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有同学问以色列和伊朗这里开战的走势,大概说几句吧。
首先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这次先发制人的攻击,主要是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摧毁伊朗的核计划(类似于之前以色列空袭了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如果不能做到彻底摧毁的话,最起码也希望能够延迟武器化2年或者以上的时间。第二个就是削弱伊朗的军力对外投放,尤其是通过导弹和无人机报复以色列的能力。
那么从目前的评估来说,这两个目标落实了多少呢。从核计划来说,其实本来就知道,以色列有能力摧毁伊朗的地面上的软性目标,比如地面辅助设施和核科学家,但是对藏在地下的硬设施,比如分离机啥的,基本上没有能力。这里其实就是要看美国是否没拉下水,亲自下场。有点类似于美国军方和情报部分支持的古巴反对派武装搞的猪湾登陆,就是要拉美军亲自下场的手法。
那么是不是美国亲自下场,就可以做到了。理论上就是人家的设施藏着山体的内部,你只能要大型轰炸机用大型钻地弹去轰炸,而且一颗还不行,必须靠好多颗在同一个非常精准的点不断往下钻。但是现实上,也不好说,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而在削弱伊朗的反击能力方面,除了暗杀军事将领和主要负责人,也包括去轰炸导弹发射基地啥的。不过从伊朗很快就开始进行反击,而且每次还可以组织超过百枚导弹的还击,说明这个效果并不明显。当然后面还是继续看,就是伊朗导弹的库存和生产的能力如何,看是否具有持续性。
如果你体会媒体和自媒体的风格,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即使是中文自媒体,都可以感受到以色列金钱传媒的影响力。这两天风格应该从宣传伊朗核计划的毁灭性可能,变成了颠覆伊朗现政权的合理性。比如你可以看到三个方向的洗脑信息,首先是少数族裔阿塞拜疆人统治多数族裔波斯人,然后是神权政府不受世俗民众的支持,最后是伊朗女性的反抗啥的。
但是不管是摧毁核计划,还是颠覆政权,以色列自己都没有这个能力,必须拉美国下水。目前看,美国的态度是川宝坚决不下水。之前川宝的国安顾问被换掉,国防部长开掉了几个重要幕僚然后被主流媒体围攻,其实都是因为这些人是强烈的对伊朗开战的鼓吹者。
目前川宝的案头上,看到的是三个选项:第一个就是提供情报服务支持以色列,以及主动参与防守和电子战干扰伊朗的报复行动(已经之前就做了),另外就是提供美军的空中加油机为轰炸伊朗的以色列战斗机提供加油服务(怀疑英国也可能会参与)。第二个就是美军战机直接出动和以军一起扔炸弹。第三个就是Do Nothing。
目前看提供加油机这个,和帮助防守和提供电子战干扰这样的防守措施来说,算是攻击措施了。这个如果在伊朗这边引发相应的反应,也是后面需要观察的。
从伊朗这边来看,也是几种不同的选择。首先就是在手头的浓缩铀已经足够的情况下,是否在后面一段时间把核弹落实,还是继续维持一贯立场,坚持不造核武器,但是拥有造核武器的能力,以备在被攻击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反击能力(不知道现在这波被攻击,有没有越过这个红线)。其次就是如何重建更有效的防空体系,并保证自己的导弹的制造能力和投放能力,能够持续形成对以色列的威胁。
你也许会说,伊朗这个导弹打过去,也就是轰掉几栋楼房,死伤百把十人呗。其实对一个国家的实力来讲,这样的损失确实无关痛痒,但是考虑到以色列的特殊性,就是这些居民基本上都是从其他国家跑过来的,而且百分之百都有双重甚至多重国籍,一旦他们觉得你所谓固若金汤万无一失的铁穹/大卫投石器/箭3系统没那么神乎其神,不少人就是脚底抹油,拔腿就跑的。而犹太人血统的居民人数的流失,其实对以色列的后继影响很大。
中东今天的势力格局,基本上是一战之后奥斯曼帝国瓦解之后慢慢形成的。在二战之后,这里的主调,就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兴起,和试图在这个之上建立的文化复兴和国家统一。首先出现是以社会主义为主格调的埃及叙利亚联合体,其次是以皇室为主格调的兄弟王约旦伊拉克王国。而皇室为主的政权结构,除了血统纯正的约旦和海湾沙特等王爷和酋长们,其他地方的王室基本上被军事强人推翻和置换。而阿拉伯人的复兴则在和以色列的系列战争中被打垮。
在这同时发生的是土耳其的重构,以色列的复国,和伊朗作为重要节点变成美苏的博弈地域(以前是英俄在这里博弈)。所以以色列曾经的外交政策,是联合边缘国家土耳其、伊朗和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是制衡埃及,因此阿肯纳兹犹太人才捏着鼻子,接受了这里的黑皮肤犹太人。然后嘴巴上说颜色平等,只要有一家黑犹搬进来,其他白犹邻居买上卖房子走人。还有给黑犹人口搞绝育啥的,笑死)。
在巴列维时代的伊朗,情报部门萨瓦特和以色列的摩萨德基本上穿一条裤子。就算是伊斯兰革命之后,和美国闹翻,伊朗和以色列的军情关系仍然紧密,美制武器的零件都还是以色列提供。真正的变化,是发生在美国搞掉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才把双方的最大敌人给清除掉,才变成开始走向对抗了。至于核计划,也不是革命之后,而是巴列维国王就开始搞,还和以色列有某种程度的合作。下面就是看是不是拉人下来搞大了。