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印度与巴基斯坦空战后,如预期,中国军备武器在全球受到激赏,开启了大销售的路程,包括巴基斯坦已经装备的歼-10CE战机、枭龙战机、防空武器系统与预警机。
随着这些武器销售出去的是中国的大国影响力,以及中国对区域安全的保障。
年初的时候杨风说,中国已经开启了大国影响力的路程,不需要看美国的脸色,仰美国鼻息。中国大国影响力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例如贸易与投资,还包括军事安全,科技,以及在金融领域的数字货币、人民币清算、货币互换和贷款。
当中国藉由军售,开启了军事介入,以及地缘政治的安全领域,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将慢慢发展一个超级大国该有的模式。
这两天的消息,巴基斯坦官方在X社交媒体上宣布““在巴国总理穆罕默德·夏巴兹·谢里夫的领导下,(巴基斯坦)取得重大外交成就,包括中国提供40架第五代J-35隐形战机,空警-500预警机,红旗-19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延迟37亿美元贷款的偿还。”
另外,三天前印尼国防部副部长表示,正在考虑采购中国歼-10战机。理由是:“如果证明这款战机性能优越,符合我们的标准,而且价格合理,有什么理由不买呢?”
这期视频在5月7日印巴空战前一个星期推出,当时我们对印度提出了警告,如果印度敢于入侵,或发动对巴基斯坦的战争,一定会后悔。
之后,我们就搬了一张板凳,坐等着看。果然,印度还是自以为军力强大,认为可以趁机教训一下巴基斯坦,向巴基斯坦发动空战和导弹袭击。并且印度认为,还能够打乱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脚步。
在那期节目中我们说了,如果印度胆敢发动战争,空战一定是主力,是重点。请大家参考那一期的视频。
第二,等着中国战机、空空导弹与防空系统在全球扬名立万。
有关这方面的中国武器就多了,包括预警机、电子战系统与雷达侦搜。这是整个空战体系。
“首选”买家包括南亚的巴基斯坦、中东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然后扩及到拉丁美洲与非洲国家。
当然,一些东欧国家早已是中国军备的买家,例如塞尔维亚。
那么,现在走入了第三和第四项。中国军事武器和大国影响力快速拓展。
而大国影响力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军售与区域安全,还包括地缘政治、经济、贸易与金融。中国正在获取印巴空战的“红利”。
巴基斯坦向中国采购J-35、KJ-500、HQ-19,对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政治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句话,巴基斯坦获得这些军备后将成为南亚次大陆的一哥,如同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称霸一般。
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称霸,靠的不是强大的陆军战力,而是空中战力,掌控制空权,尤其是F-35隐身战机能够无声无息地飞入邻国,进行轰炸或突袭。
从这次巴基斯坦采购的军备来看,也都是空战装备,包括防空和预警系统。这就使得巴基斯坦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空战力量,这也让巴基斯坦成为该地区的军事强国。
重点来了,当巴基斯坦成为该地区的军事强国,意味了什么?
这意味了中国将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区域外)大国势力,美国势力得要往后撤。
那么,南亚次大陆将成为全球第一个非美国势力的地方。本来美国在印度次大陆就不是主导性力量,未来更加不是。
当然,印度可以转向美国,向美国采购F-35隐身战机,以及美国的空空导弹和防空系统。
问题是,美国在这方面的武器也落后中国了,就算印度引进这些装备,也敌不过巴基斯坦的中式装备。巴基斯坦在南亚次大陆的一哥地位是坐定了。
这时候,印度也可以采取另一种作风——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改变对中国的敌意,与中国友好。否则,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地位将很尴尬。
当巴基斯坦在该地区的军事地位稳固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俾路支省的分裂势力,从而全力发展经济。这时候,中巴经济走廊的作用就出来了。
