸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
另一方面,要积极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开展深入协商,共同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赖清德炮制“并购论”这种标新立异的新话术,改变不了中国大陆对于两岸关系的明确定位,也改变不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