因此,5月7日的印巴空战是一个决定性的作用,是南亚次大陆势力划分的分水岭。
当中国稳定了南亚局势后,空间就广阔了。从巴基斯坦向西,进入海湾六国,进入中东地区。
在东南亚方面,前阵子中国和东盟十国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的谈判,如此的紧密关系是仅次于欧盟区,东盟将更进一步融入中国的经济体系。
至于军售和军事体系方面,东南亚国家也会渐次增采购中国的军备。中国军备性能优异,价格实在,现在又有了实战经验,也就是口碑,加上实际性能超越说明书上的指标,除了少数国家外,东南亚国家没有理由不向中国采购军事武器。
如此,中国军力将从南海跨越到印度洋,加上巴基斯坦这一步棋,从而形成对印度的合围。印度这时候最好是认清现实,安分一些,实际一些,毕竟形势比人强。
2021年3月,中国与伊朗签订为期四十年的战略协议,这原本是中国前进中东地区的一步好棋,一个跳板。
只可惜,由于伊朗态度摇摆不定,这一步棋始终悬在那里,无法真实落地。中国也因此难以有效帮助伊朗发展经济。
伊朗这条路受到阻碍,但还有巴基斯坦与海湾六国,以及埃及。中国向中东地区发展的道路不会停滞,只是转个方向,换别的道路。
有了巴基斯坦这一个突破点,中国往西发展多了一条路,“一带一路”在此一方向更加稳固。巴基斯坦将同时成为中国打通南亚次大陆与中东地区的“支点”,从中巴经济走廊穿越到阿拉伯海与印度洋,然后通向海湾六国。
美国在全球有三个战略支点,大西洋上的英国,西太平洋的日本,以及中东地区东地中海的以色列。
这三个国家都有相对强大的军事实力。英国为美国挟制欧洲大陆,日本为美国遏制中俄两国,以色列则是在中东地区捍卫美国的利益。
中国要确保欧亚通道的畅通,确保‘一带一路’计划的施行,也必须要有战略支点。
那么直到这时候,巴基斯坦才真正成为中国南方与通向西方的一个“战略支点”。这是中国在超级大国的路上,“零”的突破,非常难得。
往后历史会记载这一点,中国将先进武器出售予巴基斯坦,改变了地缘政治风貌,让美国的印太战略破局,因而改变中美大国博弈的对峙局面。
在这之前,中国和许多国家的经济计划,包括基础建设往往会出现瓶颈或障碍,原因是缺乏军事上的“安全保障”。中国一些对外合作计划,会受到美国的干扰,也容易遭受当地国家政权更迭的困扰。
军事安全保障的另一面是,一旦抽离对该国的军事支援,该国将顿然失去安全屏障,这一招是美国常用的招式。
因此,不论是军售,或是其后的支援,包括技术支援与零部件的供应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加强了军事采购国家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形同安全捆绑。在双方紧密结合之下,出现白眼狼国家的情形就少多了。
这一点对中国非常重要,弥补了缺乏军事同盟的缺点,也减少出现白眼狼国家的机会。
之前,我们跟大家提及巴基斯坦向中国采购J-35隐身战机的时候,一些1450在我们的频道下留言说:“巴基斯坦没钱,采购中国J-35隐身战机是谣言。”
1450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打击大家对我们频道的信心,让大家误以为我们的频道跟其他自媒体一样,是胡说八道,是泛泛之论。
这些1450根本没有看我们的内容,就直接抹黑。事实上我们的内容非常谨慎,巴基斯坦向中国采购J-35隐身战机的消息是当地新闻媒体的报道。当时我们还加了一句话,这则消息还没有经过中国与巴基斯坦官方的确认。
所以,大家要小心,不要受1450的影响。这样的情形是屡见不鲜,他们也在其他不反中的频道留下相同的留言,尤其是这种千篇一律的“制式”留言。
那么,巴基斯坦是不是真的拿不出钱来,采购中国武器呢?
粗略估计一下,上面提到的各式武器装备,含训练、维修、零部件,整个采购合约至少要50亿美元到上百亿美元,的确是一笔大数目。
首先,这样的采购大单不是一年内完成,而是分好几年交付,巴基斯坦可以逐年支付款项。
其次,中国可以贷款予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总理提到,中国同意延迟巴基斯坦37亿美元贷款的偿还。
钱不是问题,只要巴基斯坦确定采购合约,总是有办法执行。
尤其是,这项军售合约将拉高巴基斯坦的安全保障,提升巴基斯坦政府的威信,如此也稳住了俾路支省的分离势力。
就算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分离势力仍然猖獗,只要巴基斯坦心向中国,不三心二意,中国解放军能够向巴基斯坦传授经验。
再加上中巴经济走廊正常运作后,能够提升巴基斯坦的经济,俾路支省各方势力也将从中获益,从而稳住该地区的分离势力。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